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郭南观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南观察,这是来自南国的观察;郭南观察,这是由前海研究院郭南研究员亲自主持的观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郭南观察为您分享的是著名政治思想家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极权主义的起源》是极权主义系统研究的开山之作。共分三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部「反犹主义」追溯历史上反犹主义的兴起与其政治、社会结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帝国主义」论述民族国家衰落、暴民崛起、种族主义等元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部「极权主义」则呈现各种元素如何结晶成极权,又如何通过谎言宣传、秘密警察、集中营达成全面支配。甫问世即震动学界,也奠定了鄂兰无可撼动的大思想家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极权统治是人类前所未有的现象,它用不断扩张的虚构世界取代现实,用秘密警察全面抹除受害者的存在,进而将原本多元复数的人捆绑成单一之人,以彻底消灭人类的自由。透过鄂兰的分析,将帮助我们辨识日常生活中的极权元素,也警惕和平幻象中的潜伏危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伦特这样讲「极权统治的理想臣民并不是心悦诚服的纳粹份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是这样的人:在他们眼中,事实与虚构、正确与谬误的差异,都已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海研究院郭南研究员关注到,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认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极权主义有两个代表国家和两个代表人物,他们把极权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危害以血的事实、以改造人性的努力、以美丽谎言的承诺、以求得幻想的一致,把权力推向极致、把权力用到极致、把人性的残暴用到极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两个代表国家与两个代表人物,不用说大家都知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是德国,人物希特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一个是苏联,人物斯大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一个人物,世人反感,成为人类魔鬼的化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一个有些人反感,有些人还提出理由来捍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伦特以铁的事实,冷峻的笔调、难得的女性专家的理性思考,把极权主义的面孔呈现在人们的面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伦特认为,极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言论控制与灌输仇恨,他们根据自身需要不断制造一个虚拟的敌人,将其描绘的异常凶恶,并且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并利用强制的意识形态灌输,制造恐怖气氛恫吓人民并使之俯首帖耳,强化自己是“人民保护者形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南研究员认为,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应当庆幸曾经有过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的存在,她不仅深刻揭示了极权主义这种挑战人类理性和道德良知的制度,也以晨钟暮鼓之音告诫我们:极权主义的基因就埋藏在人性中,我们应当随时警惕它的复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娜.阿伦特,1906年10月14日出生于汉诺威,在马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主修哲学和神学,她的老师们包括海德格、胡塞尔和雅斯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9年,年轻的阿伦特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奥古斯丁爱的观念》,然而因德国内部的反犹政策,使她无法在德国任何一所大学教书。 1933年,在被盖世太保短暂关押之后,阿伦特流亡到巴黎,结识了班雅明并成为好友,也开始为一个致力于将犹太儿童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组织工作。 1937年,她在巴黎遇见海因里希・布吕歇,两人于1940年结婚,并于1941年移居美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1年,阿伦特取得美国公民身份,同年出版《极权主义的起源》,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也奠定她无可撼动的大思想家地位。 1958年,出版毕生最重要政治哲学著作《人的条件》。 1959年,阿伦特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第一位女性教授,并陆续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新学院任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1年,阿伦特到耶路撒冷为《纽约客》报导艾希曼大审,后整理出版为《平凡的邪恶: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审纪实》,被视为讨论反犹大屠杀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同年出版《过去与未来之间》,并于1968年再度增订,记录了阿伦特在艾希曼审判前后的思考历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南观察,这是来自南国的观察;郭南观察,这是由前海研究院郭南研究员亲自主持的观察,感谢您今天莅临郭南观察,我们下次分享时间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海研究院郭南研究员关注到,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认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极权主义有两个代表国家和两个代表人物,他们把极权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危害以血的事实、以改造人性的努力、以美丽谎言的承诺、以求得幻想的一致,把权力推向极致、把权力用到极致、把人性的残暴用到极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两个代表国家与两个代表人物,不用说大家都知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是德国,人物希特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一个是苏联,人物斯大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一个人物,世人反感,成为人类魔鬼的化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一个有些人反感,有些人还提出理由来捍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伦特以铁的事实,冷峻的笔调、难得的女性专家的理性思考,把极权主义的面孔呈现在人们的面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伦特认为,极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言论控制与灌输仇恨,他们根据自身需要不断制造一个虚拟的敌人,将其描绘的异常凶恶,并且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并利用强制的意识形态灌输,制造恐怖气氛恫吓人民并使之俯首帖耳,强化自己是“人民保护者形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南研究员认为,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应当庆幸曾经有过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的存在,她不仅深刻揭示了极权主义这种挑战人类理性和道德良知的制度,也以晨钟暮鼓之音告诫我们:极权主义的基因就埋藏在人性中,我们应当随时警惕它的复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南研究员了解到,汉娜.阿伦特,1906年10月14日出生于汉诺威,在马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主修哲学和神学,她的老师们包括海德格、胡塞尔和雅斯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9年,年轻的阿伦特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奥古斯丁爱的观念》,然而因德国内部的反犹政策,使她无法在德国任何一所大学教书。 1933年,在被盖世太保短暂关押之后,阿伦特流亡到巴黎,结识了班雅明并成为好友,也开始为一个致力于将犹太儿童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组织工作。 1937年,她在巴黎遇见海因里希・布吕歇,两人于1940年结婚,并于1941年移居美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1年,阿伦特取得美国公民身份,同年出版《极权主义的起源》,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也奠定她无可撼动的大思想家地位。 1958年,出版毕生最重要政治哲学著作《人的条件》。 1959年,阿伦特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第一位女性教授,并陆续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新学院任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1年,阿伦特到耶路撒冷为《纽约客》报导艾希曼大审,后整理出版为《平凡的邪恶: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审纪实》,被视为讨论反犹大屠杀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同年出版《过去与未来之间》,并于1968年再度增订,记录了阿伦特在艾希曼审判前后的思考历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南观察,这是来自南国的观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南观察,这是由前海研究院郭南研究员亲自主持的观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您今天莅临郭南观察,我们下次分享时间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