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影响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观:

长亭短亭

<p class="ql-block">社会环境影响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观:</p><p class="ql-block"> 1127年金兵南下占领汴京,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北宋灭亡。赵构在杭州即皇位,改杭州为临安。马远、夏圭为南宋画家,其绘画风格转变与南宋偏安临安人民的心态有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社会现实的映射:南宋偏安江南,国家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这种政治上的偏安局面使得社会氛围较为压抑。马远、夏圭的边角式构图,如“马一角”“夏半边”,或许正是对这种偏安现状的一种隐晦反映,以局部之景暗示国家的不完整,引发人们对现实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审美心理的转变:长期处于动荡不安和偏安一隅的环境中,人们的审美心理发生了变化。简洁明快的画面、大量的留白以及刚劲的笔墨技法,符合当时人们在困境中寻求内心宁静、简约之美的心理需求。大斧劈皴所表现出的山石坚硬质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在艰难时局下渴望坚强、坚韧的心态。</p><p class="ql-block"> 文化氛围的影响:南宋时期,理学发展,强调内心的修养和对自然的感悟。这种文化氛围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人们更加注重意境和精神内涵。马远、夏圭的绘画风格通过简洁的画面和留白,营造出深远的意境,契合了当时人们追求心灵寄托和精神超脱的文化心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