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境大竹坝</p><p class="ql-block"> 文图/沉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走进边地明光大竹坝,都有一种从不会改变的印象,那就是仿佛走进了一个美的境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或蓝天白云或云雾缭绕,或青山翠绿或层林尽染,或绿草成茵或牛羊成群,或梨花如雨或涧水咏唱,或鲜花烂漫或百鸟争鸣......这里的每一类物象都是美的描述,这里的每一种生命都是美的元素,这里的每一个生命都在书写着自己生命的美的赞歌,它们自然地组合成了一个大美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从腾冲城乘车出发,大约八十公里两个小时的行程,当你打开车门走下车时,美的浪潮就迎面向你扑来。</p><p class="ql-block"> 大竹坝的坝口——一公里左右宽的平坝向东蜿蜒延伸,仿佛一种别于人间烟火的世外桃源引子,一下子就把你灰暗而冻僵的心扉打开,让你发霉而潮湿的心情燃烧起来。海拔两千米左右的平坝,伫足放眼,平坦如织,视野辽阔,清明剔透,一览无余,纵横阡陌一溜烟缓缓铺开,禾苗庄稼按季节适宜生长,间或草木顺自然随遇而安,偶有风儿打招呼清清淡淡;海拔差三百米左右的两边山岭,错落有致,排列有序,高低适度,牵手相间,延向远方,山形大小相似而姿态相仿,山貌外观庄重而圆润清秀,山势走向自然而平缓有度,山色组合恰当而五彩斑斓;两边山脚下的傈僳人家,依山傍园,绿色包裹,犹抱琵琶,屋檐隐约,炊烟袅袅,寨与寨之间遥相呼应,家与家之间梯次有别,屋前屋后四季花果飘香,村寨路道两边篱笆柴扉......行走在平坝垄埂上,脚步轻盈疏松,目光清明亮堂,呼吸新鲜通畅,茁壮的禾苗生机勃勃让人百看不厌,原生态的蔬菜不自然地唤醒人的肚肠,偶有几只小鸟从身旁惊飞使人又想起童年的景象;经过村寨时,陡然感觉到似乎有一股仙气袭来,仿佛不经意间误入了人间仙境,村寨别样的幽静,也别样的清秀,一草一木宛若洗过似的,入心满满的干净气息,偶有几声或鸡鸣或犬吠或牛羊哞的声音,浸入耳鼓给人以从来没有过的舒服感和痛快感,耄耋老人墙角下观望的眼神,顽皮幼童沟边天真的目光,少女扶篱羞涩的面容,多么像一幅自然的水墨画,然而,一切之中却又不乏潜伏的力量;或左或右顺着山脚往里走,仿佛走进了一条勾魂隧道,隧道游走顺势,道径修长缠绵,道向朦胧无尽,头上古木牵手蔽日,脚下落叶汇聚如毯,时有不知名的野花步入眼帘,时有不知名的小鸟穿梭而过,清澈透底的小溪相伴而行,原生态的泥土腥味混合着淡淡的野花味萦绕周身,甜甜的氧离子进进出出洗心肺,只有心情舒畅,那还有脚步疲惫......所有这些,就像是一缕引人入胜的美的气息,牵引着你的脚步向前。</p> <p class="ql-block"> 近了近了,方圆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天然园地——美境大竹坝。那牵手环绕排列成“U”字形的众山:从正面远远望去,犹如一位位守护着园地的大将军,威风凛凛叫人以无比的敬仰和向往;从侧面欠身观察,又像是一把把出鞘的宝剑,锐利的剑锋教人以无比的胆寒和肃然;近身细细的仰望,又若一尊尊端坐的佛陀,慈祥的样子醒人以无限的静心和玄哲。蓝天白云下,棱角分明,坚实端庄,威武雄壮,青翠的肌肤闪闪发光;风雨交加时,敞开胸膛,声色不变,巍然不动,厚重的身板更显结实;星光闪烁里,有时似在借晚风的吹拂整理戎装,有时似在趁寂静的时光休养生息,有时似在阅读浩瀚宇宙的生命密码......就在你目光收回时,一种气势磅礴、刚健有力、雄浑挺拔的风骨,已然让你的嘴角蠕动。</p> <p class="ql-block"> 随着脚步的延伸和目光的扫射,美境大竹坝美的大餐就来到你面前。在此起彼伏的尖叫声中,美境大竹坝的重头戏——数百株甚至数不完、上百年甚至无法估算年轮的梨树,首先把你的眼穹装满。初春,梨花打苞,伸脖眺望,仿佛夜空中的繁星泼落凡尘,星星点灯,闪闪烁烁,莹莹生光,一片无限繁华;仲春,梨花盛开,又像是一座座雪白的圣诞老人,饱满的肉身十分圆润,洁净的肤色十分细腻,鲜活的眼神十分活跃,满怀洗心革面的景象;暮春,梨花谢幕,又像是无数降落人间的仙女,随风翩翩起舞,那身形、那腰段、那姿态沁人头脑,而梨花纷纷飘落时的花雨,则又陡然挑动人的肝肠。夏季来到时节,风雨中静若处子,云雾里如行如移,阳光下雅致沐浴,一张张嘴巴酝酿着光合作用,多么惬意,多么自在,多么舒坦,那满树生长的翠绿,那满树娇嫩的果实,那满树释放出的氧离子,那满树透露出的生机盎然,好一个真活着的生命共同体。秋风吹起时,一叶两叶三四叶,那些回归心切的叶子,脱离枝头飘逸着回归树根,一大片一大片的沉积,来于母体又回归母体;随着叶子的减少,慢慢展现出来的修成——梨子就展露出来,圆圆的,褐褐的,呆萌的,目光所致,手脚未动,口涎先流,经不住顺手采摘三两颗放入口内,淡淡的,涩涩的,酸酸的,触口力厚,耐牙梳舌,粗鲁撞喉,却在眉头皱起之时,生出无限的遐思。寒气袭来之际,虽说赤身露体光秃秃的,却表现出奇异的镇静和自然,淡定阳光的不古,无视寒风的暴躁,接收风雪的洗礼,把根深深地扎向大地,把心紧紧地收回树身,把情慢慢的筛选藏起,用冷眼观察世事的魔幻,用情怀捡拾岁月的过往,用执着书写生命的轮回......梨树因时而异的四季变幻,构筑成了美境大竹坝之所以美的主体骨骼,为大竹坝美上加美的完美提供无尽可能。</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过程中,敞开胸怀为重头戏“梨树”修饰、铺垫、捧场并不乏彰显自己美的,莫过于梨树脚下的绿茵草坪和成群结队的牛群羊群了。——小草以静生动,为梨树的美添砖加瓦。春风吹拂的时候,从大地上探头探脑的钻出头来,就像一个先知家先梨树花苞而来,嫩嫩的,茸茸的,肉肉的,绿绿的,似在为梨花苞的新生打气鼓劲,又似是为迎接梨花的盛开搭建舞台,更像是为衬托雪白梨花的“白”作绿的铺垫,却没有丝毫的嫉妒与出头;在梨花谢尽后,伸手托起纷纷而来的梨花雨,再一次把梨花的“白如花”拓印在大地上,虔诚地接纳着梨花的蜕变,紧接着是伴随着梨树的绿而绿,相互呼唤,上下照应,配合默契,组合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秋季来临之际,小草又一步先行,愿作梨树叶飘落的开路先锋,似乎在告知梨树叶子该回家了,当变黄变红的梨树叶逐一降临时,再一次铺垫出“落叶开花”的摘眼景象;冰封大地之时,已枯萎的小草,更不乏叼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和霜花,给寂寥中的梨树以增添愉悦的佐料......——而牛群羊群则又是一种以动藏静的气象,给梨树以幽静的美感。它们如一道道流动的、独特的、靓丽的风景线,为绿的生命粉刷、抹角和打扮,在绿茵的世界里悠然、坦然、淡然地徜徉,牛有牛的粗犷大手落笔,羊有羊的细腻点缀描绘,给美境增加了别样的动感和祥和,它们的存在让美境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们如一幅幅会动的油画,或漫步或站立或躺着,或凝视或低首或闭目,有时缓缓铺开成一大片,有时又汇聚成一大团,仿佛画家手中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歌唱着广阔天地带来的自由与安宁;他们如一首首牧魂的乐曲,挪步时如同拨动琴弦的沉闷声,吃草时如同跳动节拍的音奏声,呼唤时如同语言交流的高亢声,追逐时如同大合唱的嘈嘈声,此起彼伏,优美浪漫,别有韵味,奏响着自然与生命的和谐乐章,萦绕回荡在天地之间。除此之外,天有生态的风云雷电,地有生态的花鸟虫木,给大竹坝美境赋予了无穷无尽无止的美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在美境大竹坝美的整体画卷中,像一位虔诚不变颜色的使者,为大竹坝美境传递着美的轮回和灵性的,要数贯穿大竹坝的那条涧河了。于群山间隙中咕咕而出,涓涓汇集,顺势流淌,积少成多,蜿蜒曲折,最终成河;涧河整体东西走向,有时潜足于灌木丛之下,有时又露体于草坪之中,有时探头于某棵树脚,有时又闪面于某块洼地,有时贯穿于大竹坝中间,有时又环绕于大竹坝身旁,一路脚步终究向前;涧河河道总体平坦,窄的地方几米之内,宽者大致越过十米,故此河水流速较慢,一切取决于自然地势所向;源于大竹坝的天然生态,以及涧水的自然修复功能,河水一年四季都是清澈见底,河中有何存物形态一目了然;阳光下水面闪闪发光,近身间水声潺潺咏唱,捧起一把河水顿时感到全身凉爽,捡起一枚鹅卵石一种淡淡的念想走向远方......水因山而生,山因水而活,山给水以美的依托,水给山以灵的气象,山为水营造美的源泉,水为山传递美的讯息......</p><p class="ql-block"> 在大竹坝美的境界里,每一句话都是出于对美的赞扬,每一个动作都是为美而展示,每一抹眼色都是对美的向往,每一阵风都是对美的吟咏,每一束光都是对美的歌唱。你可以站在某个角落目瞪口呆地贪婪美的大餐,你可以静静地躺在草坪上仰望蓝天无限遐想,你可以在梨花雨中天马行空地追逐奔放,你可以面对大山放开喉咙放肆地呐喊,你有雅致的话还可以加入到傈僳民族的歌舞中尽情地释放......然而,回眸大竹坝的美,却突然发现没有一根竹的“大竹坝”命名,似乎已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美境注脚和别样。</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