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给我的助眠神器和不得病的秘密

肉宝的姥姥

<p class="ql-block">我的助眠神器</p><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儿子跟我说他三点多钟醒了,就再也没怎么睡。我就没这种情况。即使起夜,也会很快接着睡。</p><p class="ql-block">为啥?</p><p class="ql-block">我有助眠神器啊!</p><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有两句很有名的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果我很快就能睡着,也用不着这两句话。如果我万一一时睡不着,就会默念。念恬淡虚无的时候,让自己把一切看淡,看空。念真气从之的时候,就想象着身体内有先天赋予的真气,推动着气血按照一定的规律,在身体内运行,感觉很舒坦。默念精神内守的时候,就暗示自己,别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守住自己的精和神,病也就找不上我了。来回默念几遍,似乎忘了自己的存在,十有八九很快就睡着了。</p><p class="ql-block">儿子不信。说这也管用?我说,那你最近听我说过我没睡好了吗?他想了想说,也是啊,还真没说过。</p><p class="ql-block">可见我的助眠神器是管用的。</p> <p class="ql-block">那具体怎么理解“恬惔虚无,真气从之”呢?</p><p class="ql-block">徐文兵大夫说,“恬惔虚无”是四种不同的境界,首先你得“恬”才能“惔”,“惔”了才能“虚”,“虚”了才能“无”。</p><p class="ql-block">“恬”字是动物受伤以后,它会本能地用舌头舔自己的伤口,因为唾液有唾液酶,会加速伤口愈合。这相当于我们从心理、情绪上自我疗伤、自我平复、自我宽慰。有这种能力的人,即便受到情绪和感情的伤害,也能很快平复。</p><p class="ql-block">惔是微微地起一些波浪,不是惊涛骇浪,不是大起大落。碰到事情我也动感情、动情绪,但绝不大起大落。</p><p class="ql-block">虚无是一种境界,古人讲“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就是把自己的内心放到一种什么都没有的虚空状态,如果你的心总有一些东西挥之不去,那就不是虚无。</p><p class="ql-block">作为普通人,能做到“恬惔”就很不错了。如果你做到了,就会感觉自己的气血运行不受外边的贼风或情绪的影响。这样气血就会按照它本来的运行规律运行,这就叫“真气从之”。</p><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真”就是天然赋予你的本来面目。“两精相搏谓之神”,两个细胞一结合,人就有神了,先天的神叫元神。推动人发展的能量叫“元气”,是先天赋予的。人出生以后,先天元气和后天谷气共同作用,完成整个生命的活动。而“真气”是不可替代、没法复制的,用完了就完了。</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处在“恬惔虚无”的状态时,先天赋予的真气就能指挥神去运作。“从之”就是从神。这时气血运行完全是按照神韵的节拍走,你会活得很舒心。</p> <p class="ql-block">想不得病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精神內守”啊。</p><p class="ql-block">人们常说,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想不生病,两千多年前黄帝的老师就告诉我们了,“精神内守,病安从来”。</p><p class="ql-block">什么叫“精神内守”?</p><p class="ql-block">在古代,精和神是两个概念。精是物质基础,首先你得有肉身,还得有可供燃烧的物质基础,这叫“精”。如果精不内守,表现出来是什么呢?就是精外泄了。</p><p class="ql-block">精外泄有什么症状?一般来讲,我们大部分人会粗浅地认为,精是生殖之精,如果一个男人总是在遗精、滑精、漏精,就说明他的精是不内守的。长此以往,神就不内守了。</p><p class="ql-block">女性的生殖腺也分泌液体,如果出现液体分泌过多,白带过多,特别是现在很多女性做人流或药物流产过多,会伤到自己的精,进而伤到自己的神。还有生育孩子,要牺牲母体养育幼体,而母体失精后,如果得不到及时、快速的补充,就会陷入一种先失精后失神的状态。</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能做到保持自己的精,不让它随意流失,守着我们的神,好好关爱自己,就不会得病了。这叫“病安从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在的人,活得太累了,很难內守。那就不断地朝这个方向努力呗。争取少得病,病了也能好得快,或者不得大病。</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