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父亲节之旅一一云浮国恩寺

叶如茵

<p class="ql-block">我们组建了一个群,取名《快乐老爸》。我们这群老顽童相约,每年父亲节到来的时候,大家一起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旅程,去感受沿途旖旎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放飞心情,抛弃琐事的纷扰,远离城市的喧嚣,寻找一份心灵的宁静,奢侈地享受旅游的真谛、行随己意的潇洒。然后在记忆里沉淀为一张张精美的画卷,并汇成一个个灵动鲜活的故事,让人无限地回味。今年,父亲节出游的行程我们已经酝酿了一个多月,今天,按计划出发去云浮新兴县国恩寺。</p> <p class="ql-block">来到云浮,我们的首个目的地便是六祖惠能的故里。六祖惠能大师,这位中国禅宗的杰出代表,他的生平与思想对我们而言有着深深的吸引力。他的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法偈,更是广为人知,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我们探访完六祖惠能的故里,便接着来到国恩寺,正是中午时分,阳光灿烂,一抬头,就可以看见写着“第一地”的山门牌坊。牌坊上面雕刻着“龙虎汇”图案,是由明代末年石湾瓷雕镶嵌的,是双层浮雕,精湛的工艺,结构严谨的画面,形态逼真的龙虎图、其气势磅礴,不得不让人佩服古人的聪明智慧。</p><p class="ql-block">一进山门,便看到一个团队正在捐香火钱并准备供奉品,他们专业而虔诚的模样让我们深受触动。而我们则更倾向于随性而入,不求甚多。然而,无论我们的方式如何不同,都难以掩饰对六祖惠能大师的深深敬仰与缅怀之情。</p><p class="ql-block">国恩寺,亦被称为龙山寺,坐落于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的龙山之畔,由六祖惠能大师亲手创立,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弘道元(683年)。历经唐代至今,国恩寺一直被佛教界尊为岭南的圣洁之地,被誉为“南宗福地,东粤名山”。寺内的三大殿宇与山门牌坊都完好地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与精湛的装饰工艺,这些无不体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往前走便是天王殿,作为国恩寺的前殿,其建筑风格独特,采用重檐歇山顶设计,殿内庄严地供奉着四大天王和韦陀像。殿前的两条明代石柱巧妙地承托着斗拱,形成了精美的梁架。更令人瞩目的是,斗拱与屋檐上雕刻的龙、凤、花草以及卷云图案,每一处都体现了匠人们的精湛技艺。而门口那两座刻有“道光六年”字样的石门墩,更是见证了历史的沧桑。</p><p class="ql-block">然而,更吸引人的则是门额上那“敕赐国恩寺”五个大字,这五个大字相传是女皇武则天亲手所书,历经千年,依然散发着历史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左边的台阶上去。</p><p class="ql-block">第二重殿宇是大雄宝殿,里面的神主是如来佛,布置和其他寺庙的如来殿大同小异。但门边的同字异音对联颇有特点,值得一提:“朝朝朝朝朝敬朝朝朝朝敬,齊齊齊齊齊戒齊齊齊齊戒。”再朝上就是国恩寺主殿:六祖殿。这个殿前面的小坪与下面两处一样,红烛高燃,香雾缭绕,但香火更旺,毕竟香客们主要就是向着这个殿而来的。大殿正门上标明殿名,悬有颂赞匾额,两边挂对联多副。</p><p class="ql-block">我们到此随俗,每人从坪旁的供香处拈了三根香,祷告并礼敬过六祖,然后进入殿内。</p><p class="ql-block">大殿正中是六祖惠能的高大塑像。塑像镀金,光芒闪烁,但面部表情形神兼备,两眼平视,颧骨较高,平和慈祥,如果不是坐在高台上,样子就是个凡人!塑像前摆满糖果供品和礼法用物,灯烛通明。殿内不论高低,到处飞幡吊带,悬联挂匾,写满颂扬话语。</p> <p class="ql-block">穿过回廊,直接向前是停车坪,左转就是青石牌坊,牌坊后即为国恩寺正殿。牌坊门边有联道:“进步方知山第一,入门始觉地无双。”正殿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分上中下三重,气势恢宏、肃穆,处处雕梁画栋,被围墙围绕,四五亩地的样子。四围遍地树木,紧密相挨,枝叶婆娑,以菩提、榕树居多,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每重殿宇前面都有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小坪,坪上摆有香桌、烛台、香炉等器物。</p><p class="ql-block">殿宇下面入门口,立了一块大石头,石上刻的正是惠能当初悟道时得到五祖弘忍大师认可的那首偈语。</p> <p class="ql-block">兜兜转转,我们游览了舍利殿、六祖纪念堂、报恩塔。报恩塔后为“佛荔园”,园内有一株葱郁繁茂的古荔枝树,青青的果子坠满枝头,离成熟还有一段时间,是六祖惠能由韶州曹溪宝林寺回故居时亲手所植,现今巳有一千三百多岁了。这株广东省十八棵古树之首的佛荔,在每年荔枝成熟季节,殷红饱满的果实点缀在绿叶之间,愈加娇艳欲滴。清代举人陈在谦曾赋诗《六祖手植荔枝》一首。此诗一九八四年被刻于石上,竖于荔枝树下。仰望古树,阳光从青枝之间洒下来,变成了满地“星辰”。尽管主干要三个人才能合抱,但距离地面一米多高处已经中空,雨水可以直接从中渗人地面。据说这株古树颇有灵性。“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曾经将柴草放入树根中一个自然形成的树洞,想要烧死它。但是,佛荔却如凤凰涅粲般在来年发出新芽,叶茂枝繁。</p> <p class="ql-block">国恩寺不仅仅是一座寺庙,它更像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每一页都记录着不同的故事与情感。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六祖慧能大师的教诲回响在耳边,也能感受到无数信徒们对佛法的执着与热爱。这里没有世俗的喧嚣与浮躁,只有心灵的平静与安详。</p><p class="ql-block">行走在国恩寺的石板路上,每一步都似乎在踏着历史的节拍。那些古老的经文、那些斑驳的墙壁、那些静默的古木……它们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关于时间、信仰与灵魂的故事。而你,只需怀着一颗虔诚的心,静静地聆听、感受、领悟。</p> <p class="ql-block">离开国恩寺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古老的殿宇上,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我回头望了一眼这座承载着千年禅意的寺庙,心中默默许下了愿望:愿每个人都能在这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愿国恩寺的钟声能永远回荡在人们的心中,带来宁静与期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