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行(九)洛阳博物馆

清枫晓月

<p class="ql-block">  2025-4-17下午参观洛阳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阳市洛龙区聂泰路,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设有大型基本陈列“河洛文明”和“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石刻艺术展”“书画展”六大专题陈列,展览面积1.7万平方米。馆藏文物20449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428件/套。洛阳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大门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也有很多穿汉服的女子。</p> <p class="ql-block">  河洛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缩影。距今一万年左右,河洛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大象骨骼。</p> <p class="ql-block">象牙</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土瓦罐。</p> <p class="ql-block">陶火种器。</p> <p class="ql-block">陶鬲,距今5000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  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权国家夏王朝在河洛地区建立,中国历史进入了建立在发达青铜文化基础上的王国时期,而后的商和西周均以洛阳为国都。洛阳作为三代更替的中心在中国文明早期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p><p class="ql-block">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文明史上极其辉煌的青铜时代,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这一时期王位继承制由氏族成员民主推举的"禅让制"转变为家族内部世袭的"兄终弟及制"并最终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西周时期,贵族社会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两周之际,人们的思想开始从夏、商、西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形成了诸子百家各种思想争鸣的局面,其中儒家学说影响巨大,并在汉以后成为统治中国达二千年之久的正统思想。</p><p class="ql-block"> 考古发现表明,河洛地区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毫、西周成周城、东周王城、东周成周城五座都城遗址,出土了最典型的青铜礼器,发现了最早的原始青瓷器,为日后中国瓷器成为世界科技、工艺、文化上的奇葩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夏朝陶瓷烧造。</p> <p class="ql-block">  商朝时期(公元前1600-1046年),商部落原是活动在黄河下游的古老部族。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易水流域发展到黄河中下游,渗入夏人统治地区。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都西毫 (偃师商城) 。自商汤起,共有十位帝王,大约200余年,皆以西毫为都。商代是中国奴隶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活动地域和影响远远超过 了夏代,其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一个新的阶段。</p> <p class="ql-block">商代铜斝。</p> <p class="ql-block">商代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商代青铜、陶瓷工艺。</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銅方座簋。</p> <p class="ql-block">"召伯虎" 铜盨。</p> <p class="ql-block">"内白" 提梁铜卣。</p> <p class="ql-block">铜编钟。</p> <p class="ql-block">青铜鼎。</p> <p class="ql-block">  洛阳博物馆镇馆宝之一,泥塑佛面像。时代: 北魏(公元386~557年),尺寸: 残高25厘米。</p><p class="ql-block"> 佛面虽残损但做工精湛,面部圆润柔和,五官刻画细腻,线条流畅利落,嘴角微微上扬。永宁寺泥塑佛面像是北魏孝文帝迁洛后佛教艺术的重要遗存,其亲切的面容,隽永的微笑,是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中国化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曹魏:白玉杯(博物馆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金丝楠木塔,共三层,高约6米,重约4吨,八面三级重檐,周身有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菩萨。除鎏金菩萨外,其他部分均为金丝楠木。整座佛塔雕刻手法多样,全部采用榫卯工艺,不用1颗铁钉,堪称佛教艺术中的珍品。</p><p class="ql-block"> 金丝楠木,根据 (博古要览) 记载,楠木有三种:一是香楠,木微紫而带清香,纹理也很美观;二是金丝楠,木纹里有金丝,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种;三是水楠,木质较软。古代封建帝王龙椅宝座都要选用优质楠木制作,同时楠木还是古代修建皇家宫殿、陵寝、园林等的特种材料。金丝楠木是非常珍贵的木材, 其生长周期十分缓慢,该树种自清代起就十分稀有了。</p><p class="ql-block"> 这个金丝楠木塔,也是博物馆的镇馆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商代:"子申父己" 銅鼎。</p> <p class="ql-block">春秋:齐侯铜盂。</p> <p class="ql-block">战国:窃曲纹铜鼎。</p> <p class="ql-block">东汉:绿釉陶楼。</p> <p class="ql-block">东汉:陶猪圈。</p> <p class="ql-block">东汉:彩绘陶百花灯</p> <p class="ql-block">北魏:彩绘仪仗陶俑群</p> <p class="ql-block">彩绘陶牵手女俑,博物馆网红。</p> <p class="ql-block">隋炀帝与大运河。</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与神都。</p> <p class="ql-block">唐代:三彩黑釉马(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唐代:三彩骆驼。</p> <p class="ql-block">唐代:三彩灯。</p> <p class="ql-block">唐代:蓝釉灯盏</p> <p class="ql-block">唐代:金银平脱花鸟铜镜(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铜镜,唐代铜镜是中国古代铜镜铸造鼎盛时期,尤其是在铸造工艺、造型、纹样上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在造型上,除了继续沿用前代的圆形、方形之外,又创造了菱花、葵花、荷花式及较厚的鸟兽葡葡纹镜。并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吉祥、快乐的画面应用到镜上,如珍禽异兽、奇花异草、月宫仙人,山水人物等。并出现了题材新颖,纹饰华美,精工细致的特种工艺金银平脱镜、 螺钿镜。洛阳出土的这类唐代铜镜正是这一时期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的集中体现。</p> <p class="ql-block">五代北宋洛阳城。</p> <p class="ql-block">  石刻艺术是雕塑艺术的一种,是用石质材料雕刻而成的艺术作品,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石刻艺术可分为造像、碑碣墓志、建筑构件等几大类,其创作手法多样,有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和刻文记事等。洛阳历代石刻遗存数量众多,种类齐全,时代跨越汉唐直至明清,其艺术风格既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在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古代石刻馆分石刻造像、碑碣墓志两个部分。石刻造像部分展出有东汉石辟邪,北魏石翁仲、隋代石狮、宋代石虎等形神兼备的石刻精品。碑碣墓志部分展出有东汉熹平石经,北魏元怿墓志、 唐代张說墓志、北宋富弼墓志等重要碑刻。在这里,既可以领略体量硕大,技法熟稔的单体石雕,也可以鉴赏篆、隶、草、行、楷、魏碑诸种书体,从中商兑蔡邕、欧阳修、司马光等大家的书法风格,感悟石刻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东汉:石辟邪(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天香如绣,王秀牡丹艺术展。</p> <p class="ql-block">  洛阳博物馆虽然不及省级博物馆的藏品多,但洛阳毕竟是十三朝古都,出土的文物也不少,但是一些价值比较高的文物都被国博收走了,所以馆内的讲解员说了一句:防贼、防盗、防国博。他们都不想本地的文物被国博拿走,但这也这是没有办法的事。</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洛阳博物馆,洛阳行就到此结束了。在洛阳的时间虽然只有几天,但洛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我了解了很多中原的历史文化,真是不虚此行,再见了洛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