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

锦瑟流年

<p class="ql-block">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吸引我,一遍一遍来到冈仁波齐,或者,是因为老了,总想着看看自己的能力弱了没有,也或者,是因为感觉人一辈子总是要拥有一些别人拿不走的东西,比如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还有那些看过的山河湖海,又或者,就是神山在召唤我…藏历的萨嘎达瓦月,再次来到神山下圣湖旁。</p> <p class="ql-block">抵达当晚一夜无眠,清晨七点,从酒店出发去转山起点,酒店离转山口太远了,走了快二十分钟,心想今天的徒步公里凭空增加了一公里,也不知道没有休息好的我今天能不能顺利到达休息点,塔钦镇可以看到暮色中的冈仁波齐。</p> <p class="ql-block">磕长头的藏民已经开始行动了,萨嘎月,转山的藏民尤其多。</p> <p class="ql-block">没有一个民族比藏民更虔诚了,不管年老体弱还是行动不便,经常看到住着拐杖一瘸一拐转山的。</p> <p class="ql-block">背着小娃娃的太多了…</p> <p class="ql-block">天色亮起来了,远处的山峦发出红色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前两天这里一直下雪,今天雾气蒙蒙的,倒是平添些油画般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到达第一个礼拜台,这是转山路上第一处经幡。</p> <p class="ql-block">虽然第三次来到这里,还是非常激动。</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山这里的天还有那天空的云,总是和别处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这是磕长头的藏民把衣服放在晚上停止的地方,第二天来到原处继续开始,一个长头也不能少。</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白茫茫的雪,今天不冷,晴朗有风,刚开始我走得帽子有些湿了…</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后到达七公里处的经幡广场,因为这一路很平坦,所以走得很快,这里可以看到冈仁波齐神山。</p> <p class="ql-block">袅袅的白云给冈仁波齐峰戴了顶漂亮的帽子。</p> <p class="ql-block">进山门了…</p> <p class="ql-block">摇摇铃铛告诉神山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这会天没大亮,拍出来人像照片有点黑黑的,但我还是必须留影。</p> <p class="ql-block">精彩抓拍!一只展翅海鸥飞过神山,让感觉遥不可及的神山多了些人间气息。</p> <p class="ql-block">走过经幡广场就到曲古寺了,虽然我来过两次冈仁波齐,但没有去过曲古寺,因为转神山本来就很难,曲古寺太高了,上去再下来一次很消耗体力,但今天我决定去曲古寺,这也是一座有传说的寺庙,是转山路线的首座寺庙,因主供自生无量寿佛(藏语称“曲古”)石雕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走过这样的石头“小桥”,因为去的人特别少,所以路很难走,我靠着登山杖辅助气喘吁吁登上去,哇,我刚才走的徒步路是两个天气,这里朝阳,阳光温暖,正对着冈仁波齐神山。</p> <p class="ql-block">在曲古寺远眺冈仁波齐西壁雪峰是这样的美。</p> <p class="ql-block">远望转山路…</p> <p class="ql-block">来曲古寺的都是藏民,只有我一个汉人,碰到一个会讲汉语的僧人,邀请他帮我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曲古寺,依山而建,原称“聂布日宗”,由瑜伽行者念钦所建,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说转曲古寺13圈相当于转冈仁波齐一圈,这也为很多藏民提供了方便法门,我去的时候很多藏民在转寺,可惜大殿不开,我去的太早了,因为急着去转山,我匆匆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转寺休息的藏民。</p> <p class="ql-block">下山换方向,走过这座小桥就上了转山路了。</p> <p class="ql-block">继续!</p> <p class="ql-block">这是又一处可以看到神山的地方,只要能看到神山的地方都会挂经幡。</p> <p class="ql-block">开始朝拜</p> <p class="ql-block">由于休息不好又缺氧,我的脸有些肿,嘴唇也有点发黑,来高原总是要付出些代价,好在我没有太明显的高反。</p> <p class="ql-block">转山路上很多茶馆,休息吃饭喝茶都可以。</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风很猛,吹得怀疑人生,我这样捂着脸也生疼。</p> <p class="ql-block">有走不动的骑马转山,今天碰到台湾团韩国团大部分都在骑马转山,我比较好奇,他们是为什么来转山?也许,神山的魅力他们也讲不清。</p> <p class="ql-block">天空的云像谁把棉花絮上去了</p> <p class="ql-block">很多海鸥飞来飞去…</p> <p class="ql-block">这块有着六字真言的石头上俊俏地立着一只小鸟。</p> <p class="ql-block">目之所及处处美好…</p> <p class="ql-block">八个多小时后到达止热寺了,这是今天的住宿点,真的很累,但是看到神山的那一刻,一切疲劳烟消云散,止热寺是转山路上看神山最美的地方,兴致勃勃开始各种拍照,虽然,每次转山我都在这里不停地拍…</p> <p class="ql-block">千辛万苦,为你而来。</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在止热寺碰到好多年轻人,他们都说来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想看到日照金山,止热寺这里有酒店,还有热乎乎的饭菜,比起八年前第一次转山,条件不知好了多少倍,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神山,感受神山的魅力,这就是清晨的冈仁波齐。</p> <p class="ql-block">这一刻都应该热泪盈眶吧?</p> <p class="ql-block">今天要翻垭口,还有三十公里的徒步路,赶快出发,走着走着神山就只剩半天脸了。</p> <p class="ql-block">但别的山脉却渐渐优美起来。</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山口可以去空行母之路。</p> <p class="ql-block">转山的路上大家都在默默行走,海拔五千多徒步,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开口。</p> <p class="ql-block">这个角度的冈仁波齐,阳光打在山坡上好似一个回首嘶吼的马头…马头明王吗?</p> <p class="ql-block">天葬台这里也是看冈仁波齐非常好的一个角度,但没有止热寺更好,天葬台现在是一个地名,因为这里飞来的秃鹫很少,很早就废弃了。</p> <p class="ql-block">天葬台休息点,因为过了天葬台就开始翻海拔5700的卓玛拉口了,大家都在这里休整。</p> <p class="ql-block">这会天渐渐热了,继续出发。</p> <p class="ql-block">转过垭口就看不到神山了,再次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时而平坦</p> <p class="ql-block">时而布满石块,就是这样的路磕长头的藏民也一丝不苟,我常常感叹,没有内心坚强的信念,这样一步一步磕在石头,这样高原缺氧的地方一起一伏,怎么能做到?</p> <p class="ql-block">这个垭口也是可以去往空行母之路的,在天葬台茶馆碰到一个色达来的师傅,他准备转完13圈后走一次空行母之路,祝福他顺利。</p> <p class="ql-block">转山就是这样的,无问西东只管低头前进,等你一回头,发现已经走出来好高好远了…</p> <p class="ql-block">神山只能看到一个角了…</p> <p class="ql-block">而神山周围的山也开始展现自己的美丽,看,多么完美的三角形。</p> <p class="ql-block">这个就是可以看到命运的圆镜。</p> <p class="ql-block">斗法印记。</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朝拜的是孝敬父母石。</p> <p class="ql-block">如果闭着眼睛能准确将手伸进洞里,恭喜你,是个孝敬父母的好同志。</p> <p class="ql-block">如果从事宰杀牛羊等工作或者违背过自己誓言等,请在这里洗手,怀着虔诚改过的心,神山会原谅你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海拔高,水被冻住了,只有一个小小的水洞,很多人在这里洗手洗脸。</p> <p class="ql-block">走到最近网上比较火的三生石,在这里可以为逝去的亲人祈福。</p> <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卓玛拉口,海拔5700米。</p> <p class="ql-block">转山路上的垭口,多么神圣,挂满了经幡,还有煨桑的…煨桑炉发出袅袅青烟,味道很好闻,我也去煨桑了。</p> <p class="ql-block">很多鸟儿在这里飞来飞去,藏民喜欢在这里布施,撒一些食物。</p> <p class="ql-block">垭口走路三步一喘,都是走走停停,我坐着休息时候一位可爱的藏族小伙子看我手机不错,拿我手机给我拍一张呲牙咧嘴的照片,他真诚地夸我姐姐真漂亮!这一刻,不知为什么我被这句话深深打动,是他的眼睛和神情太纯真了,他愿意用自己真诚的心来夸奖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士,后来还送我一颗“干净的”糖,我一直舍不得吃,揣在兜里…</p> <p class="ql-block">两位磕长头的小伙子汉语讲得很好,他俩互夸彼此很聪明,都是读过大学的,我用这种方式和他们合影,祝福彼此一路平安。</p> <p class="ql-block">开始下垭口,最先看到的就是慈悲湖。</p> <p class="ql-block">我说让我再留影一张吧,马上开始下垭口了,这里是我人生的最高度啊,没有几个人能徒步到海拔5700</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都是石头,我没法腾出来手拍照。</p> <p class="ql-block">艰苦地下了垭口,到达不动地丁休息点,这是翻越垭口后的第一个休息点,人特别多,我感觉有些疲劳,咖啡蜂蜜和葡萄糖,还点了一份炒鸡蛋,不知道什么组合,感觉只有能吃下去才有力气走完后面的将近二十公里。</p> <p class="ql-block">后面的路很平坦了,但烈日炎炎体力缺失之下,走路很奔溃。</p> <p class="ql-block">我是什么状态呢?这样滴,也许咖啡让我兴奋,也许葡萄糖补充体力很快,我开始大显身手,一度越走越有劲,甩掉了藏族同胞和几个看似很专业的欧美人,有两个小时一直处于这样好的运动状态。</p> <p class="ql-block">又晒又热又累,苦中作乐拍拍野花。</p> <p class="ql-block">大宝法王的帽子,上面还有格萨尔王马的蹄印,冈仁波齐周围神迹多得很。</p> <p class="ql-block">空行母曾在这里跳舞哦,为神山而舞吗?</p> <p class="ql-block">去年曾在这里碰到来自昌都的磕长头转山的一家三口,他们在这里庆祝自己为期二十一天转山,有幸参加他们的庆祝仪式,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纳木那尼峰,真是一个美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转个弯,就是向着塔钦镇的五公里了,被称为地狱之路,眼看到塔钦镇就在前方,怎么也走不到,很多人倒在了这黎明前的黑暗,这时候已经走了快十二小时了,的确很奔溃,我也慢慢走着,心中默念天黑前肯定到了,不急躁,慢慢来…</p> <p class="ql-block">有图有真相,这是没有转弯前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我的脚和登山杖,他们估计也想罢工。</p> <p class="ql-block">终于…徒步十二个半小时后,我到达了终点。</p> <p class="ql-block">剩下最后一点力气拍个照,看上去脸有些肿了…</p> <p class="ql-block">用在转山路上遇到的一位师傅的话来结尾吧,“整个世界,将冈仁波齐视为世界的中心点,其不可思议不是我们能想象的,在这样特别、殊圣,神圣的地方相遇、必定是非常特别的缘分或缘起…”</p> <p class="ql-block">连绵的冈底斯山脉都是光秃秃的,只有冈仁波齐一年四季白雪皑皑,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奇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