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农事(3)

便步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送公粮是农事中的一件大事,取消农业税以后,它就成了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一题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逝去的农事(3)</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讲起作田人骄傲的事,还真的有,那就是 “ 送公粮 ” 。交公粮是一种农业税,农民种了田,收成了以后,拿出一点点粮食交给国家,抵挡税收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候是集体化,任何行动都不是单个的,都是集体的。送公粮也是这样的,粮食收割好了,稻子晒好了,挑最好的送给国家。到了那一天,一溜的男子汉,推着土车子(北方叫独轮吧),车上装着麻袋,有的为了炫耀一下,领头的车头上还插着小红旗。炫耀的是什么,炫耀的是我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种田人,但能为国家提供粮食,国家有了充足的粮食,领导人就可以放心的做大事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早年因稻种等多种原因,农田的产量比较低,田地比较少的地方,农民劳动一年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的。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交公粮,不说思想问题,至少有一个认知问题。我们就属于田地比较少的那种,不但交公粮有困难,到了次年春季,还要粮食部门救济。那时候的名字不叫救济,叫吃返销粮。为了少吃返销粮,我们后来就减少交公粮,大部分是用钱折扣了,送公粮对于我们来说,经历的也就是一两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仅有的一两次送公粮,我至少参加了了一次,现在看来这是历史事件啊,真是幸运!那时候的生产队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开会,再没有事也有一个当天劳动记公分的事,还有就是明天的主要事务及分工要求。明天要送公粮了,生产队长至少要把这件事说一下。我们的队长好像没读过书,但一点都不影响开会,他说的,谁都找不到半点否定的理由。他说,作田交税,自古就是这样的,天经地义。一个农民做的事,能和朝廷联起来,能和国家主席联起来,这个田就没白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就参加了这一次送公粮,这大概是我唯一的一次推土车子参加生产队的集体行动。我们这个不是很浩大的土车队,他们那些标准的主要劳动力,都是推两麻袋,只有我,因为力气不够,加上还推得很少,使劲的诀窍还掌握的不是很熟练,不好意思,我只推一麻袋。现在想来,没有不好意思的地方,力所能及的,参与了就是胜利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了粮站,粮站工作人员很认真,过秤了以后,还要用一根长长的带槽的指头粗的铁签(说不出标准的名字)插进麻袋里,拿出来以后铁签槽里面就留一些稻谷,大概是检查晒干了没有,颗粒是不是饱满等。我作为第一次的参加者,我心里完全可以对他们说,这个你们就放心吧,我们队长都是要求把最好的送过来的,骗你们就是骗国家了,那能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完成任务以后,就到吃饭的时间了,可想而知,刚回家里去吃是不可能的了,那就只有进店里面吃点集体餐啊。那时候的集体餐不是现在这个概念,不是左一个菜一个菜的吃喝,只是吃点辣椒蔬菜,饭才是主要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就这样,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载歌载舞,没有美酒佳肴,也没有慰劳迎送,更没有笔墨人给他留下一点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着2005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次历史性的表决,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从2006年1月1日起免除农业税。如今,送公粮已经远去,成为了历史;“交公粮”(任务)、“送公粮”(实施)的专用名词,也成为了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历史,记载的是我们的来路,未来的人见了它,会让他更加成熟;亲历者经常回忆它,会缩短与它的时间距离,让你觉得自己还年轻。送公粮到底是什么情形,艺术大师为此作了一首二胡独奏曲《喜送公粮》,网上搜搜这首曲子,那旋律呀真个是,此曲怎能人间有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的杨梅刚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云海在呼叫,菜地在呼叫,我又进山里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谢谢到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敬请指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祝您在新的一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万事如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刘彦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 06. 09.</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云海山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