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的科考轶闻(1)应梦折桂

朗月清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妙趣横生的科考轶闻(1)应梦折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赵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封建社会的帝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士子一生的命运。明朝开科取士之后,一般状元多出自会试的头三名之内。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举行会试,黄子澄、练子宁、花纶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殿试过后,阅卷官们综合其他的一些情况,又重新确定了名次:状元花纶,榜眼练子宁,探花黄子澄。当时有一首童谣称:"黄练花,花练黄",好多人不解其意,直到阅卷官排出名次,大家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由此同榜进士都叫花纶为"花状元",榜眼练子宁还作了一首《送花状元诏许归娶》诗,以表示祝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就在唱名的头一天晚上,明太祖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巨大的钉子,上面点缀着几缕白丝,在阳光下缓缓飘动。起床以后,他便把这个怪异的梦告诉身边的人。正在大家议论纷纷、神秘兮兮地猜测是什么预兆时,阅卷官把拟定好名次的考卷呈送到太祖的面前,他拆开第一份试卷一看是花纶的卷子,觉得与自己做的梦没有一点必然的联系,就借口他太年轻把他的卷子搁置一边,而把练子宁擢升为状元,紧接着又把黄子澄提到第二的位置成为榜眼。在他信手往下翻、接着看的过程中,意外地看到一个贡生的试卷,一看名字不由得龙颜大悦,这位贡生的名字叫丁显,太祖越看越觉得与自己的梦相吻合,因为"显"字正是"日"下双丝。于是,他便顺理成章地把丁显钦定为状元,然后又将练子宁退到第二,把花纶列为第三。这样一来,黄子澄只能屈尊到三甲原来丁显的位置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一年,丁显才28岁,其实他的殿试卷根本没有做完,而且也并不是那么出类拔萃,仅仅写了300多字就草草交卷了。他自己也不会想到,就是由于皇帝偶然地做了一个梦,就让他顶上了状头的桂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