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南极+走进南美系列之阿根廷(1)布宜诺斯艾利斯

2U-Angela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是这次南极南美之行的的第一个落脚点。经过3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们到了地球的另一边!假如能从地心钻过来,对拓点差不多就在这里,这是地球上离我们最远的地方。从前对阿根廷知之甚少,仅限于知道是梅西的故乡;再往前有个电影,叫做《贝隆夫人》,麦当娜唱的那首阿根廷请别为我哭泣,获1997年奥斯卡奖最佳原创歌曲奖;再有就是阿根廷这个国家不是正在破产就在破产的边缘,经济动荡、他们的新总统米莱也是近年话题热度很高的人物。 <p class="ql-block">下飞机经过一夜的休整,第2天登船之前有半天时间游览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区。看见方尖碑就是到市中心了,方尖碑所处的共和国广场(Plaza de la Repúblic)是阿根廷人有重大活动聚集的地方。最著名的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点球大战,阿根廷队击败法国队夺冠后球迷们即刻陷入疯狂,可以容纳150万人的共和国广场涌入400万狂喜的民众,场面空前,待梅西率领球队乘坐敞篷大巴车巡游至此时变得局面失控、寸步难行;最后只好安排直升机救场。这次庆典被载入阿根廷史上最大的公共集会。</p> <p class="ql-block">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1510万、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下图为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古老的咖啡馆,托尔托尼咖啡馆,是一家与巴黎同名的咖啡馆。据说布宜是一座咖啡馆比巴黎还多的城市,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馆文化气息,阿根廷人的咖啡生活,透露出他们慢条斯理,按部就班的生活态度。《春光乍现》,王家卫导演的影片曾在这里取景(另一个南美取景地是伊瓜苏大瀑布);寓意恋人间的爱恨情仇、人们的局促和彷徨大概都能融化在一杯咖啡里吧。</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阿根廷约88%的人口来自欧洲(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犹太)后裔,有人说阿根廷人是说着西班牙语的意大利人……洋气!</p> 曾经的阿根廷在1890年至1920年的30年间,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良好的法治环境、宽松自由的投资氛围,一跃成为人均收入位列世界前十,甚至超过加拿大和西班牙等国、属于最富裕的发达国家的行列。然而一战爆发,投资到阿根廷的英国热钱已经不能继续,全球经济大萧条,阿根廷农业产品出口受挫,保守主义盛行,民选政府被推翻后军阀当道,外资潜逃。1950年以后,不稳定的经济和落后的产品竞争力使阿根廷通货膨胀高涨,加上1982年的马岛战争战败,阿根廷从此一蹶不振。 穿过市中心,来到博卡区(La Boca)。博卡地处布宜诺斯艾利斯最早的港口,当年的人口构成多为那些为船员服务的底层劳动阶层。博卡区既是首都布宜的发源地,也是现在最著名的穷人区棚户区。 19世纪中期许多欧洲移民来此定居,早期的移民便用船上船板、锌板等旧铁皮盖了房,并偷偷将保养船只剩下的油漆带回家漆房子。用剩的油漆往往不够漆一面墙,所以只能有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也就造就了如今的五彩缤纷。房子虽然简陋但拼图般明亮斑斓的色彩也很吸引眼球,如今成了网红打卡地。 卡米尼托街(El Caminito)是如今博卡区人气最旺的地点。到处都是铁皮屋顶的木头房子,1959年,政府将这条街道变成了一条“步行街道博物馆”。一些说不上多精致、甚至有些搞笑的玩偶频频出现在阳台或门前,比如这里,阳台上的三个人是代表足球的马拉多纳、草根出身的前第一夫人贝隆夫人及探戈舞之父卡洛斯·葛戴尔(Carlos Gardel,1890-1935),其代表作《一步之遥》是探戈舞曲的不朽之作。 虽然后来建筑的房子都是砖石结构,但仍然保留了在外墙刷上绚丽颜色的习俗,并形成了博卡区的特色。 现在只保留了三座百年前的铁皮房子。 街头小酒馆 最接地气的阿根廷烤肉。 博卡区既有色彩缤纷的房屋、充满活力的探戈,也有深厚的足球文化,著名的博卡青年队的主球场——糖果盒球场Armando(Bombonera) Stadium 就在这里。由于球场外观是长方形,像巧克力或糖果盒,故得名"糖果盒球场";蓝黄两色相间是博卡青年队球衣的颜色,球场1940年建成,可以容纳5万多名观众。据说如果到这里看球赛,会感受到地动山摇,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球场。 马拉多纳出生在博卡,是从博卡队走出来的超级球星,他在博卡是神一样的存在。整个一条街上都是阿根廷具有崇高地位的超级球星。 梅西无处不在。 10号球衣无处不在。 卡米尼托街最亮眼的建筑是以卡米尼托命名的带咖啡餐馆的小旅馆,卡米尼托是一首探戈舞曲的名字。 梅西在二楼双手举着大力神杯向梅西迷们致意,阳光帅气;据说这里是全阿根廷曝光度最高的景点。 <p class="ql-block">想要上去与梅西合影需要掏银子,作为伪球迷中的女球迷,还是仰望一下就好。</p> 咖啡馆门口随便拍。 <p class="ql-block">咖啡馆门口的台阶上拍到一位神情忧郁的男子,当时没觉得怎样,回来写美篇查资料发现阿根廷从19世纪高速发展的美洲强国到近代多次被主权债务危机、恶性通货膨胀及军人独裁等困扰的没落国家,这些阿根廷人具有天然的感性与化不开的忧郁,仿佛都有迹可循。</p> 卡米尼托街也叫探戈街,阿根廷探戈发源于此地。作为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第一个港口,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欧洲移民涌入此地,码头工人和水手们聚集在这里以跳舞为消遣,探戈舞便在这片热土上悄然诞生。‌阿根廷探戈流淌着多元文化的印记,非洲节奏、拉丁风情、欧洲移民的乡愁与底层群体的抗争精神交织,形成探戈独特的忧郁与激情并存的气质。最初是在低级的酒吧和舞厅中流行的舞蹈,不能登“大雅之堂”。 20世纪初,探戈随欧洲移民传入巴黎,被上流社会改造为“高雅艺术”,逐渐脱离底层文化。1913年后,阿根廷政府通过民俗运动重塑探戈的民族象征地位,并推动其成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如今,博卡区的卡米尼托街仍保留探戈表演和艺术氛围,成为游客体验探戈文化的重要场所。 不同于国标中的探戈,阿根廷探戈有大量快速旋转、踢腿、绕腿的动作,飘逸、洒脱、典雅、含蓄,如今已是阿根廷人融化在血液里的文化。 博卡区米尼托街随处可见的探戈元素。 将要离开博卡区时遇到骑行的年轻人,非常热情有活力。 再一次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是结束邮轮巡航,从乌斯怀亚飞回布宜市。首先来到布宜市拉普拉塔河的马德罗港(Puerto Madero)。 先是看到坐落在马德罗港、横跨新旧市区一座造型独特的桥,女人桥(Puente de la Mujer)。桥身是白色的,由两条简洁的线条组成,一条横跨河的两岸,一条从桥的中央斜射出去,这两条线合起来加上桥墩红色,形状很像女人脚上的高跟鞋。桥的设计师灵感来自于探戈舞步。桥可以开合90度,方便过比较大型的船只。 女人桥不远处是萨米恩托战舰博物馆,其前身是一艘叫萨米恩托号的护卫舰(Fragata Ara Presidente Sarmiento)帆船。萨米恩托是为了致敬阿根廷海军学院创始人萨米恩托总统(1868-1874)。这艘护卫舰曾在大西洋航行服役40年,甚至还到过中国。现已退役被改造为博物馆,向公众展示航海历史与文化。帆船博物馆对面的高楼大厦据说就有梅西的豪宅。 马德罗港新港区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小资地带,属于最时尚的区域。曾是港口仓库一排排的红砖房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改造成了高档的餐厅、办公楼、酒吧等。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区的建筑非常欧化,处处显露欧洲风情,难怪享有”南美巴黎”的美誉。 小姑娘很可爱,她拿在手里的正是阿根廷国宝马黛茶。马黛茶深深植根于南美洲的习俗和文化中,尤其是阿根廷。 这一家四口不是本地人,是西班牙来度假的的游客。也是语言不通,看见我举着相机也非常配合地让我拍照。 离开马德罗港去五月广场。在五月广场的北侧有一座建于1723年,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主教座堂,外立面是标志性的十二根罗马柱。 主教座堂内部则融合了巴洛克、新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风格。中央走道和圆顶保留18世纪原貌,主祭坛穹顶装饰繁复,两侧廊道陈列雕塑与绘画。<br> 教堂内最有名的是阿根廷国父圣马丁的衣冠冢,圣马丁为拉丁美洲的独立事业而奋斗,被阿根廷、智利和秘鲁三个国家尊为国父。 我们参观的时间是2025年3月3日,见到教堂展出的方济各生平资料,他是阿根廷出生的罗马天主教会教皇,也是第一位非欧洲出身的教皇和第一位出自耶稣会的教皇。阿根廷人很为这位在梵蒂冈的宗教领袖自豪。‌‌方济各是一位开明睿智争议颇大的教皇,他公开表示应接纳离婚人士和同性恋,任命女性成为主教会议成员,并要求“零容忍”查办涉及性侵的神职人员,方济各也是历史上和中国关系最好的天主教教宗。方济各在2025年4月21日去世,终年88岁。<br> <p class="ql-block">这座白色建筑是旧时的市议会和总督府。</p> 五月广场因五月革命(即1810年5月阿根廷人民发起的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斗争)而命名。 这个视角看过去依次是高耸的旗杆上阿根廷共和国的国旗迎风飘扬、雅典娜白色雕塑及阿根廷总统府玫瑰宫。 代表智慧女神雅典娜像柱,在另一侧镌刻着1810年5月25日。这一天被称为‌五月革命纪念日‌,是阿根廷脱离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开端。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民趁西班牙本土被拿破仑占领之际,通过和平集会推翻拉普拉塔总督。虽未直接宣布独立,但被视为南美洲首次成功的独立运动,是阿根廷法定国庆日。 玫瑰宫 Casa Rosada 是阿根廷总统府,一座西班牙式粉红色建筑。据说,当时有两大党派,红色代表联邦派而白色是反对党的颜色。1873年时任总统决定将总统府的外墙刷成粉红色,目的是为了调和两大派系纷争。之后各届政府一直沿用了该色,因此总统府被称为玫瑰宫。玫瑰宫的粉色外墙温柔而庄重,那一抹浪漫色调,调和了往昔政治纷争的无情。 五月广场玫瑰宫前人流如织,多数是要拍和玫瑰宫的合影。 我们的地接导游说在阿根廷,女人地位比男人高。男人打女人是不行的,要去坐牢;女人打男人随便打。仿佛验证她说的是对的,果然都是帅气奶爸带娃,妈妈一身轻松。 这个手持阿根廷国旗雕塑的人物是国旗设计者,也是阿根廷独立战争的领袖(贝尔格拉诺将军)。 走出五月广场进入七九大道(Avenida 9 de Julio)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标志性街道,以纪念1816年7月9日阿根廷独立日命名,1810年的五月革命是独立运动的起点,而1816年独立日则是革命终成正果。 七九大道长4.6公里,南北贯穿市中心,最宽处148米,含18条车道,被誉为“世界最宽街道”,街道中央矗立着79米高的独立方尖碑。 路过科隆歌剧院 Teatro Colón ,被公认为全球歌剧演出最佳声学场所之一,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米兰斯卡拉剧院并称“世界三大歌剧院”。 七九大道的公交站很气派。 科隆歌剧院的公交站牌。 七九大道每隔100米就有一个红绿灯,想去马路对面得耐心等灯。 尽管道路宽广车道众多,平时一眼望不到边,可据说因车流量大(日均超百万辆)、红绿灯密集,高峰期仍会拥堵。 建于1889年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顶级购物中心太平洋百货,距离科隆歌剧院10分钟步行距离。 太平洋百货的建筑风格为欧式穹顶与古典立面融合,极尽奢华。 街头雕塑 街心公园 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不能错过位于闹市区的雅典人书店 El Ateneo。2008年,雅典人书店被英国《卫报》评为全球第二美的书店(第一美的书店在荷兰);2019年,《国家地理》为其冠上了“全球最美书店”的称号。 雅典人书店由1919年建成的大光明剧院 El Gran Spledid 改造而成,书店保留了原剧院的许多元素,剧院内的包厢、精美雕刻以及戏台上的深红色幕布都被完好保存。 灯光璀璨的主舞台变成休闲的咖啡区。 当年一排排的座椅变成了现在陈列的书架,两侧的高级包厢变成了阅读室 <p class="ql-block">对于读书人来说,雅典人书店确实是一座天堂,因为它确实有图书馆的模样。就像《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里说的,“这里的光线是柔和的,总体的基调将显现出了二十世纪初的最佳艺术”。</p> 阿根廷是当之无愧的“阅读王国”。阿根廷买书风气的盛行,是拉丁美洲出版最多书的国家之一。雅典人书店在阿根廷各地拥有 54 家分店,这里是其中之一。 <p class="ql-block">告别了雅典人书店,结束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行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见,布宜诺斯艾利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序:走近南极+走进南美系列之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p><p class="ql-block">后序:走近南极+走进南美系列之阿根廷(2)玛德琳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