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睿道/摄影 元宝/文字</b> <b>远古神话的光晕流转至今,相传敖包是神灵庇佑的坐标、英雄守护的界碑。祭敖包的仪式,承载千年祈愿,延续着草原儿女与天地神灵的古老对话——题记</b> 天边熹微,素青的晨空铺满大地。新插的柳枝在敖包上腾起如游龙,盘桓在上师僧侣红彤布袍的襟袂之间。诵经声如低缓的流水,掠碧草而过,整个草原衣袍尽染霜露的玄秘。 忽见牧民踏晓雾而来,缀银的马鞍与鞭梢似星星抖动。众人屏息俯身,手中乳茶与青稞微溅入泥土。白色哈达献在敖包上,忽觉风声已化为低吟,拂动经幡似诵经文。 敖包山丘兀立幡旗如箭翎,风中哗哗猎响,碎光跃上嵌着经文的石头,斑驳如玛尼堆。青苔蜷伏石缝深处,隐隐似藏梵文;祭坛一面铜镜亮光,竟如接了天上银光脉流。 法器锃亮闪烁,金刚杵细刻闪电纹络,转经筒经文在日影中明灭。忽起海螺清音,众人如凝神屏声。那一缕缕鸣声回旋扶摇而起,仿佛天河微倾,把圣水洒向大地。 油润的金黄胙肉盛在盆中,红绸缎带飘拂飞飞。盐粒如碎霜白露,撒落肉上;琥珀酒在杯中盈然有光,分明是天地灵气酿就的玉液琼浆,祭奠不老的苍天。 上师僧侣举手低吟绵长咒音。万众皆俯身三拜,额纹深如犁出的沟壑一般。那日头不知何时不动了,停悬于敖包顶尖之上,恰如庄严印记烙入苍莽,灼灼有光。 一个婴孩在老牧民怀中,胸前银坠随经声晃动发亮。老人嘴唇翕动喃喃经咒,伸出枯枝般的手指轻点敖包石壁。枯枝颤抖,连睫毛都覆着落满岁月之雪。 风掠草低,日已倾斜西沉了,经幡纷纷飘向日落方向。暗下的祭坛石堆在暮色里如静卧的牲畜。待夜幕垂落时,我看见天上星辰,原来已落于众人双肩。 敖包的烟霭渐稀,而石堆与人心皆在晚照里凝固如虔诚的符号。此时经幡向西欲飞,星空倾泻于肩——那微小光点里栖息的草原精魄,在呼吸间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