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怀化市南部,湘、桂、黔三省交界处,是中国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这里分布着众多古朴的侗寨,以其独特的建筑、民俗和自然风光吸引着人们前往……</p> <p class="ql-block"> 侗族的风雨桥造型各异,是侗族工匠智慧的体现。“回龙桥”简介上告诉人们该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1762年,1936年重修。两百多年的历史,除了底座是石材,整个桥身都是木质材料。周围的树木与梯田将整个建筑群环绕其中,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远处精致的飞檐翘角,近处灰色的青砖汉瓦,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步入回龙桥,被林立的木柱有所震撼,光线柔和地投入桥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桥的中心悬挂着一束很具民族特色的挂件,细细的查看,有香包,菱角,彩珠,白色的羽毛很是精美,也许是快要过端午假的礼仪。也许别的节日就会换成别的挂件,好看……</p> <p class="ql-block"> 游客不多,桥的东面有一个大大的蜘蛛网,吸引着我找角度用心拍。</p> <p class="ql-block"> 穿桥而过,左边的绿树青山,让我驻足……</p> <p class="ql-block"> 转眼向右看去,炊烟袅袅很田园……</p> <p class="ql-block"> 一座座风雨桥,建在青山绿水之上,不仅仅只是交通要道,更是侗寨文化与智慧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迫不及待地让老公帮我拍一张到此一游的照片。感受一下让时间在这里停滞……</p> <p class="ql-block"> 我把双手轻轻的放在这有年代感的砖瓦上,我还在感受……</p> <p class="ql-block"> 过了风雨桥,走进古侗寨,与村民交流,现居村子里的大多是老人与小孩,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为了保护古村落,政府对村里的木质结构房屋严格管控,如有损坏不许拆,只能用木质材料维护。</p><p class="ql-block"> 而且大都60岁以上的长者,结束了打工生活,就算在镇上买了房子,也愿意回这种木楼居住,他们觉得这样的房子会呼吸,接地气。</p><p class="ql-block"> 因此在通道还是有好几个原滋原味的古村落。陈旧的房屋,有人住就有生气。安静的田地中有人在默默的扒秧,有人在安安静静有插秧,整个村庄人少宁静……</p> <p class="ql-block"> 正值春耕时节,有些画面还是有一点点《分秧》描述的场景 感慨一下吧,难得一见的农耕文化。</p><p class="ql-block"> 分秧</p><p class="ql-block"> 泥镜新磨照鬓青, </p><p class="ql-block"> 弯脊时惊鹭影停。 </p><p class="ql-block"> 千丛翠刃分春水, </p><p class="ql-block"> 倒退行云插满星。</p> <p class="ql-block"> 弯脊时惊鹭影停,没有看见白鹭,但有看到一列鸡群……</p> <p class="ql-block"> 喜欢看动物世界的我,面对这些鸡群,我在观察它们的眼神,它们的情感,以及它们的悠然……</p> <p class="ql-block"> 小河边:<span style="font-size:18px;">平坦古侗寨。楼门全木结构,大木作,斗栱,榫卯……</span></p> <p class="ql-block"> 风雨桥横跨河流之上,两侧建筑风格独特,屋顶层层叠叠,桥的右边是民居,桥的左边是“平坦乡中心小学”</p> <p class="ql-block"> 红色的教学楼,建在青翠的田野上。此生彼长永远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入学是起飞的速度……</p> <p class="ql-block"> 放学是欢快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 平实祥和写在孩子们的脸上……</p> <p class="ql-block"> 一个很有文化底润的乡村,一群积极向上,好学上进的侗族人……</p> <p class="ql-block"> 校门口的零食摊,坐着豪吃的几个小帅哥,他们看着我举起相机,各种表情油然而生,乐得我把控不好,照片的清晰度不够,但是我还是很喜欢他们的表情。</p> <p class="ql-block"> 又回到了风雨桥,出村返程。我放慢脚步从桥内往桥外望去,绿油油的山水,拥抱着这独有的木质结构的古侗寨:风风雨雨几百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