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在青白江畔的寺庙——广汉龙居寺

灰太郎穷游

在四川省广汉市新丰镇龙居村的青白江北岸,有一座隐秘的寺庙,这就是独具特色的龙居寺。 龙居寺坐落于雒城镇南8公里的青白江北岸,是广汉市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龙居寺的山门上,嵌着“龙居古刹”阴刻揩书石匾。据寺内现存清道光元年(1821年)的《武侯津畔龙居寺公议章程碑记》记载:唐代佛教禅宗祖大寂禅师马祖,名道一,汉洲什邡人,佛教高僧,什邡罗汉寺出家后,到此作法事道场,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 寺内至今还保存有马祖塑像一尊,石刻深浮雕蟠螭纹柱础一件,相传为唐代遗物。 其后,明洪武丙寅年在此修建佛教寺庙,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其中殿为明代遗存建筑)。后经过几次大的添建重修,至清道光年间,寺庙建筑已初具规模。 相传这里曾是李世民打仗时用的茶站,故取名“龙居寺”。全寺占地40余亩,殿堂宽敞宏大,山门外八字粉墙。走进山门,钟鼓楼分别矗立两侧。 园林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古柏排列成行,在苍翠的林木掩映下寺庙更加庄严肃穆,深邃幽雅。中殿两旁矗立着两颗千年古树,枝繁叶茂。 寺中的中殿是寺内唯一的一座明代建筑,特别是中殿斗拱建筑和殿内明代壁画,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殿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长十米、宽十米,方方正正,为三间九凛方形殿堂,筒瓦歇山式屋顶,檐与立柱交接处为斗拱。殿内四根立柱与枋交接处施雕花雀替,是典型的明代斗拱结构建筑。 歇山式的房顶如同一块古老的青铜钺,两条戏珠的砖龙在正脊游走,几只脊兽站立着,民间也将它们唤作“五脊六兽”,用来比喻百无聊赖之人。 中殿壁画绘有十二圆觉,72僧众及供养人等,笔法灵巧,线描敷以金粉。人物庄严美妙,楼阁壮丽辉煌,菩萨面有小胡须,各持法器,是我国绘画艺术的宝贵遗产。只可惜目前不对外开放,不能亲眼目睹其风采。 中殿左右两边分别为财神殿和观音宝殿。 绕过中殿,就来到大雄宝殿。这是一座清代建筑,屋顶设计颇为独特。 重檐屋顶下没有斗拱,而是用四川清构流行的斜撑挑起出檐。二层檐下使用了少见的斗拱,呈现出平面八边形的奇特造型。 大雄宝殿两旁也各有一株高大的树木,树荫遮盖着两旁的庙宇。 两旁分别是三圣宝殿和药师宝殿。 大雄宝殿后就是藏经楼,高大雄伟,很有气势。 两旁的狮子别具特色。 参天大树高耸入云。 两旁的喜神方和财神方。 还有精致的焚香炉。 寺内独特的门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墙头上的封火墙,高耸于房屋两侧,如骏马昂首,轻盈中透着力道。 屋脊上的行兽。 悠长的长廊,雕梁画栋,很有艺术感。 小小的戏台。 卧佛在此,禅意浓浓。 新建的罗汉堂。 罗汉堂前还保存有许多玻璃罩起来的碑刻。 小小的雕塑充满了禅意。 就连这里的厕所都充满轻松感,“放下便得轻松,解脱即获自在”。 龙居寺,不是一座普通的佛教寺院,它因保存较好的明代壁画而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因保留下来的明代中殿而成为值得旅游爱好者走访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