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1-22日(第12-13天)三峡大坝--宜昌市区--北京</p> 1月21日(第12天) <p class="ql-block">当观光船穿越 “第四峡”-- 这条以现代工程之笔勾勒的 “人工峡道”,从三峡大坝上游 168 米高水位直降 113 米,稳稳滑入坝底,从承船厢驶出,我们已置身于如翠色丝带般流淌的下游引航道。温润气息裹着江风,将过坝时的惊心动魄轻轻抚平。</p><p class="ql-block">观光船在引航道内蜿蜒前行,它要去投入大江母亲的怀抱。但这段 2708米的航程,竟暗藏着四个盛满诗意与工程智慧的阶段:衔接段承上启下,让船身平稳过渡;导向调顺段似无声指引,摆正行船方向;若有停泊段,便成旅途暂歇的驿站;出口段则像一枚温柔的活页夹,将引航道的静谧与大江的浩瀚缓缓衔接,一步步引向那片波光粼粼的辽阔。</p><p class="ql-block">行船途中,导墙、护堤、系船柱、浮筒、航标、信号灯等,都在各司其职,这复杂的系统如精密齿轮,在人类智慧与自然默契的共鸣中转动,让过坝之旅既惊险又安稳。</p><p class="ql-block">此时的引航道水面,泛着粼粼金波,像揉碎的阳光在摇曳。两岸堤岸繁茂,多彩树木错落,一如忠诚的卫士,把这方水域守护得温柔。远方山峦在阳光下朦胧,似一幅淡墨山水画,悬挂于天地间!</p> <p class="ql-block">此时,已是12日上午9点50分。哎,右侧护堤怎么变了形?像道粗粗硬硬的青褐色土埂直直插进水里,埂头前方,浩渺江面 “哗” 地撞进视野--原来大江母亲的怀抱,早亮堂堂敞开候着我们啦!</p> <p class="ql-block">此时的小果和小伙伴,倚在船舷边,也正惊奇地观察着眼前这新鲜又有趣的一切,眼神里满是对江上世界的好奇,那些波纹、那些船、那些山,都成了眼中的标点,追着、叹着,把江上的奇妙,全收进亮晶晶的目光里 。</p> 我也站到船头,哇!眼前山水像被晨雾浸过的水墨画,孤舟、倒影、远山,连太阳都泛着朦胧金芒,恍惚间,分不清是实景淌进眼底,还是梦趁着水汽,悄悄漫上了江面 。 揉揉眼定定神,和风似孩童胖胖的小手柔柔地抚摸着面颊,也让如镜的江面荡漾着银鳞似的涟漪。船在行,山在转,水中的景物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哦,这并不是虚幻,我们已闯入了一幅大美的画卷中,一场天地共绘的风光盛宴悄然拉开了帷幕,这就是如诗如画、如痴如醉的西陵峡。 西陵峡为长江三峡之一,地处湖北宜昌。顺流而下,过瞿塘峡、巫峡,便抵达西陵峡。它西起秭归香溪口,东至南津关,全长约 76 公里,以地势险峻、怪石嶙峋、滩多水急闻名,堪称三峡最险之峡,恰与三峡大坝首尾相衔,峡谷走势横贯大坝上下。 <div>昨夜行船入峡。夜色遮了视线,没能探得巍峨险峻;今朝得见真容,果然名不虚传:山峰如刀削般嶙峋陡峭,山骨棱棱,岩石的纹理如古老青铜器上的锈迹,在晨曦里泛着冷峻的光。瞿塘峡藏着夔门的雄奇磅礴,巫峡飘着神女峰的朦胧仙气,而西陵峡,是把 “险” 字硬生生刻进了山骨里。西陵峡的风景,正如郦道元源引《宜都记》所说:“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div><div>昨夜摸黑入峡的遗憾,倒成了今朝见真容时,这份震撼的伏笔。</div> 这么壮美的风景怎样错过?祖孙俩合个影,让山为证,水为凭,把我和小果融进在这天地间的大美中! 10点10分,观光船稳稳停靠在附近码头,我们即将在这里踏上岸,开启下一段充满期待的行程。 <p class="ql-block">现在,这辆绘着山水图案的大巴车,将载着满怀期待的我们,奔赴博物馆、截流纪念园去探寻历史、追溯过往,再去瞻仰那宏伟的三峡大坝。</p> 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三峡工程博物馆啦!它坐落于湖北宜昌三峡大坝旅游区内,作为展示三峡工程建设历程的重要窗口,独特的建筑外观特别吸人眼球。瞧,三角形等几何造型勾勒出的现代感,让我们急切想探寻三峡工程的历史、科技以及它背后的意义 。 <div>三峡工程博物馆坐落于三峡枢纽工程右岸下游,与三峡大坝直线距离约 1 公里。步入大厅,敞亮的空间感扑面而来。左侧墙面,一块鲜红展板赫然映入眼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峡工程的重要指示醒目庄重:“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和运转,使多少代中国人开发和利用三峡资源的梦想变为现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段论述如同一束精神火炬,照亮了展厅的奋斗脉络,字里行间既凝结着工程建设者“截断巫山云雨”的拼搏豪情,也折射出大国重器背后的国家战略眼光。 。”</div> 三峡工程博物馆主要分为:基本陈列馆、主题展区、临时展厅。 在三峡馆中,以时间为轴,展示三峡工程百年圆梦历程和巨大综合效益,分为万里长江、百年追梦、圆梦三峡、新时代新三峡等部分。 这里的展示,通过图片、实物搭配多媒体互动、模型演示、场景复原等,把专业内容变得好懂又有趣,让观众轻松了解岩石样本背后的地质信息 。 <div>瞧,小果正专注望着水族箱,里头中华鲟模型在模拟长江水域 “游” 着,让人直观感受到三峡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成果 。</div> 眼前大型浮雕超震撼,生动呈现三峡工程建设时的人群、车船与生活场景。人物形态各异,把工程背后的奋斗岁月 “刻” 在墙上,一下将人拉进热火朝天的时光里。此时的小果正看得很专注呢! 三峡工程博物馆分室内外,这会儿我们到了室外展区,这儿展出当年三峡工程的机械设备。小果看到巨型推土机超兴奋,直接站进铲斗里,直观感受它的庞大 。 小果从小就对工程车痴迷,家里大大小小的工程车不知买了多少套。今天见这巨型工程车,让他特别兴奋,摸摸这儿,看看那儿,爱不释手,一定要与它们合影。“看,我还没轮胎高呢!” 工程车旁有展板,介绍获全国十大杰出工人、五一劳动奖章的女司机蒋再英。小果看完说:“姥姥,阿姨开的就是这台车!” 脸上满是钦佩 。 截流纪念园里,石碑与展板清晰呈现大江截流关键时间节点,像 1981 年葛洲坝、1997 年三峡工程大江 、2002 年导流明渠截流,结合史料与实物,让人直观了解了截流的艰巨和伟大 。 现在,我们来到了土壤主题科普栈道。 栈道旁,清澈小溪悠悠蜿蜒,被溪流环绕的那堆三角形四面体大石头,模样奇特,它们到底有啥用呀?我们忍不住心生疑问。 小果对眼前这种特殊形状的大石头很感兴趣。原来,这是截流石,是用钢筋和混凝土专门浇筑而成。由于三角形四面体是最稳定的,把它以任一角度投入江中,都可以深深插进江底,它们能凭借自身形状和重量,起到阻挡水流、辅助截流合龙等作用,是工程历史与技术的一种实物呈现,也成为纪念园里独特的景观和科普元素 ,帮助参观者了解三峡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 随着脚步的移动,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三峡大坝。眼前如镜的江面倒映着巍峨壮观的三峡大坝。望着这一幕,小果的眼神里满是震撼。 在观赏大坝的最佳位置,小果兴奋地举起双臂,身旁牌子上 “大国重器 我自豪” 的字样,让他满是骄傲,与宏伟的三峡大坝同框,尽显对国家工程的崇敬与赞叹 。 姥姥我也得与小果在这里合个影,共享我们伟大祖国这旷世的巨变和成就。木梯前的“我在三峡大坝等你!”哈哈,你也快来啊! 园里,还有好多有意思的展物。瞧,这一个个高大挺拔,矗立在蓝天下的建筑像不像站岗的哨兵?的确,这里的人们真的称它们为“哨兵”。它们就是多匝套管电流互感器,原理是把高压大电流转成低压标准小电流,给测量仪表、继电保护传信号,实现电流监测、电能计量,还能隔离高压,保障设备和人员安全,助力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所以在实际运行中起着哨兵的作用 。小果仰头望着,忍不住惊叹这些“钢铁哨兵”的神奇。 已是中午12点40分,游览三峡大坝的行程结束。我们现在乘上大巴车,去往距大坝42公里的宜昌三峡游览中心。 车沿着江岸的公路,与长江同向悠悠前行。碧绿的江水倒映着西陵陕绵延的山峰,好似一幅美丽的长卷,与我们如影随形。 山峦在江面上的倒影,随着车的移动缓缓变幻,这幅长卷也似活了一般,慢慢舒展新的景致。 阳光透过车窗,给这流动的山水长卷,蒙上层温柔的纱,每幅新景致都藏着惊喜。瞧,这错落有致、白墙黛瓦的房屋与错落的西陵峡山峰、纡曲的江水,又构成了另一幅天地大美画卷。 沿途的风景处处藏着惊喜。这江边尖顶、飞檐翘角,红柱、绿瓦、红灯笼的亭子,与对岸西陵峡的灵秀山峰相映成趣,又是一幅多么优美的画卷,真是感叹这山水与人文相融的奇妙,舍不得挪开眼。 随着车的前行,宜昌市已展现在眼前。现代感的天桥、错落的楼群,还有街道上流动的烟火气,一下子把我们从山水画卷拉进了活力都市。 看路旁整齐的树木,树上火红的灯笼,仿佛在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 13 点 30 分,大巴稳稳停靠,宜昌三峡游客中心的现代建筑撞进视线。四天三晚游轮三峡之旅,在此即将画句点,我们这场《祖孙重庆三峡游》的故事,也将收笔啦! 先到大厅取行李。因回京是今晚20:10的T50次火车,距发车时间还有6个多小时,可以在宜昌市内逛逛。为了轻便,我们把行李从游船运来处取出后,又转存到了游客中心,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去游玩了。 寄存完行李,我们脚步轻快地走出游客中心。对面江边码头一下子撞入眼帘,各色游船像巨型“水上城堡”齐聚,在阳光下泛着光,壮观得让人忍不住惊叹,与远方西陵峡风光组合一起,漂亮极了! 宜昌江畔,美丽壮观的景致牢牢吸引着小果,他趴在栏杆上,出神凝望,沉醉得流连忘返。 <p class="ql-block">初次邂逅美丽的宜昌,祖孙俩在此留下幸福身影。</p> <p class="ql-block">此时,我们离开江畔,向市内走去。看到这里林立的高楼,哇,宜昌的山水闻名,可它们偏要在江风与蓝天里闯出天地。瞧,这些鳞次栉比的大楼,仿佛是宜昌“山水为骨,现代为翼”的注脚,在静静地进行着传统与新生的对话。</p> 在宜昌街头惬意的逛着,感受这座城市的烟火与诗意,逛到饥肠辘辘,选了家充满本地风味的饭店,把午饭和晚饭“合并”成一顿丰盛的“连餐”,吃饱喝足,便回到游客中心取出行李,准备带着宜昌的美好回忆踏上归程。 <p class="ql-block">我们打车来到了宜昌东站。那红色大字站牌,悄然晕染出旅途尾声的温馨。想着即将乘 T50 次列车回京,距 20 点 10 分发车还有 2 个多小时宽裕时间,不妨在车站氛围里,静静回味“祖孙重庆三峡游”的美好,稍作休憩。</p> 19点50分,检票上车喽! 这趟车要坐17个多小时,所以买了软卧上下铺,小果又可以上下翻飞了。 <p class="ql-block">20点10分,列车缓缓启动,载着我们祖孙俩对重庆、三峡的眷恋,和一路装满山水灵秀、人文温度的收获,踏上归途。</p> 1月22日(第13天) 昨晚,列车轻吟慢晃像哼着摇篮曲,小果睡得很香。今早太阳已很高才醒来,离 13 点 59 分到京还早,车上的早午餐就用这方便面将就啦,小家伙吃得满脸满足,倒成了旅途里别样的香。 吃完了饭,小果还是喜欢站在窗前看外面的风景,特别是每到一站,那铺满车站一根根长长的铁轨,都会引起他的兴趣:“它们通向哪里?”看来,他的思绪已飞向了远方。 <p class="ql-block">随着列车的飞驰,车窗外的风景在不断地变化着。出发时,大田的麦苗才隐隐可见,可这会儿都已经这么绿了。看着小果高高的个子和专注的神情,我心生感慨,七、八年前,出外游玩我还怀抱着他,可现在他却可以为我提包拉箱了。时光啊,真是太快了!</p> <p class="ql-block">13 点 59 分,火车准点抵达北京西站。我们下车后换乘地铁 7 号线,便能回到家。此时小果手上,仍托着在重庆就拥有的三峡游轮模型。因不好携带,途中我几次想把它扔了,可小果坚决不同意,还说要自己拿着。看来,三峡情怀已在他心中深深扎根。</p><p class="ql-block">一个小时后,我和小果回到家里,这趟“祖孙重庆三峡游”旅程圆满结束。我俩那些并肩看的江、牵手游的岸,还有相伴时漫溢的暖,都会在往后岁月里,慢慢酿成最珍贵的留念和回忆。</p>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