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几年前第一次去美国,在哈德逊河上远观自由女神像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岛子上有来来往往的人群,就想有机会一定要到岛子上去看看。于是2025年4月份确定了5月份要去纽约时,就让孩子帮忙在网上看看,到那个岛子上购票是一种什么状态。经过查找,单纯的上岛票是比较好买的,携程网都可以购买,或者到现场排队购买。而两种特殊的票:皇冠票(自由女神像脑袋上面的皇冠是一个不太大的观光厅)和基座票(自由女神像脚下的基座内部有一个不太大的展览厅,再上一层有一圈观光平台)<span style="font-size:18px;">需要在美国特定的网站上提前预约</span>。此时挺佩服自己,提前想到了这个问题。打开那个全是英文的网站,孩子问我订基座票还是订皇冠票?我说当然最好是皇冠票喽!但是翻了一下,5月份没有,6月份没有,7月份也没有,8月份才有可以定的日期!哇塞,皇冠票是相当难定啊!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定两张基座票吧。这个票包含往返女神岛的轮渡,60岁以上的优惠价是22.8$一张,比正常价只便宜了3$左右。</p><p class="ql-block">5月19号一早,预定的华人电招车到位于纽约法拉盛的同学家门口来接我们。司机是一位自称50岁的福建人,但是他却不知道去自由女神所在的自由岛的码头具体在什么位置,因为他来美国近30年也没有去过自由岛,可见这些为生存而奔波的华人活得也是不太容易。根据我提供的地址导航,司机把我们放在了一条有雕像的马路旁边,说再往前就没有路可走了,你下车后打听一下吧,应该离码头很近了。果然这个位置还真的离码头相当的近,在一位华人姑娘的指点下,拐个弯就到了,不过我们是根据那长长的排队的人来确定的。这些游客跟我们一样是要等待上午10:30的安检和轮渡的。这种轮渡一天有十几班,大概半个钟一班吧,根据你购票的上岛时间提前半小时安检。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安检,安全检查,不是单纯的检票。</p> <p class="ql-block">司机把我们放在这组雕像旁边。这组雕像是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海岸警卫队的男女队员。</p> <p class="ql-block">雕像旁边的椅子上坐了好多人,还有流浪汉躺在椅子上。</p> <p class="ql-block">那个华人女孩子说,往前走一走一拐弯,你就可以看到很多排队的人,那里就是码头。</p> <p class="ql-block">上岛观光的游客还真心不少,但真正持票进入基座或者进入皇冠的人却不多。因为要想进入基座,特别是要想进入皇冠里面游览的话,必须提前预约,皇冠需要提前两三个月才能预约上。</p> <p class="ql-block">安检大厅里有五六条安检传送带,其严格程度与登机差不多。这可比进入州政厅市政厅要严格的多!想想也是很正常的,那个美国象征的自由女神,万一有点风吹草动,在国际上都会引起轩然大波。</p> <p class="ql-block">两艘白色轮渡对开着接送上岛游览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大家正准备登轮渡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轮渡晃得很厉害,不知道开出去以后会不会也晃得这么厉害?</p> <p class="ql-block">不过轮渡开出码头后非常平稳。轮渡里的服务人员头上戴着自由女神皇冠头饰,感觉真应景。</p> <p class="ql-block">只过了十几分钟,自由女神像就近在眼前了。从轮渡上拍到的自由女神像和自由岛。</p> <p class="ql-block">景区大门右手边有一座小板房,不少人在窗口排队,不知道领什么。</p> <p class="ql-block">小板房旁边还有一个木架子,很多人往上挂东西,我观察了一下,感觉挂上去的应该是讲解器一类的电子产品。</p> <p class="ql-block">两下结合起来,一下子想通了:小板房里应该是出租讲解器的。于是我到窗口跟前,问了一下“How much?”(多少钱),里面一位拉美面孔的女服务员热情地回复我“free”(免费),这可有点颠覆我的认知。貌似国内所有的景区,如果想使用它的讲解器的话,先交押金,回头还要交钱,一般的都是10块20块钱,倒也不贵。想必来自由岛游览的游客以外国游客为主,就是本国游客也是各种语言人种五花八门的,放着赚钱的生意不做……。本想着若收钱的话就租他一个,既然免费的,就领两个吧!不过那个女服务员接下来叽里呱啦说了一通我就搞不明白了。后来她指了指窗户让我看,噢,原来问是要什么语言的。这个我能回答“China”!</p><p class="ql-block">把讲解器挂在脖子上,游览去也!</p> <p class="ql-block">讲解器里,一男一女两个声音,说着很标准的普通话,用词风趣幽默,给我们的整个自由岛游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p> <p class="ql-block">在与基座展览厅隔广场相对的大展览厅里,每一组展品的说明牌上都有一个数字,在讲解器的键盘上输入数字就出现了题目,点击播放按钮,展品的内容就清晰地传入我们的耳中。</p> <p class="ql-block">在自由女神像基座内部,只有很短的一节电梯从最底层上到一个中转厅,然后还要再上一节窄窄的楼梯才能走到观景台上。从观景台这一层的中转厅还要上一大截看上去更窄的楼梯,才能进入皇冠观景厅(没有提前三个多月的预定,是进不去的)。基座外面那一圈观景台很窄,所以在美国的景区经常会发现的那种超级大胖子在这里看不到。</p> <p class="ql-block">在窄小的这一圈观景平台上,我绕行一周,拍了一下周边的风景和基座下面的景色。那尖尖的有角的平台,就是伍德堡的11个尖角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这是网上下载的一张图片。可以清楚地看出自由女神像矗立在一个有11只角的大平台上,虽然看上去结构很和谐,其实这个大平台是一个废弃的军事要塞伍德堡。为了与这个军事要塞相匹配,基座的设计也是绞尽脑汁。</p> <p class="ql-block">这三个最后的基座设计,被采用的那个看上去最不起眼,但是却与伍德堡匹配得最和谐。通过讲解器我们得知,这个女神像的基座,当时是由美国来出资建造的,但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根本就筹不起款来,最后《纽约世界报》的出版商约瑟夫·普利策。在报纸上发了广告,号召民众把自己的零花钱捐出来,特别是孩子们,哪怕你捐一分钱他也在报纸上登出名字,这样才筹集了建筑基座的钱。</p> <p class="ql-block">这张仰角照片拍摄于自由女神基座的观景平台。这一圈的观景平台是在女神脚下。</p> <p class="ql-block">说到自由女神的脚,你见过吗?这座自由女神像,估计谁也不陌生,就算是没去亲眼看过,也在图片上看过无数次,但是它的及地长裙下的双脚,你见过吗?我们是在自由岛的展览馆里才一睹其“芳容”的。我们在看完了三段环形银幕的关于自由女神像和自由岛的建造安装过程后,进入了另一个大厅,迎面一只大脚丫格外引人注目,引来了众人的纷纷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三段环形银幕小电影。</p> <p class="ql-block">这只大脚丫格外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进到展览馆里面,才知道还专门介绍了这双脚🦶的制作过程。从放大的图片中可以看出,自由女神是穿着一双夹脚的非常简陋的凉鞋,五个脚趾头全露在外面,脚旁边还有断掉的锁链,象征着她不畏艰难、挣脱锁链,带领众人勇敢向前的不屈形象。</p> <p class="ql-block">大脚丫制作过程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个微缩雕像,才看清楚了自由女神像的脚下风光。</p> <p class="ql-block">这是左脚和断掉的锁链。</p> <p class="ql-block">从右脚才能看出她穿的是简陋的夹脚凉鞋。</p> <p class="ql-block">整个神像是用不到两毫米的铜板(大概说是铜皮更贴切一些)做成,为了不至于让铜板变形,里面是用了类似埃菲尔铁塔的高科技铁架子支撑的。对了,这个框架就是设计埃菲尔铁塔的那个人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基座和铜皮里面框架的内部结构。</p> <p class="ql-block">顺着海边的围栏,围着自由女神像转了一圈,来到她的侧面,一片小树林里的一片草地上,有一排造型夸张的金属雕像,他们是为了纪念在自由女神建造过程中做出了贡献的一些杰出人物。</p> <p class="ql-block">在这排金属雕像前驻足的游客不多。</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古斯塔夫·埃菲尔,是设计了埃菲尔铁塔的那个人,他设计了自由女神雕像的框架。</p> <p class="ql-block">爱德华·德·拉布拉耶是一位法国政治知识分子,他在1865年提出了一个建议,即法国在美国建国100周年之际,赠送一尊代表自由的雕像给美国,这尊雕像后来成为了著名的自由女神像。德拉布拉耶的提议不仅是为了纪念美法两国的友谊,也是为了支持法国国内的民主事业。自由女神像的建造过程复杂且耗时长,从最初的构想到最终完成并安装在纽约港的贝德罗岛上,历时多年。</p> <p class="ql-block">巴特霍尔迪是一位著名的法国雕塑家,以其创作的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而闻名于世,他负责设计了雕像的外观。</p> <p class="ql-block">埃玛·拉扎鲁斯是一位美国诗人,她在1883年为自由女神像的基座筹集资金写下了著名十四行诗《新巨像》而闻名。诗中的名句“给你疲惫的、你的贫困的、拥挤在希望之光里的大众”,后来被刻在自由女神像的基座上,成为了美国欢迎移民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约瑟夫·普利策是美国报业大亨,他在1885年通过《纽约世界》报纸发起了大规模的公众筹款活动,最终从12万人那里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来建造雕像的基座。</p> <p class="ql-block">这个自由女神岛和自由女神像基座的进入,真的是严于进入州政府、市政府,因为记得十多年前来美国的时候,自己跑去参观了一下旧金山市政府,也就是把随身包过了一下传送带就行了。这里不仅上岛的时候要安检——跟乘飞机一样严格地安检,而且进入基座时,什么也不准带,随身物品全部都要存到柜里去。幸亏头天晚上在网上查了一下注意事项,得知存包柜是自动的,需要25美分的硬币,取包的时候它会自动跳出来还给你。于是向同学要了两个25美分的硬币,当然如果没带也不要紧,旁边有一个换硬币的小机器,你可以拿一美金去换四枚硬币。</p> <p class="ql-block">能看出来这拍的是什么吗?对了,就是仰着脖子看到的自由女神像。</p> <p class="ql-block">在那窄窄的观景平台里,想举着手机仰着脖子,转一圈儿来拍自由女神像的裙下风光可着实不容易。听我一边拍一边自言自语:她手里拿的是圣经吗?或者说是自由宣言?最后才想起了应该是《独立宣言》。</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再分享一点有意思的,在国内的博物馆展览厅都没见过的,一种让各国游客都来参与的互动游戏。在大展览厅即将参观完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发现好多人仰着头在看一个大屏幕,不时有的人会指着大屏幕,用他们自己国家的语言高兴地说着什么。我观察了一下,原来大屏幕的对面有几根顶天立地的大柱子,很多人聚集在柱子前看上面的屏幕。原来这就是同学告诉过我的,在这个岛上的大展览厅里,有一种自拍系统,拍完了以后可以马上上传到大屏幕展示出来。柱子屏幕上的洋码子咱看不懂,但那个相机的指示键能看得懂,三点两点就把自己的镜头给拍上去了。又过来一个白人帮我们点了一个键,出来了一长溜儿菜单,旁边全部都是国旗的显示,噢原来是选择国籍,这下子就齐活(完整)了,大屏幕很快就把我们的照片显示出来,而且还带着五星红旗。</p> <p class="ql-block">那个相机键谁都能看得懂。</p> <p class="ql-block">这是另一组华人的照片。他们在拍照的时候也是选择了国籍。不同的人种大部分都进行了国籍选择。</p> <p class="ql-block">最后补充一点AI搜索的自由女神像的知识:自由女神像作为美国最著名的国家象征之一,其核心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既是自由与民主的精神图腾,也是美法历史友谊的见证,更是全球移民追求新生活的希望象征。 这座雕像自1886年落成以来,通过其设计细节和历史背景,承载着多重文化、政治和社会价值。自由女神右手高举火炬象征光明与希望,左手持《独立宣言》(刻有1776年7月4日)强调美国独立精神.,脚下断裂的锁链寓意摆脱压迫,头冠七芒分别代表七大洲与自由原则(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等)。她承载了移民文化的集体记忆,成为移民们新生活的起点象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数百万移民经纽约港登陆时,矗立在哈德逊河入海口的自由女神像成为他们摆脱贫困、追求自由的第一视觉印记。</p><p class="ql-block">写在本篇的结束语:如果你是去美国自由行,如果你在美国有机会去纽约,真心建议去自由岛上转一圈,有条件的话提前买好基座票,再有条件的话,提前三个多月买好皇冠票。自由女神站在哈德逊河口,欢迎来自全球的新移民,也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