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青海湖畔的教育执着,遇见湘江之滨的育人智慧,一场跨越千里的教育对话,正悄然照亮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长路。</p> “小种子”与爱的化合方程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月的星城,教育的热忱随夏意蔓延。6月9日上午,“国培计划(2025)”西宁市的50名班主任的脚步踏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场关于“小种子班”的育人叙事,正以“爱的光合方程式”为笔,在研修的扉页上书写成长的答案。当彭凤老师以温柔而坚定的语调展开“生长记”,屏幕里萌动的绿芽与育人理念交融,我们深知——这趟附小之行,是探寻班级育人智慧的新起点,更是见证“爱与成长”共生的教育现场。分享伊始,彭老师便点明 “以爱为基,全面育人” 的理念。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奔赴,唯有怀揣对学生、对教育的赤诚之爱,才能深耕细作,为学生成长筑牢根基。这是 “小种子班” 生长的底层逻辑,让每颗 “小种子” 都能在爱的滋养中,向阳而生、拔节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低年级 “故事喂养” 激发阅读兴趣,到中年级 “海量阅读” 积累知识,再到高年级 “经典研读” 提升品质,“小种子班” 构建起阶梯式阅读体系📖 看着屏幕上学生阅读量的增长、阅读感悟的分享,能真切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正浸润心灵,让 “小种子” 们在书香中沉淀思想、丰盈灵魂。彭老师不仅重视孩子们的习惯和学习,在运动场上,“小种子” 们奔跑、跳跃、协作的身影被定格成画面。无论是日常课间操的整齐划一,还是体育活动中的奋力拼搏,都在诠释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不仅锻炼体魄,更磨炼意志,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为成长注入蓬勃能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彭老师注重环保公益,培育担当少年。成立班级环保基金,将环保行动与公益善举结合,是 “小种子班” 的独特实践🌿 从践行校园环保,到用公益基金传递爱心,学生们在点滴中懂得责任与担当,把 “小我” 融入 “大我”,让成长自带温度,让 “小种子” 萌发社会责任感的新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享末尾,那些拼接成爱心形状的班级照片,是 “小种子班” 最珍贵的成长纪念。课堂上的专注、活动中的欢笑、挫折时的互助 …… 每一幕都记录着 “小种子” 们的蜕变,也见证着班级共同体的凝聚与成长。这场分享,是 “小种子班” 生长历程的一次梳理,更是教育智慧的传递。相信在 “爱的光合方程式” 驱动下,“小种子班” 会继续扎根教育沃土,结出更多育人硕果,让每个学生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p> 班主任的智慧密码:常给力·巧借力·妙着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班主任的育人图谱里,藏着无数成长的密钥。之后曹劲文副校长 以《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略与艺术》为题,解锁了 “常给力、巧借力、妙着力” 的教育智慧,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关于班级管理的深度思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曹校长说:“常给力”的内核,是 及时性、规律性、持久性 的教育坚守。她给我们分享了班级干部从“选”到“育”的成长闭环。她认为选拔是基石。选准有责任心的“小管家”,激活班级自治细胞。培养是关键,通过任务历练、方法指导,让干部真正“能干事”。评价是动力,定期反馈,让责任意识持续升温,最重要的是轮换 也是升华了。让更多孩子体验责任,培养“得失坦然”的胸怀,更让班级活力常新。曹老师引用马卡连柯的话:“凡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必须惩罚时,惩罚是权利,更是义务。曹老师认为。帮助学生纠错,是班风建设的必修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曹校长认为,巧借力要以灵活之智,聚教育合力。她说:“巧借力”,讲究随机性、灵活性、主动性 ,尤其在家校共育中尽显智慧。曹校长给我们分享了她的家校共育“三步曲”。这三步,把家校从“平行线”拧成“合力绳”,让教育更有温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她与我们分享了妙着力。以巧妙之法,解育人难题。她认为:“妙着力”,追求 巧妙性、稳健性、合理性 。教育是慢艺术,更是细功夫。面对班级百态,让教育契机自然生长,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规则中舒展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曹劲文老师的分享,让我们看到:班主任的工作,是用恒久之“力”打底,借协同之“力”破局,以巧妙之“力”点睛 。当这三重智慧交融,育人的土壤里,自然会开出成长的繁花。愿每一位教育者,都能在“常、巧、妙”的方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育人密码,书写更多温暖的教育故事。</p> 师道风华映日月,大先生光照心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国培计划班主任培训班的课间,一场涤荡心灵的视听盛宴悄然上演。第四小组的老师们化身为诗词的使者,用饱含深情的朗诵,将《师道风华,大先生之光》演绎得淋漓尽致,为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舒缓而激昂的音乐缓缓响起,老师们身姿挺拔地站在舞台中央,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热忱。他们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如洪钟般敲响师道尊严的强音,诉说着教育者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时而轻柔婉转,似潺潺溪流,流淌出对学生无尽的关爱与呵护。一句句诗词从老师们口中流淌而出,仿佛穿越时空,与古往今来的教育先贤们对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情怀在朗诵中被重新唤醒,让我们看到了教育者纯粹而无私的奉献精神;“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笔下对老师桃李芬芳的赞美,在此时化作对每一位坚守讲台、默默耕耘的班主任的崇高敬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场诗词朗诵,不仅是对“大先生”精神的深情礼赞,更是第四小组老师们对教育初心的坚守与传承。他们用声音传递力量,用情感共鸣心灵,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p> 汲取名师营养,向阳追光前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国培计划班主任培训的时光里,每一场讲座都是一次知识的盛宴,而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陈立军老师带来的《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困境与对策》,无疑是其中极为耀眼的一场,如同一束强光,穿透班主任工作中的重重迷雾,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伊始,陈立军老师便以其深邃的教育洞察力,精准剖析了班主任在专业成长中面临的诸多困境。工作任务繁重,从日常班级管理到学生的心理辅导,从教学工作的开展到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千头万绪,让班主任们常常感到心力交瘁。职业发展的瓶颈也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不少班主任在积累一定经验后,便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难以寻求新的突破。而教育环境的日新月异,对班主任的要求也在不断攀升,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些困境的提出,引起了在场班主任们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点头,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教育之路上的艰辛与迷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过程中,陈立军老师结合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那些发生在他身边的教育故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反思,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教育的复杂性和艺术性。老师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关键内容,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宝贵的经验。遇到精彩之处,大家还会不由自主地发出阵阵赞叹,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如航海,既有风浪颠簸,也有星辰引航。陈立军老师用三十年躬身实践告诉我们:困境的底色是成长的微光,当班主任以文化为舵、以情义为帆,每一颗年轻的心灵终将找到自己的航线。国培的旅程还在继续,陈立军老师的讲座虽是其中的一个精彩篇章,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必将深远而持久。我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在班主任的岗位上砥砺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华章 。</p> 湘楚问道,高原回响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培之旅中,名校访学让高原班主任们走进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触摸前沿班级管理智慧;名师讲座直击成长困境,以实用对策点亮专业发展之路。这场跨越山海的学习,正化作高原教育创新的强劲动力,催发教育新枝向阳生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之路,道阻且长;行而不辍,终抵星河。这场湖湘之约,不是终点,而是青海班主任们用爱与智慧浇灌高原教育的崭新起点!</p> <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李学丽 倪娟</p><p class="ql-block">润色:张晓萍</p><p class="ql-block">编辑:程传捷</p><p class="ql-block">此行千里,初心如磐,愿我们将湖湘的芬芳带回高原,让教育的种子在雪域生根绽放,书写更多温暖而坚定的育人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