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庄院子的南边,一片开白花的灌木丛,我一直叫他佛头,二十年前,买下山庄建设时,就把它载下了,栽时还不到一米高,现在已经有十来米高了。没觉得是什么名贵的花,于是很少关注它,只知道紫丁香花一谢,爆马丁香还没开,它便满枝白色。因为暮春的风还没把<span style="font-size:18px;">紫色的云雾吹散,盈满怀袖的馨香还没抖落干净,更因为我还没从一季丁香一季雨中,回过神来,也就从来没有仔细的端详过它。似乎它的花期被我遗忘了多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直到今天,和好朋友彤,早起散步,隔着树篱看它,彤说,这不是琼花吗!我说这是佛头,咱们院子怎么会有琼花。彤前段时间,刚看完琼花,从扬州回来,于是拿出照片给我对比,并用百度扫描查看,果真是琼花,学名天目琼花,俗称佛头。</p><p class="ql-block"> 琼花,在我心目中,奢华而尊贵,小时候听评书,就知道隋炀帝开凿运河,筑隋堤植杨柳,让八百童男童女拉纤,乘龙舟去扬州,就是为了看它。还记得四句唱词:"运河波涌浊浪高,炀帝龙舟压怒涛! 八百童儿骨作缆,琼花未看孽先招!”</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觉得琼花浪漫又高雅,烟花三月下扬州,应该是大部分人对美时、美景、美行的终极定义吧!因为孟浩然当年也是去看它,孤帆远影,多么浪漫又遥不可及啊!</p><p class="ql-block"> 能在烟花三月,去扬州看琼花,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扬州我一共去了三次,两次是早春二月,琼花没开,一次是盛夏七月,花早谢了,只有树叶和我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彤说完,我怔怔地望着它,退休了还追寻的风景,原来,一直就在我身边。 人生多有意思,你心心念念、寻寻觅觅,刻意规划、费力劳神去追求的,却常常一无所获无功而返。而那些一直被你视而不见,多年默默无闻的景物,竟是命运早已安排好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我明白了,它为什么叫佛头了,不仅是因为,每朵花的外围,都有八朵不孕花围成的大圈,中间簇拥着细小的可孕花。花序酷似佛教造像中佛陀的头部,而是它洁白淡雅,不争不抢,安安静静,甚至不需要刻意等待花期,也能如期开放,充满着佛学意境。</p><p class="ql-block"> 想起早些年朋友说给我的一首佛系诗歌:</p><p class="ql-block">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p><p class="ql-block">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p><p class="ql-block"> 原来,佛头的庄严不在其形,而在观者心中的觉悟,正如灵山不在远方,而在心性澄明处。</p><p class="ql-block"> 原来,真正的美好,往往不是跋山涉水才能抵达的远方,而是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却从未真正凝视的日常。 </p><p class="ql-block"> 所以,不必执着远方的风景,眼前的苟且也有华章。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杨林小维 于山庄</p><p class="ql-block"> 2025.6.5.阴历 五月初十.芒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