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上月底(5.25),我们去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南缘,钱塘江北岸的白塔公园,参观了公园内的杭州铁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分室内、室外两个部分,首先让我们看一下陈列在公园内的室外展品,这里保留有江墅铁路雕塑、老式蒸汽火车和龙门吊等铁路工业遗存,十分完好。</p> <p class="ql-block">🔽实地参观的绿皮火车。</p> <p class="ql-block">🔽月台候车群雕:栩栩如生地重现了当年乘客候车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杭江铁路雕塑:</p><p class="ql-block"> 杭江(浙赣)铁路是民国时期一条东西向铁路,为20世纪长江以南重要的交通大动脉之一。杭江铁路经历了多年的酝酿,在筹备及勘测过程中屡次变更计划。</p><p class="ql-block"> 止1929年底,在浙江省政府的主持下,杭江铁路终选走江南线,即从闸口对岸的西兴(静江站)出发,经萧山、诸暨、义乌、金华、龙游、衢县、江山、达玉山,全长335公里。</p> <p class="ql-block">🔽保留的闸口站历史站台:</p><p class="ql-block"> 1907年浙江省第一条铁路——江墅铁路的始发站闸口白塔站即位于此,标志着浙江铁路百年发展史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保留的火车站的龙门吊:</p><p class="ql-block"> 门式起重机俗称龙门吊,在白塔公园再现工业遗存细部特征。</p> <p class="ql-block">🔽展馆前孩子们做“坐火车”游戏的群雕充满童趣。</p> <p class="ql-block">🔽铁路博物馆与知青纪念馆合称“两馆”,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一层为铁路博物馆(530平方米),二层为知青纪念馆(650平方米,因部分展厅正在整修,故本次不作介绍)。自2018年12月开馆以来,年均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与知青纪念馆结合的设计,反映了闸口站作为铁路起点和知青北上出发点的双重历史意义,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 杭州是钱塘江流域的天然吐纳港,西湖、运河、钱塘江三大水系不仅滋润了一方百姓,也滋养了厚重的杭州文化。自唐宋以来,杭州便是经济、文化重镇。</p><p class="ql-block"> 中国近代工业革命兴起不久,以1907年江墅铁路为起点,杭州又以海纳百川的姿态接纳了铁路工业文化。沪杭甬铁路、杭江铁路及钱塘江大桥等重要铁路设施相继建成,对近现代杭州和周边城市的建设、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49年后,杭州一带铁路在国家网线中的地位益显重要。</p><p class="ql-block"> 20世纪60-70年代,浙江杭州地区10余万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奔赴边疆。闸口,这个原本只是南北货运集散地的小站,不仅承担了运送知识青年的历史重任,也见证了无数家庭的离恨别愁。至今,此处依然承载着整整一代人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有着浓厚近现代工业革命氛围的杭州铁路机务段建设杭州铁路博物馆,不仅为了再现杭州百年铁路史,续写城市的发展脉络,也是为了缅怀曾经为杭州铁路呕心沥血的人们,追忆一代人曾经逝去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时光隧道,火轮世界。</p><p class="ql-block"> 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欧洲18世纪的产业革命,推动世界工业进入“蒸汽时代”。1825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发明了用瓦特蒸汽机作动力的“旅行一号”火轮车。从此,蒸汽机车加快了19世纪的客货车运输速度。1876年,上海吴淞铁路引入蒸汽机车,成为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曾有申报记者在《民乐火车开行》绘声绘色:“今忽有火车经过,既见烟气冒……或有老妇挾杖而张口延望者,或有少年倚坐而痴立者,或有弱女子观之而喜笑者,至于小孩或惧怯而依于长老前者……”。然不久,这条铁路终因涉及主权,经交涉停止运营买断拆除。</p> <p class="ql-block">🔽世纪回眸,杭城轨迹。</p><p class="ql-block"> 一百年前,钱塘江边闸口兴筑的江墅铁路标志着杭州铁路建设的开始;如今“和谐号”、“复兴号”高铁列车标志着杭州铁路大展宏图的伟业。20世纪50年代以前,铁路建设技术装备落后,站场设施简陋,设备型号杂乱,运输效率低下。自杭州铁路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沪杭、浙赣两线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80年代,国家改革开放,铁路发展迎来新高潮。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了科技的发展。90年代,铁路建设更为迅猛。在实践中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初步形成电子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全面开发使用。尤其是新世纪的到来,科技现代化促使杭州铁路大提速走向高铁时代。</p> <p class="ql-block"> 室内展馆分杭州铁路发展历史和技术水平二个部分展示:</p><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杭州铁路发展史。</p><p class="ql-block"> 世界铁路:从最早的蒸汽机火轮车“旅行一号”引入,延伸至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上海吴淞铁路。</p><p class="ql-block"> 杭州铁路:江墅铁路(浙江首条铁路)、杭江铁路、浙赣铁路及钱塘江大桥(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公铁两用桥)的历史,并介绍汤寿潜、张静江、茅以升等人物贡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晚清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的修筑:</p><p class="ql-block"> 上海吴淞铁路原本是外商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营业性铁路,它拉开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序幕,对国内交通率先跨入一个新的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吴淞铁路拆毁将近20年后,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迫于全国舆论,宣布施行“力行实政”政策。1897年,清政府成立铁路总公司,盛宣怀为督办铁路大臣。旋经清廷允准,上海淞沪铁路线大体循原吴淞铁路走向重建。</p> <p class="ql-block">🔽左:傅兰雅(1839-1928):英国传牧士。同治七年(1868年),就职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单独翻译成与人合译西方书籍129部,是在华外国人中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一人,曾翻译《铁路汇考》一书。</p><p class="ql-block"> 右: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是近代历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晚清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主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极力主张由中国自己修筑铁路。</p> <p class="ql-block">🔽浙江铁路建设图(2018年)。其中左下角“杭江铁路”(杭州第一条铁路干线):由杭州至金华兰谷、衢州江山而入江西玉山,将来展长至南昌和萍乡,而接粤汉为浙闽赣湘粤各省交通之干线。</p> <p class="ql-block">🔽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1868年设立译馆,先后聘请英、美传教士伟烈亚力、博兰雅、林乐知等从事题译西方节箱,介绍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图为1889年美国工程家柯里集编撰,博兰雅口译,潘松笔述,由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出版的译书<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国铁路汇考》和《美国铁路纪要》,</span>介绍了美国铁路工程及蒸汽机等科技情况。</p> <p class="ql-block">🔽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1896年起,先后任汉阳铁厂,铁路总公司、中国通商银行督办。盛宣怀将清廷成立的铁路总公司设在上海,1898年10月15日,盛宣怀为督办铁路大臣与英国中英银公司签订《苏杭甬铁路建设草约》,1911年,擢升为邮传部尚书。</p> <p class="ql-block">🔽张子洞(1837-1909):</p><p class="ql-block"> 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历任南洋大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是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十分重视兴建铁路,认为:“铁路为自强第一要端,铁路不成,他端更无论矣”。七十一岁时还兼充督办铁路大臣。</p> <p class="ql-block"> 二、清末,浙江最早的铁路机构在杭州创设。</p><p class="ql-block"> 1905年7月,浙江寓沪绅商在上海斜桥洋务局举行会议,议决组织商办“浙江全省铁路有限公司”(简称“浙路公司”);致电清政府外务部以及盛宣怀,要求废除原《苏杭甬铁路建设草约》,筹款自建全浙铁路;选举汤寿潜为铁路公司总理,公司设在杭州金刚寺巷。浙路公司经过多年的社会性群众抗争,最终迫使清政府废止沪杭甬铁路借款合同。1913年浙路公司新办公房落成,地点在杭州城站红楼。</p> <p class="ql-block">🔽汤寿潜(1856-1917):</p><p class="ql-block"> 浙江萧山人。清末民初实业家和政治活动家,1905年,他发动旅沪浙江同乡,倡议集股自办全浙铁路。后被清庭授子四品京卿,总理全浙铁路。为抵制英国侵夺苏(沪)、杭、甬铁路修筑权,曾与张暨联手,发动了“集民股、保路权”的爱国运动。他还在杭州谢麻子巷创办了铁路学校(浙江高等工业学校前身),揭开了近代浙江工业技术教育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光绪三十一年七月清廷照会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1905年8月28日),清廷特赏四品卿衔前署两淮盐运使汤寿潜总理全浙铁路。</p> <p class="ql-block">🔽光绪三十四年邮传部奏请江浙筹办铁路事:1908年3月,清政府迫于外交压力与英国中英银公司代表盔订《沪杭甬铁路借款合同》。款项由邮传部借,再转拨江浙两路使用,专作建造沪杭甬铁路购办车辆等用,路归江浙绅商筑。</p> <p class="ql-block">🔽《拒款汇编》:1907年10月,浙江铁路有限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成立“浙江国民柜款会”掀起群众性拒洋股、集民股、保路权的爱国运动。</p> <p class="ql-block">🔽沪杭甬铁路股票:1908年邮传部铁路总局发行的沪杭甬铁路股票。</p> <p class="ql-block">🔽大清光绪二十三年《申报》有关改建铁路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左: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清光绪二十一年四月二日(1895年5月2日),康有为在该文中谈到“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时,力主修建铁路。</p><p class="ql-block"> 右:1896年《各国铁路图考》,仓山书局印,对启彤(进士出身五品衔兵部主事游历英法等国》译述,张之洞署书名,时为清政府主持铁路大计的张之洞为代表的有识之士,选译洋务书籍,派人去西方学习、考察,了解世界铁路建设、发展情况,师夷之长,为我所用。</p> <p class="ql-block"> 三、杭州最早的铁路,始建于清末光绪三十二年。</p> <p class="ql-block">🔽铁路开通后,纪念册、地图册、铁路沿线名胜游览指南等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 四、1929年,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局所设于上海。</p><p class="ql-block"> 继苏州商办铁路收归国有后,浙路公司召开股东大会议决浙路收归国有,1914年4月,浙路赴京代表与交通部双方签订《接受商办浙江铁路合约》,将杭州至枫经、曹娥至宁波两段铁路及杭州江干至湖墅支线交归国有,公司所有股本由政府偿还。6月,商办浙江全省铁路有限公司际称交通部直辖甬嘉铁路管理局。10月,沪枫、甬嘉两路统一改称交通部直隶沪杭甬铁路局,设局所于上海。</p> <p class="ql-block">🔽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重建图三幅。</p> <p class="ql-block">🔽1909年9月12日,沪杭甬铁路沪杭段通车营业。</p> <p class="ql-block"> 五、1929年,浙江省政府自行筹款兴建杭江铁路。</p><p class="ql-block"> 1927年,张静江出任浙江政治分会主席,鉴于浙西文通闭塞,为发展浙江经济,首先倡议修筑浙江铁路。次年,张静江出任浙江省主席,重议建筑浙江铁路问题。隔年,浙江省政府委员会召开会议,议决由省政府自行筹款兴筑起自钱塘江对岸西兴江边,至江西省玉山县的轻便铁路,定名为杭江铁路。1934年1月,杭江铁路正式全线通车,后由铁道部将其延伸至萍乡,通到株洲与粤汉铁路连接,改名浙赣铁路,成为横贯东南的交通大动脉。</p> <p class="ql-block">🔽左图:张静江(1877-1950):浙江湖州人,1905年与孙中山结识,第二年参加“中国革命同盟会”,1927年出任浙江政治分会主席,次年任浙江省政府主席,他支持修建铁路,举办西湖博览会,在发展浙江经济上起到了较重要的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 中下图:叶恭绰(1881-1968):字格甫,广东番禺人,留日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孙中山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p> <p class="ql-block">🔽左上图:浙江铁路(浙赣铁路前身)通车仪式。</p><p class="ql-block"> 左下图:1930年浙江铁路江兰段开工典礼。</p><p class="ql-block"> 右图:杭江铁路通车纪念月刊。</p> <p class="ql-block"> 六、第一座国人设计、监造的双层大桥——钱江大桥。</p><p class="ql-block"> 1933年春毅然辞去北洋大学教席的茅以升,应约赴杭接受主持建造钱塘江大桥的重任。他以任人唯贤为旨,将全国一遮的建桥专家统榄麾下,组成一支精悍的建桥班底。茅以升等人设计大桥方案十分严谨,以坚固耐用为前提,还从美学角度注重桥果外观造型与自然人文景观的和谐。1934年11月11日举行大桥开工典礼选,翌年4月正式开工,二年后一座由中国工程师自行设计、监造的双层式单线铁路、公两用桥横跨钱塘江,它不仅把杭州境内铁路、公路连成整体,也成为我国沿海各省南北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茅以升:江苏镇江人。1916年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考取清华官费赴美留学。1919年获卡利基-梅隆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1933年出任钱塘江桥工程委员会主任,后任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1934年到1937年主持设计监造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双层桥一一杭州钱塘江桥。</p> <p class="ql-block">🔽当年钱江大桥建设场景。</p> <p class="ql-block">🔽沪杭、杭江铁路相继建成通车后,两岸客货过江全赖轮渡衔接。为此,浙江省和国民政府铁道部共同出资建造钱塘江大桥。该桥1935年4月6日正式开工,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p> <p class="ql-block">🔽钱江大桥(以下照片3张)。</p> <p class="ql-block">🔽两路局同仁捐赠“沪杭甬号”飞机,资助抗日。</p> <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介绍了技术发展史:</p><p class="ql-block"> 涵盖车站、机车、车辆、信号等铁路技术发展,从绿皮火车到高铁时代的跨越。</p> <p class="ql-block"> 一、铁路车站:</p><p class="ql-block"> 车站是旅客上下车和货物装卸的地方,是办理、协调行车有关作业的场所。是铁路运输的“窗口”和“车间”。根据它们所担负的任务量和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地位,共分六个等级,即特等站、一、二、三、四、五等站。按技术作业的不同分为编组站、区段站和中间站,编组站和区段站总称为技术站。按业务性质又分为货运站、客运站和客货运站,1949年前,浙江地区铁路车站大多站场铁小,设德简陋。1950年代后:车站面貌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1920年和1940年,杭州城站月台场景:</p><p class="ql-block"> 杭州站始建于1906年。当时站址位于清泰门城外,称清泰站,为客、货远站。1909年移至清泰门城内,次年改称杭州贴,习惯称为“杭州城站”。1937年10月站屋两次遭日机轰炸被毁。1942年站屋重建,1956年8月,该站担当的货物列车编解作业及货运业务全部划归南星桥站办理,从此成为客运站。现在的杭州站是在原址上重建后于1999年12月28日启用的,现为一等客运站。</p> <p class="ql-block">🔽当年《中华月报》关于铁道交通建设特辑(右)及旅行社的《出行指南》(左)。</p> <p class="ql-block"> 二、机务与机车。</p><p class="ql-block"> 机务是铁路运输的动力部门,承担客、货列车牵引和管内调车作业,负责机车日常检查和整备作业;包括供水、供电及行车事故救缓等工作。从工墅线建成到1949年前,浙江铁路先后配属的火车头均为由英、德、美、日等国制通的蒸汽机车。1949年后,逐步淘汰老杂型机车,客、货机车机型进行调整。从1974年起配置的内燃机车,按先客后货,先快车后慢车、先干线后支线,逐步配置并取代蒸汽机车,2006年。电力机车进入浙江铁路。</p> <p class="ql-block">🔽徐骝良毕业于法国搭贝尔工程大学和巴黎铁道大学。回国后勘测建筑的第一条铁路就是沪杭铁路,原计划沪杭铁路从上海起始,经枫泾、嘉善、嘉兴、桐乡、长安镇直达杭州,但桐乡当地的部分乡绅极力反对铁路经过桐乡,后铁路线改走海宁县硖石镇。硖石通了铁路,改善了交通,加快物资交流,振兴了硖石经济,当时海宁县政府也从盐官迁到了硖石。图为徐骝良在1916年绘制的硖石全图。</p> <p class="ql-block">🔽1920年代拱宸桥车站</p><p class="ql-block"> 1907年8月,浙路江墅线建成通车时启用。浙路与苏路接轨后,艮山门至拱宸桥一段改为支线。1944年被日军拆除。</p> <p class="ql-block">🔽上图:1920年代南星桥车站</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906年,时称闸口站。主要办理零担货物、集装箱和整车货物运输业务。1953年4月,闸口站撤销,成为南星桥站所属货场。南星桥站曾办理客运业务、货物列车编组作业。现为一等货运站。</p><p class="ql-block"> 下图:1920年代艮山门车站</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906年,次年8月江墅支线通车时启用。沪杭、宣杭两线在该站汇合。主要承担沪杭、浙赣、萧甬线部分货物列车和宣杭线全部货物列车的改编作业,办理整车、集装箱和笨零(笨重零散货物)及专用线货物发到作业,兼办少量客运业务。初建时为四等中间站,逐步发展为以货运为主的联合站、中心站、直属站,1987年核定为一等编组站。</p> <p class="ql-block">🔽【其余车站展示】</p><p class="ql-block">曹娥江站、余姚站、慈溪站、金华站、萧山车站、义亭车站、枫泾站和松江站。</p> <p class="ql-block">🔽《杭江铁路工程纪略》等刊物。</p> <p class="ql-block">🔽革命坐标:缅怀沈干城和沈乐山两位杭州铁路系统的革命先烈。</p> <p class="ql-block"> 三、铁道车辆:</p><p class="ql-block"> 车辆,是旅客与货物实现位移的载体。铁道车辆分客车和货车两大类。1949年前,客、货车情均归各铁路局所有,浙江铁路配属的客车多为进口组装;货车,从美,德等国购置底架、轮对,再行配置组装。1956年起国产21型、22型、25型、25G型客车、双层客车先后配置,2007年,动车组进入浙江铁路;货车,取消配属制,改由铁道部统一调度使用。</p> <p class="ql-block">🔽P38、P 43钢轨。</p> <p class="ql-block">🔽P50钢轨。</p> <p class="ql-block">🔽接头夹板。</p> <p class="ql-block">🔽扣板和弹条扣件。</p> <p class="ql-block">🔽木枕。</p> <p class="ql-block">🔽铁路标志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1、“工人”点明铁路行业之属性,即铁路是属于工人阶级的,而工人阶级又是国家的主人,它洋溢着铁路工人当家作主的自豪感责任感。</p><p class="ql-block"> 2、“人工”:在建国初期,中国处于一穷二白的阶段,而这一标志的含义恰在说明广大铁路工人乃至中国人民勇于战天斗地,不畏艰难险阻,誓与“天公”一比高的豪迈之气,歌颂了“人”改造自然的力量和精神。</p><p class="ql-block"> 3、在具体形象上,“工”字取铁轨横截面之形,整个构图外形上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火车头”形象,它夺面而来,蕴含了国的磅石礴的气势,孕育着无穷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铁路信号灯。</p> <p class="ql-block">🔽人力轨道车(以下照片2张)。</p> <p class="ql-block">🔽人力轨道车是一种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微型不带动力的机车,也被称为“手摇车”或“手轧车”。其自重约200公斤,由四人通过摇动杠杆驱动,时速可达20公里。该车曾是铁路工务、电务部门的检修代步工具,后因列车运行提速于上世纪60年代被内燃轨道车取代,现仅存于铁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馆内设有高铁模拟驾驶台、电子互动屏等多媒体设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