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书房里洒满了柔和的阳光,我坐在书案前,手执毛笔,心中默念着“瑞日芝兰光甲第,春风棠棣振家声”。这幅对联是我早年所书,如今挂在书房正中,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古朴之气。斑驳的宣纸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流转,而那工整的行书却始终激励着我,提醒自己要以笔为志,以墨为心,用文字去书写人生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午后,我翻阅着《五岳游记》,思绪飘向远方。书中的山川壮丽,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六经读罢方拈笔,五岳归来不看山”,这句对联挂在我的书架旁,每每看到它,都让我想起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那时的我,总想着游历名山大川,汲取天地灵气,而如今,更多时候是在书海中遨游,以文字为舟,探寻古圣先贤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将书案收拾妥当,转身看到墙上挂着的另一幅对联:“暂借荆山棲彩凤,聊将紫水活蛟龙”。这幅字是去年冬日所书,当时窗外飘着细雪,我却心如止水,笔走龙蛇间,将胸中豪情尽付于纸端。左侧的字迹飘逸灵动,如同蛟龙出海,而右侧则稳重端庄,恰似凤凰栖枝。这样的对比,既是对书法技艺的锤炼,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体悟——既要追求自由洒脱,也需保持沉稳内敛。</p> <p class="ql-block">夜深人静,我点燃一盏油灯,继续研习书法。灯影摇曳间,我写下“闭户著书多岁月,挥毫落纸如云烟”。这句对联挂在书房的角落,虽不如其他作品显眼,却承载着我对书法的热爱与坚持。行书的流畅与洒脱,让我感受到文字的力量,而“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则提醒我,无论外界如何喧嚣,内心的宁静才是最珍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站在书房中央,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对联上:“翰墨为山皆有意,看云出岫本无心”。这句诗让我想起自己初学书法时的青涩,以及后来逐渐领悟到的境界——书法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一种心境的表达。而“轩借荆山楼彩凤,略带紫水活蛟龙”则让我明白,书法之道,贵在变化与创新,唯有不断突破自我,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在这片翰墨飘香的空间里,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