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国民声音</p><p class="ql-block">美篇编号:31344633</p><p class="ql-block">图片:重返故乡时拍摄</p><p class="ql-block">配乐:故乡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过兵的人,都有难忘的第二故乡。而我的第二故乡在西南边陲的崇山峻岭间。她犹如一块坚韧的翡翠,镶嵌在祖国的版图边上,她就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这里是我生命中永远难忘的地方,更是我生死考验的战场,也是我灵魂深处永远的家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悠悠 ,光阴荏苒。当年血气方刚的英俊战士,经历过四十多载的岁月风霜,已变成了耳不太灵聪、目不太精明的白发老头。但,当年与大山为伴、与战友并肩、与当地各族人民相融的日日夜夜,第二故乡的山山水水、人情风俗等,早已融入到我的记忆中和血脉里,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5日-28日,重返文山麻粟坡第二故乡,曾经的老山战区,参加完《纪念收复老山4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结束后,返回文山时,再登上三十多年前登过的西华公园半山腰时,拍摄的如今文山市区一角。</p> <p class="ql-block">文山“西华公园”园名,是当年文山走出的知名学者、教授、民盟中央主席楚图南书写!(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山边境一线的山,是战争中的天然屏障,更是当年将士们,英勇杀敌的见证者。我所在的师所属部队,分别驻扎在文山州府文山县、麻栗坡县、砚山县、富宁县、马关县、西畴县等。在山峦起伏的边境一线,山势险峻,丛林密布,气候潮湿,每一座山峰都可能隐藏着敌人的火力点,每一条山涧都可能埋设着地雷。当年的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摸爬滚打,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span></p>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25日,重返第二故乡,参加《纪念收复老山战斗39周年》系列活动时,首先去到了我曾经老营房,早已废墟的办公楼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收复罗家坪大山时,我军准备充分,步炮协同,速战速决;在收复扣林山时,我军精准侦察,布兵如神,火炮密布,步兵前赴,势不可挡;在攻打老山主峰时,我军顶着越军的枪林弹雨冲锋陷阵;在收复者阴山时,我们冒着大雨前送弹药,抢修装备;在收复八里河东山时,壮士们忍受饥渴,坚守阵地。</span></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15日,重返罗家坪大山,参加《纪念收复罗家坪大山43周年》系列活动时,与当年战友会合,在主峰纪念碑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15日,重返罗家坪大山,参加《纪念收复罗家坪大山43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时,与马关县文艺团队部分演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山边境一线的山,是英雄的山,见证了将士们的青春与热血,也见证了将士们的牺牲与奉献,见证了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用青春奉献、热血忠魂书写的“老山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6日,重返老山,在登主峰的路上,见到曾熟悉的山和路,感慨与思绪交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曾经被炮火犁过的山头,曾经被鲜血染红的土地:如今的罗家坪大山、扣林山、老山、八里河东山、者阴山等,早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曾经在战火硝烟中活下的的将士们重返第二故乡,无不触景生情,回忆起当年浴血奋战的战斗场景,战友前赴后继英勇牺牲壮烈场面。我们活下来的老兵,见证了祖国发展强大,而感到欣慰;凡是前往参观、接受教育的人,行进在如今木林茂盛,空气清新,平静险峻的山间,穿梭在保护较完好的阵地、坑道、战壕……仿佛在向他们诉说着那段战火硝烟,可歌可泣的战争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6日,我在老山主峰重走战壕、坑道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爱文山的山,不仅因为它们是我战斗的战场,更因为它们蕴含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文山人民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垦荒种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这种精神与我们在战场上不畏强敌、英勇作战的精神何其相似!</span></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6日,重返扣林山主峰!</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7日,重返者阴山主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山州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独特的石漠化景观,文山的土壤很适合种植名贵中药材“三七”,“三七”种植大棚遍布多县,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文山人民以种植“三七”为龙头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硬是在石头缝里种出了希望,在贫瘠的土地上收获了喜悦。他们这种"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正是从文山的山水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长势喜人的“三七”大棚里,一片丰收的景象!(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壮、苗、彝、瑶等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世代和睦相处,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文山的人,则是我心中最温暖的阳光。军民鱼水情,历历在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我还是新兵时,刚分到营部指挥排当侦察兵不久,有一次,我们侦察兵分队,到附近的锣锅寨找点训练,因口干舌燥,喝了不干净的井水,水土不合,造成急性肠炎,腹痛伴拉肚子难忍时。路过大妈知道后,热心的用他们的“土方法”,及时给我进行了点压按摩,还叫与她同行姑娘,回去自家地里摘来种植的草药,让我生咬吃下。吃了草药不一会儿,肚子就不疼不拉了。后来,训练又有多次见到大妈,她都亲切热情的叫我们到她家里去玩,并说她家老大(给我送药的姑娘)在家的。但部队有纪律,不能走村串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我刚担任师直属军修所司务长不久,司务员生病了,配备的采购单车刹车不灵,我不敢骑车上路去集市采购食物。因临战前单位修理任务重,不能安排其他人,只得自己想办法去几公里外的集市采购。我早早的出发,走在路上,听到身后有滴哒滴哒马车声音,就站着等马车到达面前,我就热情向赶马车的大哥说:“倍(大哥),我是这里修理所的事务长,要上集市采购食物,想搭你车,可以吗?”,他听说我要去集市采购食物,他也正好是要到集市去卖农产品,就同意我搭车前往。一路交流,一会儿就到达了集市,并说:“要我在集市门口左侧马车停车场位置等他,待他卖完后就一便送我回去”。我抓紧采购完所需食物后,将采购的食物搬到马车停车场时,他已早在此等着我了。小心翼翼帮我把食物装好后,我们一路返回。在滴哒滴哒马蹄声的伴奏下,很快就到了营地,他并将马车开到我们食堂门口,炊事班的战士们,正在食堂忙着做午餐,听到马蹄声,出来一看,哇!司务长赶马车回来了!我说:“马车大哥有事,快卸”!卸完食物后,马车大哥急着离开了,我连声感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次我们要到前沿阵地检修军械装备,雨天路滑,时间紧迫,检修车辆难行。附近干农活的村民见状,无偿的来帮我们垫路防滑推车,安全通过,及时赶到了前沿阵地开展检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军民鱼水情事例多,不一一讲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山人民对人民子弟兵朴实的情感,深深的记在心里!让我真正感受到,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兵法,更少不了人民的支持与爱。</span></p> <p class="ql-block">苗族芦笙舞蹈(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山的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壮族的坡芽歌书被誉为"活着的音乐化石",苗族的芦笙舞欢快热烈,彝族的火把节热情奔放,瑶族的长鼓舞神秘优美。这些文化瑰宝,是文山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体现。在与少数民族同胞的交往中,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的品质,也学习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彝族火把节(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山的人文景观同样令人难忘。广南县的侬氏土司衙署见证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丘北县的普者黑湖如同一颗明珠镶嵌在喀斯特地貌中,富宁县的剥隘古镇保留着古朴的茶马古道风貌。这些地方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寄托着文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文山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西华公园”岩壁上,还雕刻有当年胡耀邦总书记,亲笔题写的“国威军威看西南,保卫边疆建设边疆”提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十多年过去,文山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山城区已是原来的几十陪,走在城里,分不清方向,还真迷住了我这个曾经在文山住十几年的老兵。民航飞机多地直达,高速公路贯通了各个县市,新农村建设让村焕发新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但文山的山水人情始终未变,那种坚韧团结、热情的精神依然流淌在每一个文山人的血液中。每当回到文山,看到那些熟悉的山峦听到那些亲切的乡音、遇到那些热情的笑脸,我的心中总是涌起无限的温暖与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文山丘北普者黑自然风光景区(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山,这片曾经洒满热血的土地,这片永远让我魂牵梦萦的故乡,她承载着我的青春,见证着我的成长,孕育着我的信仰。我爱故乡的山,因为它们教会我坚韧;我爱故乡的人,因为他们在危难时刻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无论我走到哪里,文山永远是我心中最神圣的故乡,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span></p> <p class="ql-block">文山丘北普者黑自然风光景区(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和平的年代里,愿文山人民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为建设美丽家园而努力奋斗。而我也将继续关注这片土地的发展,以一名老兵的身份,为文山的繁荣发展默默祝福。因为,这里不仅是我战斗过的地方,更是我永远的故乡,是我心灵的归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愿文山的山,永远青翠;愿文山的水,永远清澈;愿文山的人永远幸福安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