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人生,(156)下

胡萝卜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前 言 </b></p><p class="ql-block">《百年人生》是一部长篇小说,全书160多万字,180多回。它以一家五代人的生活为基调,联系邻居、朋友、同学、战友、上下级等人生活工作,折射社会百年变迁。本书起点为1919年,终点为2020年。</p><p class="ql-block">现在,每回分上下发表,就当短篇小说看!由于是戏说人生历史,难免有不合时代节拍的章节就不发了,或被平台屏蔽了,请大家理解。</p><p class="ql-block">恳请各位老师点评,为点赞评论者继续发表!</p> <p class="ql-block">第一百五十六回(下)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武晓华得爱泪涟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周一全得助攀新峰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2px;"><i>1989</i></b></p><p class="ql-block">(接上)</p><p class="ql-block">“小周啊!40多万字的作品,我作为责任编辑,是先学习后编辑,怎么也得审查编辑一遍吧,这是我三个月的工作量。你是个老作者,老朋友,政治方面深信你,文笔也很硬,我才这么说。但是,水平再高也有差错,我作为责任编辑,同你荣辱与共。你知道,我们出版社的标准是差错率小于等于万分之一,你这40多万字的著作,错白字,标点符号加在一起,要少于40个差错,我不敢有半点侥幸。”</p><p class="ql-block">“王编辑,王老师,我这次出版《通用公文写作》一书,不是为钱,也不是为名,就是我们要申办《保险科学》刊物的公开出版时使用,申办人员中有学历,没有著作,怕新闻出版署审查软件时有说辞,或不批准,是想为它创造条件啊!”周一全诚恳地请求。</p><p class="ql-block">“是这样的。”王编辑看到周一全恳求的眼神说:“你准备合作出版吗?”</p><p class="ql-block">“这样能快一些,我必须要在五个月内拿到著作。”</p><p class="ql-block">“这可难了,我一个月编辑任务就10万字,40多万字就是四个月的工作量,看在老作者,老朋友的份上,我加班也得两个月才能看完,我初审确认可以出版,才上报二审,还有终审,总不能让领导审两次只有两个月时长吧?”王编辑为难了。</p><p class="ql-block">“王老师,你给领导美言几句,就说作者是原高检院《人民检察官》那本书的主笔,政治思想,文字不会有什么问题,争取9月底开出准印证,出版证明也行。”周一全还是打出高检院这个名号。</p><p class="ql-block">“快一点可以,但程序必须走到,要收加急费!这样吧,我力争两个月做完初审,领导同意了,你就来签订合作出版协议书?”</p><p class="ql-block">“加急费多少钱?”</p><p class="ql-block">“就500元,是给领导的加班费,这是不可说的费用,你是老朋友才提出的。”</p><p class="ql-block">周一全听着王编辑的话想,出版社也有加急费,你一个月工资才90元,一口气就要了5个半月的工资?算了,只要能快点出版就认了,于是从提包里拿出笔记本和钢笔做了记录。又问:“为什么还要签订合作出版协议书?”</p><p class="ql-block">“这是因为合作出版,很多环节出版社要承担责任。”</p><p class="ql-block">“你们已经审核,还有什么责任?”</p><p class="ql-block">“这只是文稿审查,说明内容在政治上合格,文字水平达标,这并不能保证出版形式的合格,比如排版格式、封面设计、装潢等都代表出版社的形象。”</p><p class="ql-block">“那就是说排版、校对、印刷、发行等环节都要审查?”</p><p class="ql-block">“是,印刷厂也要有达标的资质,我们才开准印证,给你出版的书号。”</p><p class="ql-block">“书号有那么重要吗?”</p><p class="ql-block">“当然,书号就是国家的合法出版物的户口,邮寄就可按印刷品,一本40万字的书,邮资如同一封信。另外,有书号就要把书存入国家图书库,信息编入出版物档案,什么年头都可查到。”</p> <p class="ql-block">“书的码价有什么规定?” </p><p class="ql-block">“现在,书的码价已经放开,可以按成本计价。但是,定价还是要参考相关规定,出版社给新华书店的价格是码价的六成。这就是说出版社六成中含稿费,印刷费、版权税、营业税、还有我们的工资等。稿费有规定,千字7至15元,你这书按40万字算,稿费是2800到6000元之间,印刷费按开印10000本计,费用2000元。如果,将稿费和印刷费两项占书码价的百分之三十,你这本书应定价在1.5元至2元之间。” </p><p class="ql-block">“现在,市场上这书定价就5毛钱左右,定高了谁买呀?” </p><p class="ql-block">“40万字的书码价5毛钱,走的是量,开印3万本可以定价5毛钱,我们出版社低于10000本就不许出版。” </p><p class="ql-block">“开印多了卖不出去,少了自己贴钱?”周一全掐指算着说。 </p><p class="ql-block">“正是因为这个,我们才愿意合作出版,我们收取2000多块钱含加急费,给你办理各项手续、交税、把好文字关,终审终校。” </p><p class="ql-block">“我就要个名声,不要稿费,自己搞邮寄发行,书价定在8毛以内。” </p><p class="ql-block">“这个我们不管,你出版后给出版社40本书,用于报国家图书库,出版社存档等事!” </p><p class="ql-block">“我明白了,同意签合作协议!” </p><p class="ql-block">“我尽快履行责任编辑的责任!” </p><p class="ql-block">“我中午还要感到北京图书馆,去查找中国保险发展路径的资料,不多说了。”周一全说着就收起笔和笔记本,装入包内。</p> <p class="ql-block"><b>(三)嗜书如命废寝忘食 </b></p><p class="ql-block">且说周一全提着帆布包,包里就剩下中午的一盒饭菜,笔记本和钢笔、圆珠笔,还有自己的大学毕业证、编辑部证。提上包就离开王编辑,出门就将提包放入自行车车框里,抬腿骑上自行车就过景山,出阜成门向北京图书馆方向行进。 </p><p class="ql-block">北京图书馆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与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相邻。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周一全骑着自行车回想自己上次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是1982年,那次来是为查阅《战友报》前身的发展路径,是由老科长带着来的,知道进入北京图书馆的条件是大学文凭,或有中级以上职称凭证,图书馆供应免费开水。因此,带上自己的大学毕业证,编辑证,用饭盒带上中午的饭菜。这次是来查阅我国保险的发展史以及新中国初期保险发展的路径。 </p><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周一全站在北京图书馆的主楼广场前,看这座具有中国传统宫殿式风格的建筑,屋顶采用绿色琉璃瓦覆盖,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庄重而典雅。主楼前方的广场上,有从圆明园迁移来的华表、昆仑石、石狮以及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石碑等。华表洁白高耸,石柱上雕刻着精美的云龙图案,与黄色的琉璃瓦相互映衬,增添了建筑的古朴与威严。想着当年老科长的介绍,这座图书馆始建于清朝末年,是清政府军机大臣、学部尚书张之洞的奏请,筹建的京师图书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隶属大学院;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归属文化部领导。这个图书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书籍、文献等资料,是知识的宝库。它可以同时容纳几千人阅读及查找资料。 </p><p class="ql-block">周一全从提包里取出大学毕业证,通过门检,进入馆内。馆内有很多人,上座率达到八成以上。但是,室内很安静,没有一点嘈杂的声音,只能听到翻书或报纸的纸张声,人人都在读书,做笔记。周一全找好座位就把饭盒拿出来,去提暖瓶将饭盒里的饭菜泡上,就拿出笔记本,按照自己列好的书名、报纸去提取材料。 </p><p class="ql-block">一会儿功夫,周一全就抱来了四书五经: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还有《中国经济思想史》、《申报》、《上海新报》等书报。周一全知道自己嗜书如命、废寝忘食的毛病,就先吃饭。周一全拿起小勺,狼腾虎咽吃几口,还嫌费时间,就一边吃一边拿起《礼记》翻着看。好在这些书他在十多年前就学习过,那是为了“批林批孔”,学习孔孟之道而批判孔孟之道,给全团干部战士写辅导材料。今天翻阅孔孟之道,是为创刊《保险科学》而寻找保险的原始形态…… </p><p class="ql-block">周一全从四书五经中摘录古代保险思想的词句:</p> <p class="ql-block">孔子主张:“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p><p class="ql-block">墨子主张:“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p><p class="ql-block">荀子提出:“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p><p class="ql-block">“知其贫富,勿使冻馁,则民亲矣。”</p><p class="ql-block">据《逸周书文传》记载,早在夏朝后期,就有“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之说,</p><p class="ql-block">综合这些论述,要把社会的剩余产品(主要是粮食)积蓄起来,遇灾荒年景使百姓不受饥寒;在平时,社会的鳏寡孤独和残疾人等,都能得到国家的保护和社会的扶助。这些论述成了社会保障思想的先导。这个说法是保险界的主见。</p><p class="ql-block">周一全早就忘了吃饭,两小时后,第一个问题的资料够用了,需要了解第二个问题中国民族保险业的诞生和兴起,才发现自己的饭与水早凉了,又加了一些开水,将剩下的饭菜连汤带水一口气灌下。周一全一边看资料,一边做笔记,在笔记本上记录这样几段话:</p><p class="ql-block">A.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剧,中国的通商口岸又有增加,外国轮船可直接驶入内河,到处倾销商品。帝国主义还扩大了对华投资活动,经营轮船航运业,以及开设银行和保险机构,为其经济侵略服务。19世纪后半期,英、美商人都以上海为基地,先后成立轮船公司,其轮船航行于中国沿海及内河,侵占了中国长江中下游的航运权益……</p><p class="ql-block">B.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大量的资本,进一步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扩大了,这就在客观上给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以后,清廷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对民族工商业、航运业、金融业的兴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为民族保险业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C.据1865年5月27日《上海新报》报道,中国民族保险公司的诞生,即义和公司保险行的首创,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中国的保险市场一直为外商所独占。外商保险公司,如谏当、於仁、保家行、扬子、巴勒、公裕太阳等,每年都攫取了巨额利润,致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p><p class="ql-block">周一全抬腕看一看手表,已经快下班了,要查的问题还很多,要查外国保险业产生与发展,新中国保险业发展的路径,通过这些材料,归纳出当下保险业发展首要解决理论问题,就是采访老总的提纲。</p> <p class="ql-block">西方保险的起源记载这么几段:</p><p class="ql-block">海上保险起源最早,导源于14世纪。当时,意大利的借贷盛行于各都市,因其条件苛刻,利息惊人,双方都负有大的风险,盈利与承担风险责任的比例悬殊,素有冒险借贷之称。逐渐传至腓尼基(地中海东岸古国今黎巴嫩、叙利亚一带)和古希腊船舶与货物的所有者。凡接受资本主的高利贷,当船舶及货物安全到达目的地,即须偿还本金及利息;若中途船货蒙受损失,则可依其受损程度,免除借贷关系中债务的全部或一部,由于借贷利息极高,约为本金的1/4或1/3,后被教会禁止。以后便逐渐改用交付保险费形式,出现了保险契约或保险单。在地中海一带城市开始有了从事草拟和撰写保险契约的专业人员,意大利热那亚商人在1347年10月23日签发的船舶航运保险契约是迄今发现的一份最古老的保险单。</p><p class="ql-block">西方保险业的发展</p><p class="ql-block">15世纪由于海上贸易区域不断开拓,海上保险遂由意大利经葡萄牙、西班牙,于16世纪传入荷兰、英国及德国。此后,西班牙巴塞罗那、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和荷、英、法等相继颁布的法令,已将有关经营海运保险的原则订明,在欧洲的一些主要城市出现了保险商会等组织。16世纪,英国的海上保险,曾为外人所操纵。意大利伦巴第商人在伦敦经营保险业务聚居地伦巴第街,以其闻名而成为当时保险活动的中心。17世纪,保险意识的增长和社会对保险的需求更加明显。英国于1666年9月2日,发生伦敦大火后的第2年,尼古拉斯·巴蓬医生开办保险业务,以后又合伙设立私人火灾保险所,不久易名为凤凰火灾保险所。相继成立的还有友爱社、携手相互保险社等。</p><p class="ql-block">“6点多了,该下班了!”图书管理人员来到周一全身边说。</p><p class="ql-block">周一全抬头一看,室内已无人,就说:“对不起,我还没看完。”</p><p class="ql-block">“你可以办理借书手续,带回家看!”</p><p class="ql-block">“这太好了!”</p> <p class="ql-block"><b>(四)不开夜车怎攀新峰</b></p><p class="ql-block">却说周一全立即办理了借书手续,将自己需要的《西方保险发展简史》装入帆布提包内,提着就离开了图书馆。周一全骑着自行车经动物园,上北二环,进入自行车专用道,就开始考虑采访老总的提纲,提什么问题,怎样诱导?还有组稿提纲……</p><p class="ql-block">且说武晓华,中午就去菜市场买了一只活鸡,一条活鱼,大白菜、黄瓜、红萝卜、苹果、菠菜等,还买一瓶二锅头酒,准备晚上叫老公身心放松一下。她想着老公在单位的烦心事,又想着两口子冷战了一年多,日子过得真不容易啊!昨晚,老公原谅了自己的过失,这是好合的开始,我要做一桌好菜,让全家人像过年那样欢乐一场。武晓华回到家就杀鸡,退毛,放入高压锅内炖着;这边就杀鱼,刮麟,洗菜……</p><p class="ql-block">下午,武晓华到单位上班,情绪饱满,把党务工作做的井井有条,赢得领导的赞赏。下班后就去接回俩孩子,让孩子们做作业,自己开始哼着小曲炒菜,邻居都感到喜庆。</p><p class="ql-block">却说周一全骑着自行车一个多小时后才回到张仲景医院,提着帆布包攀上8层大白楼,看到武周、张武都在等候自己。</p><p class="ql-block">“爸爸,把提包给我吧。”武周说。</p><p class="ql-block">“爸爸,奶油冰棍。”张武问。</p><p class="ql-block">“啊,对了,我现在就去给你俩买!”周一全早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p><p class="ql-block">“爸爸,你上班辛苦了,您给我5毛钱,我去买吧!”武周说。</p><p class="ql-block">“可以,你俩一块儿去,但要把多的三毛钱交回来。”</p><p class="ql-block">“交一毛钱!”武周说着就跑了。</p><p class="ql-block">周一全提着包回到家门口,看到武晓华正在做红烧大鲤鱼,还哼着小曲,就说:“今天是什么节日,还做红烧大鲤鱼?”</p><p class="ql-block">“今天呀,要过年!”</p><p class="ql-block">“今天是过年吗?”周一全惊讶地反问。</p><p class="ql-block">“我的呆子呀,知道你脑袋里全是书,过到什么时候都不知道。”</p><p class="ql-block">“你说对了,我确实忘了春秋四季。”</p><p class="ql-block">“好了,现在把心思放在我身上。这是今天我没事,中午就到菜市场买了一只鸡,一条鱼,给大家改善一下生活。我们家好久没有吃一顿快乐饭,”</p><p class="ql-block">“你辛苦了,我来帮你。”周一全才反映过来。</p><p class="ql-block">“不用,就好了,你回去休息一会儿。”</p><p class="ql-block">“不累,正好活动一下。”周一全说着就放下提包,要上手做饭。</p><p class="ql-block">武晓华突然想到俩孩子去电梯大厅等着吃冰棍的事就说:“忘了买冰棍了?”</p><p class="ql-block">“他俩要了5毛钱,自己去买了。”</p><p class="ql-block">“你可盯住他俩要回3毛钱,不能留给他们。”</p><p class="ql-block">“你问他们要吧!”</p><p class="ql-block">“你做好人,我当恶人。”</p> <p class="ql-block">马上就回来了,咱俩先回家说一会话。”周一全说着就拉着武晓华进屋。 </p><p class="ql-block">却说张武、武周买了四根奶油冰棍,与哥哥一边走一边吃,回到家就吃完了。武晓华看着两个孩子的得意劲,就知道他俩吃完冰棍,就说:“把剩下的三毛钱交回来!” </p><p class="ql-block">“就剩下一毛钱。”武周说。 </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一次吃两根奶油冰棍?”武晓华追问。 </p><p class="ql-block">“给我爸说了。”武周说。 </p><p class="ql-block">“张武,是你爸同意的?”武晓华调查。 </p><p class="ql-block">“妹妹是说交一毛钱。”张武说。 </p><p class="ql-block">“是我同意的。”周一全立即插嘴说:“以后你俩想吃奶油冰棍,自己挣钱买着吃,想吃几根就吃几根。” </p><p class="ql-block">武晓华看着老公与俩孩子都很高兴,就说:“你们说一会儿话,我再去做一个菠菜鸡蛋汤。”武晓华说着就去楼道厨房,奏出锅碗瓢盆交响乐。 </p><p class="ql-block">武晓华去烧汤,周一全就对俩孩子说:“你俩今天表现不好,每人一次买两个奶油冰棍吃不是我批准的!” </p><p class="ql-block">“是妹妹要买的。”张武说。 </p><p class="ql-block">“你也吃了。”武周辩解。 </p><p class="ql-block">“我今天包庇你俩是不对的,是不想让你妈生气,知道吗?” </p><p class="ql-block">俩孩子点点头说:“我俩以后不再这样做!” </p><p class="ql-block">“这就对了,马上就是二年级学生,要自律才能成材。” </p><p class="ql-block">却说武晓华在楼道里听着周一全教训俩孩子,生怕破坏了今天的和谐氛围,就在楼道厨房里喊:“菠菜鸡蛋汤做好了,赶快来端饭,吃完饭自己干自己的事!” </p><p class="ql-block">周一全听到老婆的指令,就立即去打开折叠桌,并将桌子三面的折板打开,自己这一面未打开,向着折叠沙发。武周去帮妈妈拿筷子,端碗;张武给妈妈打开了一张折叠椅,又将周一全写字台配的木椅转过来是自己的座位,武周坐在床边,这是一家人吃饭的老套路。武晓华把做好的四盘菜端上桌:一只清炖鸡,一条红绕大鲤鱼,一个西红柿炒白菜,一个杂拌黄瓜、萝卜、苹果。武晓华心情快乐,春光满面,一直乐呵呵地笑着,给了周一全无尽的力量。周一全脑海里闪现两口子冷战时期老婆面孔就像两个人似的。武晓华上好菜,就乐呵呵地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准备开宴。 </p><p class="ql-block">“爸爸,今天是什么节日,有清炖鸡还有红烧大鲤鱼,杂拌沙拉是我和哥哥最爱吃的菜啊?”张武问。</p> <p class="ql-block">“问你妈!”</p><p class="ql-block">“你爸这几天太辛苦了,为着全家人能过上好日子,每天加班夜班拼命写作,常常是一天睡四五个小时,实在是太累了。今天又去出版社交稿,还去图书馆查资料,他一个人能顶三个人干活,你俩说应该不应该犒劳,犒劳。”</p><p class="ql-block">“应该,再加两个菜!”武周说。</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菠菜鸡蛋汤。”武晓华补充说。</p><p class="ql-block">“哇塞,这比过年还吃得好。”张武说。</p><p class="ql-block">“你俩知道这盘鸡,这盘鱼的名称叫什么?”周一全问。</p><p class="ql-block">“我知道!”武周抢着说:“这盘鸡,人们都叫清炖鸡,但是,我妈做出来,爸爸就叫晓华鸡;这盘鱼,人们都叫红烧鱼,过去爸爸做出来,妈妈叫一全鱼,今天是谁做的?”</p><p class="ql-block">“肯定是你妈做的!”周一全说。</p><p class="ql-block">“那就叫晓华鱼吧!”武周说。</p><p class="ql-block">“儿子,你说为什么这菜名都以炒菜人的名字命名?”周一全问。</p><p class="ql-block">“因为每个人做的菜,都有自己的味道,是自己的产品!”张武回答。</p><p class="ql-block">“正确,想要有名就要做事,做事就留名。”周一全说。</p><p class="ql-block">“还有爸爸工作太辛苦,还出书,妈妈犒劳您,也把爱洒向全家!”张武说。</p><p class="ql-block">“回答正确,这里还有一瓶二锅头酒!”武晓华从床下拿出一瓶酒说。</p><p class="ql-block">“没给我们买可乐?”武周问。</p><p class="ql-block">“你俩已经吃了4个奶油冰棍,不能再喝可乐,以水代酒吧。”武晓华下达指令。</p><p class="ql-block">“举杯吧,感谢老婆,感谢儿女为我加油,让我勇攀新高峰!”</p><p class="ql-block">一家人都举起杯碰在一起,开始热热闹闹吃着说着。真开心!举杯三次后,周一全说:“现在可以自由发言。”</p><p class="ql-block">武周想起周一全说自己挣钱买冰棍吃的话就问:“爸爸,你说让我俩挣钱,怎么挣呀?”</p><p class="ql-block">“你妈不是说我加班写书吗,书写好了,已经交出版社,要与出版社合作出版,需要自己卖书,这就要自己写信封给顾客寄订书单,要写一万个信封,你俩完成学习任务给我写信封,写一个信封一分钱,写十个信封就是一毛钱,这可是我给你们出的高价啊。”</p><p class="ql-block">“爸爸,你为什么要出书?”张武问。</p><p class="ql-block">“出书是为了育人,就是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别人。你们上学读的课本,就是教育专家编写的,你是不是感到写书的人是老师的老师?”</p><p class="ql-block">“是,老师都是照着课本教我们的!”张武说。</p><p class="ql-block">“爸爸,你出书有什么用?”武周问。</p><p class="ql-block">“我要出版《通用公文写作》就是要传授写公文的方法与技巧,主要是给政府机关、公检法、企事业单位等办公室写公文的干部提供帮助。”</p><p class="ql-block">“那你就成为他们的老师了?”武周接着问。</p> <p class="ql-block">“可以这么认为,凡是买我书学习的人,都会认为我是公文学专家。”</p><p class="ql-block">“爸爸,我们课本就是学校发的,你的书为什么要自己卖?”张武又问。</p><p class="ql-block">“学生的课本是很多专家集体编写的,是经过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的指定教材,学生必须购买,一次印刷几百万册,通过新华书店或邮局分发给学校,学生交钱就发给。这个过程里有四道工序:第一是编写;第二是审批;第三是出版,出版里面含排版,印刷、装订、运输;第四是发行,就是我们说的买书。这四道工序是一个生产链条。并且把书的码价也做了分配,以一本书1元码价为例,编写的稿费大约占10%,也就是1毛钱;审批费用大约占5%,也就是5分钱;出版费用大约占45%,就是4毛5分钱,它含管理费、税费、印刷装订费等;发行费大约占40%,也就是4毛钱,这是新华书店挣的钱。这是过去的社会分工和利益分配!”</p><p class="ql-block">“爸爸,你说的太复杂,就说你为什么卖书?”武周说。</p><p class="ql-block">“就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呀!让你们知道出版一本书是多么难啊!有人说,一本书救活一个出版社,一本书破产一个出版社,就是因为出版社与其他单位链接太紧密,想挣到钱就要严格审稿。比如过去很多出版社,常年就出版毛主席著作,新华书店也卖毛主席著作,大家都是利益均沾。改革开放以后,打烂大锅饭,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百业兴旺。出版业也大发展,涌现出很多出版社,自主经营。但是,毛主席著作不再大批量开印了,出版社就要找挣钱的活路,开辟了一条与作者合作的路,让作者自己包销,出版社只收编辑审查出版费。我编写的书就是合作出版,要自己买书。”</p><p class="ql-block">“这出版书还要自己卖,印出来的书往哪里放?”武晓华问。</p><p class="ql-block">“智慧总比困难多,车道山前必有路。”周一全说。</p><p class="ql-block">“爸爸,你自己写书自己卖,不要与出版社合作了?”武周问。</p><p class="ql-block">“那就成了非法出版物,不但不能卖书,还要蹲监狱!”</p><p class="ql-block">“啊,管的这么严啊!”武周吐一下舌头说。</p><p class="ql-block">“爸爸,自己买书能挣多少钱?”张武问。</p><p class="ql-block">“挣钱是肯定的,但是,我出书不是为了挣钱。”</p><p class="ql-block">“那是为什么?”武周问。</p><p class="ql-block">“你爸要当一名《保险科学》的编辑,编审很多专家的文章,需要有自己的著作才有资格做编辑,就是说出版了著作就等于有了金刚钻,专家的文章就是瓷器活。”武晓华说。</p><p class="ql-block">“啊,是这样的。”张武明白了。</p><p class="ql-block">“一个信封上写多少个字?”武周问。</p><p class="ql-block">“最多13个字,最少8个字。”周一全掐着指头说:“xx省xx县政府办公室收,xx省政府办公厅收,最后‘收’字可以不写。”周一全说。</p><p class="ql-block">“就当练硬笔书法啊。”武晓华说。</p><p class="ql-block">“爸爸,你一天能写多少个信封?”张武问。</p><p class="ql-block">“我能写2000个!”</p><p class="ql-block">“哇晒,那一天可以挣20元钱?”张武问。</p><p class="ql-block">“你妈一个月工资73元,每天平均2块多点,所以,给你们写信封的价钱是高价啊。”周一全说。</p><p class="ql-block">“我愿意写信封,每天做完作业,写十个信封。”武周说。</p><p class="ql-block">“我也写。”张武附和。</p><p class="ql-block">周一全一边吃吃菜一边说话,又自己不时地喝酒,突然感到酒劲上来了,就说:“我有点头晕。”</p> <p class="ql-block">“中午没吃好,空肚子喝酒,快上床躺一会儿”武晓华关切地说。 </p><p class="ql-block">周一全上床躺下,武晓华立即拿一条大浴巾给他搭在身上,片刻就睡着了。武晓华对俩孩子们说:“你爸太累了,让他美美的睡一觉,你俩要轻手轻脚地收拾碗筷。” </p><p class="ql-block">武晓华与俩孩子深怕打扰周一全的休息,桌椅都没收。洗完锅碗,武晓华就让俩孩子在楼道里玩,自己又给俩孩子洗衣服,检查作业。 </p><p class="ql-block">周一全刚睡一个多小时就醒来了,看着老婆说:“哎呀,都9点过了!” </p><p class="ql-block">武晓华望着老公疲惫的身躯,两只眼还睁不开,心疼地说:“你已经连续加了几天夜班了,今晚要早点休息,让身体恢复一下,不能拼命啊!” </p><p class="ql-block">“正在攀新的高峰。不加夜班干不完事!” </p><p class="ql-block">“文字上我相信你的能力,这三期稿你自己就能完成,可人员缺编,没有几个有职称的正式编辑,新闻出版署就不能批准成立《保险科学》杂志社!” </p><p class="ql-block">“那是黄所长的事,他要是不解决人员缺编问题,怨不着我!” </p><p class="ql-block">“人事问题比较复杂,你要及早给他汇报,力争一次成功。与老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与男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与女人沟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绪;与上级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尊严;与年轻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 </p><p class="ql-block">“这话很到位,不愧是党务工作者!”周一全说着就去打开北京军区发的那个沙发床说:“孩子们去哪里了,快叫回来,你们一起睡觉,他俩明天还上学!” </p><p class="ql-block">周一全看着老婆与孩子们都睡了,深感老婆是贤妻良母啊,自己要奋力攀新峰,就立即坐在北京军区机关发的那把木椅上,翻阅《中国保险发展简史》,当看到西方近代保险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一节时,做了如下记录: </p><p class="ql-block">A、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侵略,在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影响…… </p><p class="ql-block">B、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有关保险的论述…… </p><p class="ql-block">C、外商保险公司的代理行…… </p><p class="ql-block">D、西方保险开始传入中国…… </p><p class="ql-block">“爸爸,我要尿尿。”张武睡眼朦胧地爬起来。 </p><p class="ql-block">周一全好像没听到似的,又觉得有张武的声音,回头看时,武晓华已经起来招呼:“我来!”武晓华一边招护儿子尿尿,一边想,老公啊,原来你是这样拼出来,从农村拼到城里,又拼到北京,从一个高中生拼到具有两个大学文凭,从部队拼到地方,拼到国家机关,现在还想拼个出人头地,想的是在北京安好家,让全家人过上幸福日子,不知有多少个不眠之夜觉。想着这些,看看表说:“快4点了,你必须睡觉!”</p><p class="ql-block">正是:创业艰辛寝食难,老婆孩子都不安。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