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 HL Zhang / Wendy Xu</p><p class="ql-block">文字: Wendy Xu</p><p class="ql-block">歌曲翻唱:John Zhong</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torm Chasing (追逐风暴)!<span style="font-size:18px;">Tornado </span>Chasing (追逐龙卷风)!这听起来有点疯狂的举动,却是美国中西部每年5-6月份一个广受欢迎的旅游项目。</p><p class="ql-block">追过星、追过月、追过霞光的我们,还未曾有过追逐风暴的体验。因此,在去年的一次行摄之旅中,我们偶然听说了有这样的拍摄活动,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参加今年五月为期一周的追风之旅。</p><p class="ql-block">这是追风之旅全体团员在途中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美中南部地区各州地处北美大陆中部,没有高山阻挡,从墨西哥湾到加拿大平原之间的暖湿、干热及干冷气团在这里自由流动、频繁交汇,这种强烈的大气不稳定性,是形成超级单体雷暴以及龙卷风的温床。因而成为著名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龙卷风走廊”(Tornado Alley)。</span></p> <p class="ql-block">追风之旅不像普通风光摄影,有相对固定的拍摄目标,可以提前安排相应的酒店和行车路线。一切只能根据当天的气象云图,预测风暴天气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来决定。</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领队比尔,是有着数十年经验的气象专家。第一次碰面会,他简短介绍了龙卷风的成因,以及拍摄注意事项,要求大家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场</span>必须服从指挥。</p><p class="ql-block">拍摄途中,大家发现他对天气变化的把握精确到以分钟计算时,无不佩服得服服帖帖,只要一听到他收队的命令,便全体立即撤回车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天出发前,比尔会根据当天的气象云图,告知大家前往的大致目标。</p><p class="ql-block">第一天,我们上午9:20从科罗拉多州出发,计划前往新墨西哥州。中午后随云图变化转向东南,穿过奥克拉何马,来到德州。</p><p class="ql-block">沿途基本是一马平川的土地。农作物、牛羊群均少见。没有山脉,没有水域。</p><p class="ql-block">当天的拍摄活动像极了一场游击战,可谓<span style="font-size:18px;">风去我追,</span>风来我退:<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追风,风暴也常常撵着我们跑。</span>数次刚到一个地点,跳下车架好脚架,还未来得及拍摄,耳边就传来比尔喊话:赶紧撤回车上!果然,一回到车上,窗外就风雨大作。</p><p class="ql-block">当天驱车11个半小时,途中仅短暂停留四次。</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发前,摄影指导为大家讲解了有关不同时段拍摄闪电的相机设置要点,以及闪电触发器的合理使用等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这天成为我们收获最大的一天。</p><p class="ql-block">当天两次停留的拍摄点都距离风暴中心较远,为大家拍摄构图留下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较充裕的时间。</span></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拍摄点,为一片具有美国西南部地貌特色的荒原。这是一张被团友称赞,我自己也比较满意的片子。图中的植物名为“丝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晚在一条铁轨附近拍摄时,天空电闪雷鸣,频频发作,高潮迭起!</p> <p class="ql-block">它终于降临,</p><p class="ql-block">在湛蓝的天幕炸裂</p><p class="ql-block">试图向大地扎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转瞬,又以飞龙之姿</p><p class="ql-block">追赶一辆沉睡的列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城市的边缘睁开眼睛</p><p class="ql-block">风自远方呼啸而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快门悄然开启</p><p class="ql-block">将上天的经文</p><p class="ql-block">一一收入指尖</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又是漫长一天。早上八点出发。经新墨西哥、奥克拉何马,进入堪萨斯州。</p><p class="ql-block">新墨西哥公路两旁的景观,除了辽阔的长着低矮灌木和仙人掌科植物的平原,还有一道道低矮的山岗。</p> <p class="ql-block">在中部平原上拍闪电不容易找到合适亮眼的前景。抵达此地时,这棵树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我们数人选择在此蹲守,遗憾的是我最终没能等来闪电与树同框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这天最大的收获是拍到了起初被我们所有人误认为龙卷风的超级单体风暴(supercell)。</p><p class="ql-block">超级单体风暴(Supercell)是一种结构极其稳定且剧烈的强对流风暴,具有持续的中气旋(mesocyclone),也就是风暴内部的旋转上升气流,属于所有雷暴类型中最危险、最复杂的一种。常伴随极强的雷电、暴雨、大冰雹、强风等。</p><p class="ql-block"> 龙卷风(Tornado)则是一种高速旋转的空气柱,从雷暴云底部延伸到地面,能造成严重破坏。</p><p class="ql-block">虽然绝大多数强龙卷风都起源于超级单体风暴,但不一定每个超级单体都会产生龙卷风。</p> <p class="ql-block">当这个超级单体风暴伴随着闪电,以巨大的陀螺状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其气势着实令人震惊,并心生畏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它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来不及调整相机拍它的全貌,它的陀螺状结构已逐渐发散,随风远去。。。</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的摄影指导用相机六张接片拍下的全景图。</p><p class="ql-block">我们遗憾自己未能拍下完整的风暴形状,摄影指导则遗憾自己没能同时拍到闪电。可见,摄影是一件令人无法避免遗憾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早上10点出发,再次南下德州。</p><p class="ql-block">德州是个能源大州,GDP在美国各州位于第二。如果将其视为一国,据说可以挤进世界前十名。</p> <p class="ql-block">汽车行驶途中,路边不时可以看见一座座不及电线杆子高的小井架矗立在那里,周边无人也无油罐,和我想象中油田应有的高大竖井和油罐,以及车水马龙的忙碌景象大相径庭。</p> <p class="ql-block">下午5点左右,抵达云图显示有50%几率形成龙卷风的地点。</p><p class="ql-block">在接近目标的途中,大片的乌云笼罩在天穹,车窗的一边,大量乌云在集结,令大家充满了期待。</p> <p class="ql-block">这是摄影指导拍到的团员人数最全的一张工作照。</p><p class="ql-block">只是,这次我们遇见的是又一个超级单体风暴。</p> <p class="ql-block">随着乌云越来越浓,比尔发现风暴即将落地,并将带来沙尘暴和冰雹,急忙带领我们驰离现场,躲进一处貌似废弃加油站的地方,那里有棚顶可以为汽车提供一层防护。</p><p class="ql-block">不一会儿,狂风大作,随着豆大的雨点劈啪砸向地面,车窗外响起了乒乒乓乓的冰雹声。</p><p class="ql-block">狂风暴雨过去后,阴云消散,意味着当日已经失去了拍摄风暴闪电的机会。</p><p class="ql-block">暴雨为广袤平原平添了一汪汪水域。风暴过后的天空出现大片火烧云。车子行进途中,窗外天光云影片片闪过,煞是好看。可惜拍摄晚霞不在我们的计划之中。</p> <p class="ql-block">路上遇见电力公司工人抢修因这场风暴造成的电路故障。在郊外夜间车辆稀少的情况下,我们的车队在等待数十分钟之后,不得不被迫取消原定的酒店,改道前往另一处酒店。在此吐槽一下:美国的低效率无处不在!😕</p><p class="ql-block">这一天,是此行行车距离最短的一天。但我们从上午10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充满期待地</span>出发,到晚上10:30<span style="font-size:18px;">收获缺缺</span>入住酒店,大家的感受是漫长而失落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第五日早上的气象云图显示,当天周边方圆千里内都没有雷雨和龙卷风的迹象。我们的出发时间于是推迟到了上午11点。</p><p class="ql-block">是日路上为消磨时间而停留了五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其中印象最深要数当地富有盛名的餐馆“The Big Texan Steak Ranch”,餐馆从装修到餐饮风格都很德州。这家餐馆历史悠久,其著名的广告语“Home of free 72oz steak (免费72盎司牛排之家)远近闻名。</p><p class="ql-block">一进餐厅,其正前方最显眼处有一个高高的擂台,上面摆放着一张餐桌和六把椅子,餐桌前方墙上有六个“60:00”的电子倒数计时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餐桌紧挨着擂台。正就餐时,餐厅内突然响起广播声,宣布有位年轻姑娘愿意挑战餐厅订下的免费规则:在60分钟内干掉一份72盎司(足足4斤多)的牛排套餐!</p><p class="ql-block">马上,一位假小子模样的年轻姑娘就被请上了擂台餐桌。等服务员将72盎司的牛排套餐端上来后,墙上六个计时器中的一个马上开始了倒数计时。</p><p class="ql-block">我们离开时,时间还剩下十几分钟,桌上牛排还剩一半。显然,她挑战失败已成定局。代价是自掏腰包支付72美刀餐费。</p> <p class="ql-block">这个有意思的擂台赛从1960年就开始了。这里曾诞生过不少“大胃王”,甚至还创下了世界纪录。餐厅中的这块广告牌显示:最牛的冠军,仅用时4分18秒,相当于平均一分钟干掉一斤牛肉。这速度令普通人实在是难以想象!</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我们的追风之旅已近尾声。令人遗憾的是,当天的气象云图仍然没看到令人激动的亮点。原准备九点出发的计划再次被推迟到了11点才动身。</p> <p class="ql-block">同伴中有人提议前往途经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科罗拉多州</span>一个“鬼镇”(Trinchera)拍摄。</p><p class="ql-block">Trinchera镇建立于1888年,成为丹佛、德克萨斯和沃斯堡铁路(后来的科罗拉多与南方铁路)的一个站点。次年,镇上设立了邮局。至上世纪初,该镇人口达到最高纪录的200人,拥有两家杂货店、一座天主教堂、一家旅馆和几家酒馆。</p><p class="ql-block">随着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干旱的影响,小镇人口锐减。目前居民已不足十人。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镇上现存的房屋大都已毁坏,房屋外野花杂草丛生,各种废弃的设备散乱地被遗弃。。。</p> <p class="ql-block">我们每个人都在此捏了不少片子。</p><p class="ql-block">发表这类<span style="font-size:18px;">反映美国衰败的</span>片子,在美中两国都不会遇到阻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世纪以来,随着美国制造业的快速外移,这类城镇在美国不减反增。想到此,我们的心情不免略感沉重。</p><p class="ql-block">全球化在近年遇到了严重的阻力。中美两国作为全球贸易的最大顺(逆)差国,如何合理并尽快地解决两国各自面临的严重问题,考验着两国政府及其领导人的智慧和勇气。</p> <p class="ql-block">这趟追风之旅,属于我们摄影生涯的一次全新体验。</p><p class="ql-block">每年春夏时节,美国中部的这条宽广的龙卷风走廊,就会密集上演一幕幕风卷云涌、电闪雷鸣的大戏,而且往往是东边日落西边雨,夕阳未尽,天边仍残留一抹温暖的橙金色,天穹却<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风暴核心笼罩,</span>呈现出骇人的冷峻。天与地通过闪电一次次交汇,穿透云层迸发出惊人的能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尽管,一路上,风暴和</span>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常常玩捉迷藏:有时</span>你走我追,你来我躲;有时在车窗外电闪雷鸣,<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个劲儿在我们眼皮底下撒欢,</span>未等我们找到一处干燥之地便匆匆溜走;又有时在我们找好前景构好图守株待兔等待闪电爆发,可它偏偏只是躲在厚厚的乌云后面东奔西窜地忽闪几下就没了下文。。。但在比尔的带领下,我们终究还是捕捉到了它们不少的精彩瞬间。</p><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追风之旅,我们学会了使用与相机配套的捕捉闪电的利器,积累了经验,期待在以后的平常日子里,这些小技巧和经验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p> <p class="ql-block">诗二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丝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乌云在天边迅速集结</p><p class="ql-block">一株植物</p><p class="ql-block">独立于这空旷之中</p><p class="ql-block">叶如刀锋,直指风暴</p><p class="ql-block">我们未曾说话</p><p class="ql-block">却心存默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道闪电劈开暮色</p><p class="ql-block">直刺沉默的大地</p><p class="ql-block">乌云咆哮着撤退</p><p class="ql-block">留下这个坚毅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名唤“丝兰”</p><p class="ql-block">一个柔软得</p><p class="ql-block">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b>《追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终于降临,</p><p class="ql-block">在湛蓝的天幕炸裂</p><p class="ql-block">试图向大地扎根</p><p class="ql-block">转瞬,又以飞龙之姿</p><p class="ql-block">追赶一辆沉睡的列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城市的边缘睁开眼睛</p><p class="ql-block">风自远方呼啸而至</p><p class="ql-block">快门悄然开启</p><p class="ql-block">将上天的经文</p><p class="ql-block">一一收入指尖</p> <p class="ql-block">补记:</p><p class="ql-block">出发前两周,我不慎连续两次发生腰肌损伤。第二次损伤发生时,距离我们出发的日子已不到一周。</p><p class="ql-block">根据以往的经验,我赶紧采用冷、热敷、白花油按摩、口服止痛药,外加<span style="font-size:18px;">躺卧硬板床等传统方法疗伤,岂料三天后腰痛未丝毫缓解,</span>反而严重到连躺卧都成了问题。</p><p class="ql-block">领导和我都沮丧地认为我们大概率只能放弃参加这个期盼已久的追风行程了。</p><p class="ql-block">心有不甘的我,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转向西医求助。医生短暂问询、检查后给我开了两种处方药。</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见证了奇迹:我服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中</span>一种药数小时后,就可以扔掉拐杖自行缓慢行走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天后,我们得以顺利踏上旅途。</span></p><p class="ql-block">我庆幸自己最后关头作出了正确的决定,令自己和领导不致错失这次难得的追风体验。而让我和领导一路都提心吊胆的我的老腰,能够经受住这一周每天持续十小时以上的行车时间,也算得上是奇迹了!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谢谢美友们一路跟游。</p><p class="ql-block">相比以上图片和文字,这个视频可以更好地提供大家身临其境的追风体验。</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朋友John Zhong 为这个美篇献声。</p><p class="ql-block">每次写完美篇,<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我这样的乐盲来说,</span>找合适的歌曲来配是一件十分费时烧脑的事儿。这回找了数小时后,发现天后王菲的《世界赠予我的》中的歌词内容比较切合本美篇内容,但她的轻柔唱法似乎又与本文的追风气质不搭。于是,便找了John帮忙。</p><p class="ql-block">希望美友们在阅读过程中,和我一样可以沉浸于他的歌声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