战地马祖

海风

<p class="ql-block">1949年之后,马祖成为两岸对峙的前沿阵地,历经四十余年的军事管制。如今,这片土地上依旧留存着结构复杂的军事建筑、巧夺天工的地下坑道以及据点、炮位等军事设施,构成了独特的战地风光。自1992年11月7日战地政务正式解除以来,军方逐步开放各类军事资源,供游客探寻这段厚重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和与厦门隔海相望的金门一样,战地风情是马祖游的一大特色,它不像金门那样历经战火洗礼,马祖地区的战地气息少了些伤痛,而多了些神秘,被尘封数十年,成为马祖地区特殊的战地景观。1992年战地政务解除,后于1994年开放观光,形成现今特有的战地风貌旅游景点。作为马祖战地历史风貌的完整缩影。</p> <p class="ql-block">北竿芹壁播音站,曾是全东南亚输出功率最大的喊话站。这里配备48个每具500瓦的大喇叭,在国共对峙时期,每日向大陆福建沿海进行心战喊话。邓丽君的歌曲得以红遍大陆,芹壁播音站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些大喇叭已增设蓝牙播放功能。两位来自台北的女游客,曾用手机播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历史与现代在此刻交汇。</p> <p class="ql-block">需要注意的是,现今仍有驻军的阵地,游客不可随意拍照,以维护军事安全。</p> <p class="ql-block">战争和平纪念馆浓缩了马祖的战地景观与历史风貌,深入展现地区的军事历史、战争知识、仿真军事阵地,以及冷战时期东太平洋防线的角色。通过丰富的战地风貌与历史背景,引领游客感受“前线战地”的独特氛围。</p> <p class="ql-block">1966年1月8日,马祖发生了一起叛逃事件。福州军区船运大队的一艘巡逻艇上的三名士兵吴文献、吴珍加和吴春富,在执行任务时突然持冲锋枪杀害艇上7名战友,随后驾艇携带整船物资叛逃至马祖岛,投奔台湾当局。得知三人乘机前往台北的消息后,我人民空军迅速设伏,最终击落载有三人的飞机,三人于飞行途中被击毙。</p> <p class="ql-block">南竿岛西边海上矗立着一座独立的岩礁,因其地形险要,曾被辟为军事据点,由一班兵力日夜戍守,故名铁堡。为了加强防御,岩礁内部被凿空,堡内设有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炮台、房间、厕所及厨房等空间,展现了战地建筑的精妙。</p> <p class="ql-block">这座突出于海上的独立岩礁“铁堡”,过去是第一线战斗阵地,拥有抵御冲突、监控海域的功能,也是少数有军犬驻守的前哨据点,更是马祖当年唯一有军阶的狼犬圈养住所。这座军事要塞至今仍完整保存,见证马祖长达36年的战地政务岁月。</p> <p class="ql-block">铁堡所在地的仁爱村以前又叫铁板村,主因是当地退潮时海床上会露出黑色的砂石混凝土,久而久之便被当地居民称为铁板,铁板村的地名也因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出于防登陆的需要,铁堡周边设置了三道防线:岸边礁石上插满玻璃碎片,岸边种植长满尖刺的龙舌兰,靠近海边布满铁丝网,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北海坑道位于南竿岛,是一条由花岗岩凿成的军事坑道,如今已成为摇橹体验和拍照打卡的胜地,充分展现了战地历史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在进入北海坑道前能看见一个北海坑道纪念碑,五个阿兵哥在硕大岩石上奋力施工的雕塑极为震撼,五个活生生的肉体之躯,以及手中简陋之极的冰冷工具,与面对着无数的坚硬岩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当年艰苦的施工环境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马祖是这个世界上坑道密度排名第一的地方,在仅仅29.6平方公里土地上居然挖了256条坑道。</p> <p class="ql-block">在过去战云密布的年代,北海坑道曾经试图要扮演地下码头的运补功能。当时的北海坑道叫做地下码头,原先是用来停放军中的小型登陆艇,但工程结束后,发现涨潮时水位太高船只无法进入坑道,退潮时海水退光亦无法行驶。我真不知道那些在坑道建设中失去生命的亡灵,听到这个消息该有什么样的感觉?付出了青春、付出了健康甚至付出生命才完成的使命居然成为笑谈?到底是怎么样的结局今天的我也不得而知,还好马祖和大陆没有像金门一样发生过军事对抗,不然的话费了这么大力气在战争中却无所用处该是多么尴尬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北海坑道堪称自然与人共创的奇迹,全长700米,水道蜿蜒曲折,宽处达15米,高处10米。乘船入内,石壁高耸,纹理如画,海水清澈,光影如梦,是地质景观与历史遗迹完美融合的胜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马祖最具代表性的坑道之一,1968年起花了近三年时间以人工开凿,内部呈井字型,是个可以走船的水道,有开口与海岸接通,昔日是登陆小艇运补的地下码头。</p> <p class="ql-block">不要以为北海坑道只有南竿有,其实当时的“北海专案”在北竿、东引也都开了类似的坑道,只不过现在北竿的叫午沙坑道,东引的叫安东坑道,都是同一时间开闢的战备坑道。</p> <p class="ql-block">将坚硬的花岗岩凿成井字型交错的坑道,并能容纳百艘舰艇,堪称鬼斧神工的杰作。这是金马地区最大的坑道码头,深长的地底世界透着神秘气息,脚步声、拉长的身影、水道徐徐的波动,共同营造出令人着迷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的背面是陆军中将司令官在1990年撰写的“北海坑道碑志”,这段描述20多年前建道历史的文字,每一个字都背负着在此丧生的阿兵哥的灵魂,每一个字都记录着那一段血泪交加的历史,在21世纪的和平时代看着这些遍布历史印记的地方不禁感到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八八坑道堪称马祖知名度最高的坑道,本来是一个天然山洞,当地居民用来躲避海盗之用;后来国军扩建规模作为储放战备的坑道。落成时正逢老蒋总统的八八寿诞,所以起名八八坑道。八八坑道目前仍是马祖酒厂存放老酒及高粱的地方,大门一开,酒香扑鼻。</p> <p class="ql-block">祈福坑道位于妈祖巨像的下方。</p> <p class="ql-block">“枕戈待旦”四字,是1958年7月蒋介石莅临马祖巡视防务时,为嘉勉马祖军民不忘复国之志而亲笔所题。后经原有铭刻字迹原样放大,辟建而成。如今,“枕戈待旦”成为马祖最显著的地标,与金门太武屿“毋忘在莒”齐名。</p> <p class="ql-block">在马祖岛上,蒋介石的雕塑随处可见,充满反共色彩的标语口号今天看来有点可笑,这些已成为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今天,两岸关系趋于缓和,民间交流日益友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两岸统一的梦想终将实现。也正因如此,我一直努力争取在两岸统一之前,走遍台澎金马,感受这片土地的每一寸历史与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