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

草原雄鹰

<h5> 兵马俑,全称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以东1.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众多陪葬坑中最为著名的一处,始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约38年完成。1974年3月,当地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br><br><br></h5> <h5> 1979年4月9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视察秦俑博物馆,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题写馆名。</h5> <h5> 秦始皇陵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以下是对其详细的简介和历史背景介绍: 简介 * 位置: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 出土时间: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农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发现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兵马俑由此揭开神秘面纱。1976年相继又有两处兵马俑坑被发现。 * 规模:三个俑坑总面积22780平方米,呈品字形布局。坑内置放与真人真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约7400余件。</h5>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跪射俑<br></div><h5> 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绾一发髻,左腿曲蹲,右膝着地,双手置于身体右侧作握弓弩待发状。跪射武士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细,对表情神态和发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画生动传神,并且文物原本的彩绘保存状况极好,真实表现了秦军作战的情景。是保存十分完好的兵马俑之一。</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秦陵铜车马</b></h5><h5> 秦陵铜车马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规模最大、工艺最复杂的青铜车马文物‌,由秦始皇陵封土西侧陪葬坑出土的两乘铜车马(立车与安车)构成,以1/2比例真实还原秦代皇家车制,展现了秦代青铜铸造、机械设计、彩绘艺术的巅峰成就,被誉为“<font color="#ed2308">青铜之冠</font>”。</h5><h5> 该文物现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其修复与研究历时8年,揭示了古代车马系驾关系的完整体系。‌‌‌‌</h5> <h5> 文物构成‌:包含立车(一号车)与安车(二号车)两乘,均为单辕双轮结构,按秦代真实马车1/2比例制作,总零件达3500余个,总重量超1吨,金银饰件重量达14千克。‌‌</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2025年5月27日</b></font></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拍摄于西安</h5><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谢谢浏览</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