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时间的长河中总有一缕记忆,私藏在心底的一角,在那么一个特殊的日子特殊的节点,不经意地浮现脑海,带着伤感带着思念带着淡淡的忧愁在心中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在,这不会是伤感的记忆;如果你在这段记忆可能早已被幸福融化。朱自清老先生的《背影》中,父亲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身体肥胖略显龙钟为给儿子买桔子爬上爬下的背影,让人看了泪目。我的记忆中也有一个背影,那个背影有点模糊,但总会时不时地闪现眼前,让我眼窝酸酸眼泪热辣辣地充溢眼圈。</p><p class="ql-block"> 记不清那是几岁,端午节那天清晨,父亲轻轻叫醒我:“闺女,醒醒,快起来,咱们去采艾蒿……”我不情愿地爬起来,穿好衣服,睡眼惺忪地跟在父亲身后,父亲推着那辆28自行车走在前面,初升的太阳,把桔红色的光影洒在父亲清瘦的背部和那辆28自行车上,在他侧面投下镶着金边的黑色剪影。像一道金色的烙印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 我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上,睡意未消地侧头靠着父亲的背,太阳暖暖地父亲的背暖暖地,我被温暖包围着。我们在父亲自行车的颠簸中来到在小南沟河边的草甸子上。“闺女,看!艾蒿。”父亲递给我一根艾蒿,说:“照这样的采就行!”我拿过父亲递来的的艾蒿:细细的茎杆上,伸展着青绿色的、汁液饱满的叶子,叶的背面排布着灰白色的绒毛。叶片上沾着洁净的晶亮的露珠。轻轻一抖,几颗露珠便滚落下来。摘下一片叶子用手指轻轻碾碎,一股艾蒿特有的浓郁清香便在空气中氤氲开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跟在父亲后面,父亲不停地蹲下站起采艾蒿,他的背影包裹在金黄的朝阳里,始终是暖黄色的。看起来那么温暖,那么坚实。</span></p><p class="ql-block"> “下雨啰!”草头流珠,父亲把艾蒿上面的露珠抖落到我的脸上,说,“去病消灾,虫儿不咬!”我和父亲嘻笑着回到家,把艾蒿和母亲用彩纸叠的各种颜色的大方葫芦挂在院门和屋门旁边。好喜庆呢!</p><p class="ql-block"> “洗脸啰!”父亲把清新带露的艾蒿浸泡在脸盆里,洗脸水里顿时融入艾草的清香,洒了香水一般。全家人用艾蒿水洗脸,父亲说,清神醒脑、驱邪避疫、清香防虫。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幸福在那个叫端午的节日里……</p> <p class="ql-block">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艾蒿长在古老的大地上,也长在古老的诗行里。想起端午的艾蒿便想起在那久远的年代,一位诗人思恋着一个采艾蒿的姑娘。艾蒿在古老的《诗经》里摇曳生姿。</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70年代,林区物资匮乏,常吃的粮食只有玉米面、玉米碴子。白面和大米都是少见的稀罕物。更别提糯米和大黄米了。小时候林区的孩子大多数只在书中见过粽子。那时候,端午节翠绿的艾蒿、五颜六色的纸葫芦挂满院内院外,大家小巷五色斑斓;因家里饲养鸡、鹅,母亲把平时不舍得吃的鸡蛋鹅蛋拿出来,那一天,煮鸡蛋煮鹅蛋管够吃,还有平时吃不到炒鸡蛋。在那个贫穷年代让我们感受到端午节浓浓的仪式感和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进入八十年代,林区物资丰富起来。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我们家是少数民族家庭,饮食习惯粗放一些。母亲不会包粽子,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只能品尝着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送来的“百家粽”。</p> <p class="ql-block"> 每当端午节,粽香跨越邻家栅栏丝丝缕缕飘散过来,顽皮地钻入我们的鼻孔。嗅着邻家粽香,羡慕人家管够吃的粽子。看着我们的馋样,母亲开始学习包粽子,起初,包的粽子总是松松散散的,下锅一煮粽叶便散开了,煮出一锅伴着粽叶的黏米粥。“这样也挺好,省得扒皮了,洒上白糖吃,拌点猪油,香甜黏糯,挺好吃的”每每此时,父亲总是这样安慰母亲,带动噘嘴的我们一起吃母亲做的“糯米粥”。</p><p class="ql-block"> 1986年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母亲却学会了包粽子。我猜,她是怕煮出一锅黏米粥就再也没有人给她捧场,说,好吃了。</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母亲包棕子熟练得如行云流水般自如。端午节前夕,母亲提前分别把干箬叶和糯米用水浸泡,箬叶散发淡淡的清香;糯米变得饱满而圆润;红枣、葡萄干、红豆精心挑选洗净、猪肉腌制好准备做馅料;棉线绳备好用来扎捆粽子。</p><p class="ql-block"> 到了包粽子的时候,母亲将一片片箬叶折成漏斗状,放入馅料,再用棉线绳捆绑起来。一会功夫,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便包好了……每每此时,母亲便会长叹一声,“哎!你爸爸从来没有吃到过我包的完好的粽子!他在的时候我要学会包棕子就好了!”母亲总是无限哀伤地感慨。说得我们捧着粽子泪眼模糊地思念父亲……一家五口在没有棕子的端午节的欢声笑语便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风轻日暖,艾蒿青青,粽香袅袅,情思渺渺,好想念那个一家人团聚的端午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