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盛夏已至,许多家长和小伙伴们贪恋生食的美味和蔬菜瓜果的甘甜,但是得当心哦!渭南市是雨热同季的大陆季风性气候,盛夏也是病毒和细菌繁殖的高峰季节,这些看不见的病原体都会伺机而动,在此千万不要忽略传染性更强的甲肝啊!今天,就由我们来给大家说说甲肝的厉害之处和如何防控吧。</p> 什么是甲肝? <p class="ql-block"> 甲肝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它是人感染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AV)后引起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肝脏损害为主,潜伏期为15-45天,一般在30天左右。传染源为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没有病原携带状态,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甲肝病毒对外抵抗力强,可在粪便和海水产品中存活数月,加热至100℃持续5分钟,或用甲醛溶液、含氯消毒液等处理可使之灭活。</p> 甲肝有哪些临床症状? <p class="ql-block"> 临床上以肝脏损害为主,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和黄疸等症状,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两种,后者发病率远高于前者。成人是我国的主要发病人群,临床症状较儿童更严重;5岁以下感染儿童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以隐性感染为主,而超过70%的成人患者是有症状的。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般采用支持治疗。甲肝患者一般不会转为慢性肝炎,大都预后良好,是自限性疾病,病程2-4个月。</p> 甲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p class="ql-block"> 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故又称为“吃出来”的肝炎。</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1.经食物传播</b></p><p class="ql-block"> 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海水产品(牡蛎、毛蚶、蛤类、蟹等)、蔬菜和水果等。</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2.经水传播</b></p><p class="ql-block"> 粪便和水源管理较差的地方,雨水冲刷致粪便溢出污染水源,常造成甲肝暴发甚至流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3.日常生活接触传播</b></p><p class="ql-block"> 通过污染的手、食品、用具等直接或间接经口传播。</p> 如何预防甲肝? <ul><li>①接种甲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我国甲肝疫苗主要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两种,前者保护期可持续20年以上,后者保护期可持续5年以上。接种对象可为适龄儿童、常在外就餐人员、食品经营人员、卫生保健人员、大学生、军人等集体生活者、中老年人等。</li><li>②防止病从口入、把好“入口”关。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菜、不吃未洗净的瓜果、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外出就餐使用公筷,注意餐具卫生,尽量使用高温消毒后的餐具。</li><li>③做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及其滋生地。</li><li>④生活有规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心态,增强免疫力。</li><li>⑤一旦出现较严重的腹泻、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怀着侥幸心理,以免延误病情。</li></ul> 甲肝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ul><li><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病人管理:</span>应进行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和管理21天。</li><li><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接触者管理:</span>对病人家庭成员或同源暴发中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定期监测45天,每周可检测谷丙转氨酶(ALT)作为是否感染的敏感性指标。同时要做好环境消杀和卫生学处理。</li><li><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3.暴露后预防:</span>流行期间易感人群可接种甲肝疫苗进行主动免疫。已暴露于甲肝的易感人群可在暴露后14天内接种免疫球蛋白,能有效降低甲肝感染率和发病的严重程度。暴露前1个月以上接受过甲肝疫苗接种者则不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li></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