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世纪的师生之约:87岁朱长春老师携师生赴北京国展见证学生王克举《黄河巨幅油画长卷艺术展》

王顺成

<p class="ql-block">  山河岁月悠悠,丹青映照初心。八十七岁高龄、从教六十七载的老教师朱长春,一生倾注心血,始终心系学生成长。当听闻崂山八中74届学生王克举的鸿篇巨制《黄河•黄河——王克举艺术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这一艺术圣殿盛大启幕时,朱老师难掩激动与骄傲之情。为共同见证这份属于母校师生的无上荣光,近距离领略校友笔下的时代气象,朱老师迅速行动,不仅组织青岛母校师生,还联系在北京的校友,齐聚现场,为王克举加油助威,让黄河的滚滚涛声,见证这跨越半个世纪的深厚师生情谊。</p> <p class="ql-block">  6月7日下午2时,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内,来自青岛、北京两地的10位师生,在王克举教授的亲自引领下,怀着无比兴奋与崇敬的心情,开启了对百米长卷《黄河•黄河》的观赏之旅。王克举笔下的黄河,不只是自然之河,更是深深扎根于华夏大地、承载着民族精神的文化之河。出身农民家庭的王克举,对这片土地爱得真挚而深沉。为了淋漓尽致地表达这份情感,他毅然踏上了与黄河对话、与自然对话、与内心对话的艺术征程,决心以一件震撼人心的“大作品”完成自我期许。历经四年时光,行程四万多公里,这幅长161.6米、高2米的巨作终于惊艳亮相,呈现在全国人民眼前。</p> <p class="ql-block">  借助黄河这一宏大主题,王克举教授实现了艺术理想,成为备受认可的杰出画家。站在这幅气势恢宏的油画长卷前,众人无不心潮澎湃、震撼不已。王克举一路走来,历尽艰辛却始终坚韧不拔,勇于创新且不忘初心,始终心怀家国。他深情地表示,《黄河》不仅是个人的艺术结晶,更是属于祖国的珍贵财富。为此,他慷慨地将这幅代表作品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其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崇高的精神境界,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  母校师生观看王克举教授历时4年创作《黄河》时的影像记录片。</p> <p class="ql-block">  王克举教授历时4年的《黄河》巨幅油画创作,将用过的笔、颜料、画板、画框、合页以及车辆轮胎等等都在这里一一展示。</p> <p class="ql-block">  观赏艺术展结束后的座谈会上,大家踊跃发言。首先对本次艺术展的成功举办致以热烈祝贺,更向王克举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母校王文书记动情地说:“王克举教授是我校74届的优秀毕业生,在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不仅是个人奋斗的楷模,更是城阳职专的骄傲。衷心祝愿王教授在艺术道路上继续勇攀高峰,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  作为本次参观活动的发起人,87岁朱长春老师感慨道:“我们不远千里相聚北京,当站在王克举先生的巨型油画《黄河》前,内心的震撼难以言表。这幅作品所唤起的,是对伟大创举的敬仰,是身为华夏儿女的自豪,更是目睹艺术瑰宝诞生的振奋与欣喜。”</p><p class="ql-block"> 朱长春老师在发言中说,“我与同行众人深有共鸣,《黄河》巨型长卷绝非一幅简单的风景画卷,它更像是一部镌刻着黄河儿女精神的英雄史诗,一曲激昂澎湃的交响乐。诗与画在此交融共生,画中藏诗意,诗里显画魂,这般美妙与神圣,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朱老师动情地说:“虽我并非艺术科班出身,对绘画的结构、造型、线条与色彩知之甚少,但在《黄河》这一鸿篇巨制中,我清晰地看到了王克举先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格、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他深植血脉的家国情怀。作为一名教师,能拥有这样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学生,我倍感荣幸与骄傲!”</p><p class="ql-block"> 最后,朱老师饱含深情地寄语:“让我们共同祝贺王克举先生《黄河》艺术展圆满成功!希望我们都能传承黄河精神,以王克举先生为榜样,不惧艰难、勇于创新。也衷心祝愿王克举先生在艺术之路上再创佳绩,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巅峰之作!同时,也祝愿各位师生、朋友,身体健康,珍惜当下,在人生的新阶段活出别样精彩!”</p> <p class="ql-block">  王克举的崂山八中74届的同班同学、企业家李永兆难掩激动:“人因梦想而伟大,因成功而自豪。作为王克举的同班同学,看到他取得如此辉煌成就、拥有如此宏大格局,我倍感骄傲。回到单位后,我要以他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励员工,奋发进取,力争在年底实现新项目的重大突破,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p> <p class="ql-block">  80届毕业生徐爱琴、91届毕业生杨昭鹏,以及辛修喜、胡凌镇等人也纷纷表示,欣赏《黄河•黄河》这一鸿篇巨制,是一次难得的艺术熏陶与文化洗礼,将激励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奋勇前行。</p> <p class="ql-block">  朱长春老师满怀自豪地向学生国家级著名画家王克举赠送了一幅由他撰文、书法家题写的书法作品——“妙手丹青,匠心独运”,并热情洋溢地赞叹:“克举,创举,成绩斐然!愿大家携手共进,再创辉煌。真可谓“丹青绘黄河、师友共荣光。”</p> <p class="ql-block">  这是王克举教授将自己精心创作的《黄河》作品书籍送给了母校。</p> <p class="ql-block">  朱长春老师携师生赴国展见证学生王克举《黄河•黄河巨幅油画长卷艺术展》时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b>[朱长春老师简介]</b></p><p class="ql-block"> 朱长春(1938年生),1962年在崂山八中(现在的城阳职专)期间任教21年,中学高级教师,历任山东省中语会会员、青岛市中学语文中心教研组成员。执教语文数十载,秉持“真心爱学生,苦功教好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倡导大小课堂结合,激活语文教学,在青岛教育界影响广泛。</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笔耕不辍,出版《耕耘·阳光》等五部著作,发表多篇文章;2009年发起成立岛城首个民间旅游组织“老乐”旅友俱乐部并任会长,带领百余名长者“乐山乐水”,声誉远播。2014年获评“青岛老人”,青岛电视台专题报道其事迹。</p><p class="ql-block"> 其新作《文荟里的记忆》,以细腻笔触全景式呈现了他艰辛而充实、平凡却多彩的人生轨迹,堪称一代教育工作者与生活践行者的精神缩影。</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美篇》文字:</p><p class="ql-block"> 朱长春 王顺成</p><p class="ql-block">《美篇》摄影:</p><p class="ql-block"> 王顺成</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p><p class="ql-block"> 青岛市中国民俗摄影协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