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大草原游记(四)呼和诺尔

浩瀚的大海

<p class="ql-block">  5月29日,地平线上一轮红日打破了云层,朝霞映红了半边天。我站在木栈道上呼吸一下清晨的空气,微凉的风吹来,蒙古包旁的稠李小花缓缓摇摆着,一阵芬芳扑鼻而来,花草与树木清香的味道流遍了全身,那一刻,好想欢呼起来。</p><p class="ql-block"> 出发总是喜悦的,尤其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旅行的治愈和快乐往往从收拾行囊的那一刻开始。我们上午7:30出发,驱车前往呼和诺尔景区。</p> <p class="ql-block">  草原的通透和敞亮,使初升的太阳被云雾笼罩,显得有些迷幻而晕玄。车续续前行,中途即可见成群的牛羊在山坡上,在草地上的羊群被赶到了山上,缓缓的山丘和绵延的绿地紧紧依恋,也许永远都不会别离。</p><p class="ql-block"> 早上八点多,我们途经鄂温克民族苏木,它是个风光优美、景色怡人的地方,这里不仅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盛开着许多小黄花(蒲公英)点缀其间,就像给碧绿的大地穿上了花裙子。</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远离了城镇,远离了喧嚣,在未走进蒙古包之前,王维导游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不管您来到哪座蒙古包前,素以热情好客著称的蒙古牧民在听到有人来的脚步声时,他们总是走出包外热情迎接您。迎客时,他们将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礼,随着“赛白呶!”(您好!)的问候,你们被请入包内。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间,你一落座,主人就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现在你们就当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或者说当一回蒙古人。”</p> <p class="ql-block">  蒙古族村民代表,手捧银碗向我们呈献醇香的美酒,我和老姨婆一饮而尽,因为今天天气凉,顿时暖和了身子。奶茶中有炒米,闻着挺香的。牧民请品尝当地的特产奶食品有,酸奶、奶片、奶酪等,随后体验一下传统的蒙古民族文化,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聆听村民代表介绍草原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了解蒙银文化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  我们做了一次蒙古牧民的客人后,驱车前往呼和诺尔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上午11点05分,我们抵达呼和诺尔景区。远观有骑着飞马的成吉思汗雕像;近看,拍成一字的蒙古包,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那么迷人,可谓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木栈道徒步前往餐厅就餐</p> <p class="ql-block">呼和诺尔湖</p><p class="ql-block"> 呼河诺尔湖蒙古语意为“青色的湖”,蒙古语中"呼和”为“青色”的意思,"诺尔"为"湖泊"之意。其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西14公里处,属黑龙江额尔古纳河水系,旗位于莫日格勒河下游,是莫日格勒河的吞吐湖。莫日格勒河东北入西南出,汇入海拉尔河。呼和诺尔湖呈不规则形状,形似脚掌,南北长7.6公里,东西最大宽3.8公里,周长19公里,面积21平方公里,湖面海拔高度587米。湖泊南、西、北侧为草甸,东侧为莫日格勒河孕育的大面积河流湿地,湿地中孕育一小湖名为查干淖日,与呼和诺尔湖为姊妹湖。</p> <p class="ql-block"> 洁白的蒙古包犹如朵朵白莲花盛开在草原上,成群的牛马羊如五彩珍珠散落,湖面上百鸟齐飞,野鸭成群,天鹅徜徉,形成了独特的草原自然生态景观。</p><p class="ql-block"> 呼和诺尔旅游景区始建于1982年。位于天堂草原中心地带的呼和诺尔湖畔,301国道北侧,占地4平方公里。呼和诺尔旅游景区前身是呼和诺尔旅游点。</p> <p class="ql-block">  午餐的大门横框上镶嵌着龙图腾,在这家餐厅用餐。</p> <p class="ql-block">餐厅内装饰华丽</p> <p class="ql-block">  餐后,自由活动。我走下有坡度的木台阶,将具有民族特色“呼和诺尔”的蒙古包餐厅整体外观拍了张照后,徒步自由游览……</p> <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如释重负般的轻松,像放出去的风筝一般,纵情远方……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碧绿,绿得那样深沉,那么优雅,令我心旷神怡。呼和诺尔景区位于呼和诺尔旅游景区的中心地带,东面与呼和诺尔湖相依,南面与海拉尔河相通,北面与莫尔格勒河相连,东距海拉尔区46公里,陈旗巴彦库仁镇26公里,西距边城满洲里市160公里。呼和诺尔景区,位于举世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p> <p class="ql-block">  天苍苍,雁来往,天地间有个美丽的地方,花的世界,草的海洋。地茫茫路长长,风吹走了我们俩昨日的疲惫……</p> <p class="ql-block">  漫长的夏季沿着如蒙古长调一样的河走来了,草原和湖泊都步入了童话般的季节,春夏之交牧草完全返绿,草原浸在奶香中。此时南方已是绿肥红瘦,莺歌燕舞,可呼和诺尔湖面掠过的寒风,吹着湖畔耐寒的芦苇、小花。</p> <p class="ql-block">  呼和诺尔景区内有4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12平方公里的湖泊。湖水与海拉尔河、莫日格勒河相连。大自然不仅赋予了这里澎湃的绿色,还把一泓碧水点缀其间,让草原的雄浑和水波的灵秀在这里融为一体。呼和诺尔景区2003年被评为内蒙古东部唯一的“全国农(牧)业旅游示范点,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我走近呼和诺尔湖水畔、走近河岸边的芦苇滩,芦苇随风摇曳,湖面上漂浮着一层薄薄的水雾,似纱,似云与碧绿的湖水相互映衬,带给人的是一种极致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这里,让我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忘记了一些烦恼。心灵如飞翔的小鸟自由自在,蓝蓝的天空,淡淡的云彩,白云下面浩渺湖水天水相接,芦苇随风摇曳……</p> <p class="ql-block">  我走下堤坝,沿着被踩过的小路,伫立在芦苇丛中,眼前是—湖波光荧荧的春水,身边是寒气袭人的凉风,而身后是无边的萋萋芳草,仿佛春夏两个季节在咫尺天涯内交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高原湖区打造出一道奇特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天苍苍,地茫茫,草原有个美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一片片湖泊在天空的映衬下泛着微蓝色的光辉,象晶莹的宝石镶嵌在绿地之中。我坐在湖边,感到一阵阵清凉袭来,无比惬意,总算甩开了途中的高温和枯燥,能这样静坐在大草原上,看着烟波浩渺的湖水,对于我来讲,是一次难得的心灵沐浴。</p> <p class="ql-block"> 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我要醉在草原上,看蓝天白云多么宽广,轻轻的诉说对你的向往,在你的怀抱尽情的歌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梦里我变成小羊,幸福的依偎在姑娘身旁,看着你迷人的模样,就像花儿一样芬芳。此时的我与自然同醉,是极高的物我两忘之境界。闲云流水,雅致情韵,超凡脱俗的洒脱与悠然,先贤者之石,可谓金石!</p> <p class="ql-block"> 美了眼帘,悦了耳聆,醉了心境………我要醉在草原上,轻轻的诉说着对你的思念,在你的怀抱尽情的歌唱。</p> <p class="ql-block">  就如古人一般,“偷得浮生半日闲”。听松涛阵阵,赏檐雨连绵。也许只有此时,才能舒展下心灵,忘却一切纷扰,当达到物我两望的境地时,才能感到所有凡尘琐事都是如此微不足道。</p> <p class="ql-block">  畅游呼和诺尔的美景后,还有精美的演出——大型草原马术演绎:《蒙古马颂》。它是由当地蒙古族出资打造的原生态景区,以复原十三世纪时期蒙古族生活场景。景区集景点观光,民俗展示,传统竞技,文艺表演为一体。(下午2:00—3:00)</p> <p class="ql-block"> 在万马奔腾的场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原始的美,一种不受束缚自由的精神。这些飞跃的骏马都是来自呼伦贝尓大草原的蒙古马。</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指导工作期间勉励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勇往无前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蒙古马精神,源于一匹蒙古马陷入泥潭,甚至已被抛弃了。(图片来自于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时,被一群牧羊人看到 “这个蠢东西”!这群牧羊人下马想救它。</p> <p class="ql-block"> “牧羊人”在马的周围绕了一圈观察,“哎呦,陷得挺深呐!失足的马一般是出不来的。老二断言“肯定没有生的希望。”老大在周围仔细观看,觉得怪可怜的。马的主人已经毫无施救办法了。老三心地善良,非常想救它,心想难道它的命运就这样了吗?“大哥,我下去挖!”但是老三缺少智慧。“开什么玩笑,别把自己都陷下去,想挖它起来,没那么容易!看现在这种情况,想救它起来,几乎不可能。”大哥说。 </p><p class="ql-block"> 只有老大在琢磨着,太可惜了;两人毫无思绪。就要这么放弃了吗?老大用手挖了一把河泥,仔细观察后说“你去把马群赶来,能不能起来,就看它的运气了。”</p> <p class="ql-block">  一会儿,老三赶着马群奔腾而来,老二也来帮忙,然后这一批马都来帮忙了。</p> <p class="ql-block">  马群奔驰而来,启发了陷进泥潭的马“自己曾何尝不是奔腾的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准备打破自己,开始尝试,拼尽全力,它起来了,它成功地拔出了泥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马开始觉醒,真正能帮助自己的到底是什么?“是自己的觉醒,是圈子的共振,是贵人的相助,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拼尽全力一搏。”这就是蒙古马精神!</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天是格外的蓝,马是分外的俊,草原上的人是分外热情。我们每个人都有至暗的一刻,相信自己,你是能走出来的。只要信念在,依旧是纵横驰骋的千里马。</p> <p class="ql-block">  在万马奔腾的场景中,骑手们时刻保持冷静和专注,才能成功的将马制服。这种精神象征着蒙古人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所形成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这是霍去病大漠激战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传统技艺,马背技巧。表演的节目让我们看了气势宏伟,了解了草原上牧民的生活,进一步感受到对内蒙古的历史有了深刻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筋骨强壮,充满豪气和力量的小伙子。</p> <p class="ql-block">  再见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我们像蒙古马一样,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一往无前的勇气,在广阔的人生舞台上,自由驰骋,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