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夜老虎连(第十二集)我当宣传干事的第一个任务是为李德生司令员照相

大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美篇昵称:大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美篇编号:1578562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摄 影:张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照相器材:海鸥120</span></p> <p class="ql-block">九团政治处办公室兼卧室留影</p> <p class="ql-block">1977年7月,有一天,指导员忽然来到我们班,告诉我团政治处李维军干事让我去一趟。我问什么事啊,指导员说,不知道,你去了就知道了。我忐忑不安地赶到团政治处李干事办公室,进门喊报告,立正、敬礼一丝不苟。李干事热情地招呼我坐下,我更拘束了。其实,我早就认识李干事,1974年底,我参加军分区理论骨干学习班时,李干事就是带队干部,我们在一起学习生活15天。1975年,我到团政治处当报道员时,朝夕相处,住宿在一趟小平房,吃饭在一个食堂,他偶尔还到我的办公室坐坐。我知道李干事是干部干事,找我干什么?我还是有些紧张。李干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给我倒了一杯开水,笑着询问我的工作和学习情况,我一五一十地汇报。他又询问了我的家庭情况,我都如实回答。他突然话题一转,问我有没有在部队长期工作的愿望。我一时语塞,激动不已,立即站起来,赶忙说,只要部队需要,我愿意!李干事笑了,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给我,并且说:“你去团卫生队找王队长,把这个给他”。我接过来,敬礼后离开了,啥也没敢问。我一边往外走,一边看着这张纸,原来是一张身体检查表格,我有点预感,但拿不准。见到卫生队王队长,我把表格交给他,他笑着说:“好事啊,你这是要提干了”。我像做梦一样,晕晕乎乎,不知道检查了什么,去过哪些科室。最后,王队长在表格上签字盖章交还我。我一路小跑把表又交到李干事手中,李干事看了看表格说:“好啊,没事了,你回去吧。”我仍然是敬礼离开,没有说一句话,当时,也真不知道该说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到连队,我向指导员作了汇报,指导员点点头嘱咐我,“不要声张,好好工作。”我回到班里什么也没有说,该干啥还干啥。但是,每当夜深人静,我还是彻夜难眠,我的命运真的将改变吗?</span></p> <p class="ql-block">事隔半月有余,有一天,我们正在操场上训练,只见一辆212吉普车驶入营区,李干事从车上下来,指导员和连长迎了过去,他们相互敬礼,握手后走进了连部。一会儿,通信员跑到训练场叫我,我赶忙来到连部会议室。只见李干事从包里拿出一个本夹,宣布我被任命为团政治处见习干事,行政23级。并且告诉我,现在就去团政治处报到。就这样,我匆匆和战友们道别,打起背包,拿上行囊,离开了战斗生活了4年7个月的夜老虎连,从此踏上了军队政治工作这条康庄大道,一干就是整整16个春秋。</p> <p class="ql-block">我放下行装,就向团政治处邱云主任报到,他亲自给我布置工作,交代任务,以及作为干部应注意的事项。后来得知,当时军分区给团里增加了一个干部名额,负责新闻报道工作,我被选中了。其实,就是邱云主任在全团战士中推荐了我!邱主任说话干脆利落,严肃认真地告诉我,着急让你报到,是有一项重要任务交给你,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要到团里来,你负责摄影照相,一定要把李司令员下边防的珍贵镜头留下来。我一听,这件事可是非同小可,我一个刚上任的见习干事,要担当如此重任,真把我吓坏了!邱主任看到我为难的表情,语气缓和了一下说,别害怕,你就把当报道员时的工作精神发挥出来就行,多学习,多请教。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舒坦多了。</p> <p class="ql-block">司令员和战士们在一起。摄影:张伟</p> <p class="ql-block">李德生司令员视察边防部队,右一是战士焦国斌(曾经是我的同班战友)。摄影:张伟</p> <p class="ql-block">1977年9月,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到我团视察,专门提议要上一线连队看看,团领导让我随行,专门负责照相。李德生司令是开国将军,曾经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陪同他乘车下边防,我激动万分,这是何等荣幸啊!同时,又忐忑不安,深怕自己的言行举止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p><p class="ql-block">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们乘坐的是北京212军用吉普车,同行的有李司令的秘书和司机在车前排,我和李司令坐在后排,我双手捧着照相机坐在那拘束极了,不知道如何是好,手心里全是汗。李司令和蔼可亲地跟我打招呼,“小鬼,你是哪里的人啊,做什么的?”一口地道的河南话。我赶忙介绍自己的情况和工作,随着交谈,我悬着的心渐渐放下来。司令非常和气,就像长辈在问候一样。他随手接过我手中的海鸥120相机,端详摆弄了一下,笑着问我:“你就是要用它给我照相吗?”我说“是啊,司令。”李司令哈哈一笑,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小鬼,那你可要抢镜头啦!”我当时不置可否,其实根本就没有弄明白司令员话的用意。汽车在沙土路上飞驰(其实也就五六十迈,路况一般,要保证首长安全),司令员一直在和我聊天,他还问了我边防部队的情况,详细询问战士们的生活状况,我如实相告,拿不准的就说不知道,他时而点头,时而思考,让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李德生司令员在看战士携带的军用匕首。摄影:张伟</p> <p class="ql-block">司令员在和连队重机枪射手交谈。摄影:张伟</p> <p class="ql-block">司令员在看单兵火箭。摄影:张伟</p> <p class="ql-block">“六月雪花身上落,八月霜花爬满坡”,这是对当地气候的生动写照,当年,我陪同司令员来到边防哨所,大家都穿着棉衣,群山被大雪覆盖,天气还不错。这时我才发现,随行的有沈阳军区的各级领导和机关的同志,人还真不少。司令员来到训练场,观看了战士们的重机枪、82无后座力炮、40火箭筒、单兵火箭的实弹射击表演。这时候,我才体会到司令员说的“抢镜头”这句话的含意,我用的是海鸥120双反相机,使用时要从上往下取景,可想而知,等你找到拍摄角度,调整好焦距,再看人都走了。这可把我急坏了!我啥也不顾了,一个劲的往前抢,手疾眼快,看好时机就拍,总算拍了些珍贵镜头!但是,我是真的体会到司令员说的话,意味深长!由此可见,打仗也好,干工作也罢,不仅要奋勇争先;也要有先进的武器装备,这才能克敌制胜!</p> <p class="ql-block">司令员和战士亲切交谈。摄影:张伟</p> <p class="ql-block">陪同司令员下边防的工作一结束,我马上向邱主任作了汇报,并且附上冲印好的照片,我还专门叙述了拍摄过程中的尴尬问题,邱主任听得非常认真,李德生司令员说的话,让我复述了两遍。他对我既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可是我心里踏实了,要知道,邱主任办事风格,不批评就是肯定你,想要表扬那可是不容易!事隔不久,团里就给我配发了一台135型单反相机,我订阅和购买了“摄影世界”,“光与影”,“摄影技巧”等书籍,潜心研究学习,像着了魔一样。我始终不曾忘怀李德生司令员的音容笑貌,尤其是他意味深长的话,激励着我拼搏进取、奋勇争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