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看着指尖摩挲着深红光泽的护照,记忆中多少张登机牌被反复折起的褶皱里,藏着几十个国家的印记。唯独此刻即将奔赴的新西兰,像被刻意是一张留白的空白页,在记忆版图之外跃动。</p>  <p class="ql-block">座椅前的航迹地图上,航线在荧光屏幕蜿蜒,像条穿越时空的丝带。近十二个小时的云端跋涉,从东海之滨到塔斯曼海,跨越昼夜晨曦,航线即将触碰到地图右下角的奥克兰,我的心里既像拆礼物前的雀跃,又带着历经漫长等待的释然。那些曾经在脑海里反复想象的中土世界画面,此刻仿佛正随着航线一点点显影……</p>  <p class="ql-block">到达奥克兰的第一个晚上,我和来至加拿大的翁同学一起来到了管同学的家。沙发的凹陷处盛满四个花甲之年的身影,快门声响起的瞬间,四十多年前校园里的青春倩影,教室里飞扬的粉笔灰末、突然在奥克兰温暖的客厅里翻涌。在相视而笑的眼角皱纹里,我们指着彼此鬓角的白霜打趣,47年的时光长河里,有人横渡大洋,有人扎根故土,可此刻挤在同一张沙发上,窗外的惠灵顿山的月光见证着跨越半球、穿越岁月的情谊,原来同学情,是时光也冲不散的羁绊。</p>  <p class="ql-block">奥克兰,晨雾还在山丘的灌木间缠绵,眼前黛青色的低矮山丘在熹微的晨光里舒展着轮廓。远方的天际线正被红霞点燃。一道金色的光线如同神明的画笔,精准地勾勒出市中心鳞次栉比的高楼轮廓。天空塔直指云霄,整座城市从沉睡中苏醒。在这道跨越山海的光线里,钢筋森林与自然晨景奇妙交融,正奏响一曲晨光与城市的协奏,让我感受到了奥克兰独有的朝气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奥克兰鸟岛是新西兰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这个鸟岛并非真正的岛屿,而是由几块礁石组成,其中一块独自屹立在碧蓝的海水中,与海边俊俏的岩石相依矗立,很有几分威武俊朗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鸟岛附近有着独特的黑沙滩海岸线,由火山喷发出的铁质以及千年火山灰和海底泥浆混合形成,沙滩柔软细腻,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神秘光彩,与湛蓝海水相互映衬,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这几张照片拍摄于奥克兰的Kauri博物馆即贝壳杉博物馆,它1962年开始收集展品,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拥有4500平方米的展览厅、画廊和珍宝室,是奥克兰北部最大的室内旅游景点。展出了巨大的贝壳杉原木,以及砍伐树木、运输原木、铣削木材和收集贝壳杉胶的设备。还能看到世界上最大的长约22.5米贝壳杉板。</p>  <p class="ql-block">乘船在游览浩瀚的蓝色岛屿湾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事,尤其是岛屿湾的岩中洞,它位于岛屿湾北端的布雷特角,在莫图科卡科岛上。是一处天然形成的海蚀洞,因海浪和海风历经数千年不断侵蚀岩石而形成的自然奇观。</p>  <p class="ql-block">我们漫步在北岛的Russell, Bay of island的海滩,夕阳正开始渐渐西沉。</p>  <p class="ql-block">夕阳将天边染成醉人的橘红色,层层叠叠的云霞如同被点燃的绸缎,在海天交界处翻涌。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泛起点点碎金,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温柔地掠过耳畔。</p><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群儿童正赤着脚丫,在海滩边追逐奔跑,银铃般的笑声随着海风飘来。一对情侣并肩而坐,他们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两人沉浸在甜蜜的氛围里,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彼此。</p><p class="ql-block">我们坐在沙滩椅上,静静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暖意融融。大家彼此交谈着,回忆在往昔的岁月,感慨时光飞逝。看着充满活力的孩童、甜蜜恩爱的情侣,再望向渐渐沉入海平面的夕阳,心中满是宁静与满足。所有的喧嚣与烦恼都被抛诸脑后,只愿时光能在此刻停留。这一刻真正是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新西兰北岛的白水(Hundertwasser)艺术中心是一座融合艺术与自然的独特建筑,它由奥地利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设计师弗里登斯赖希·百水(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设计,也是世界上最后一座真正的百水建筑。</p>  <p class="ql-block">艺术馆分上下两层,它摒弃了理性主义的几何直线,采用独特、个性和富有浪漫主义的曲线和不规则形状。建筑外观马赛克墙面色彩斑斓,线条流动,凸起的屋顶,宛如童话世界里的建筑。主体左侧是一座塔,顶层设有观景台和空中花园,还有一个8米的金色圆顶,可俯瞰旺加雷城和码头。</p>  <p class="ql-block">从展览中我们了解到百水先生生活极端简朴,近乎苦行。1981年,他荣获奥地利国家嘉奖。2000年,他在搭乘豪华油轮“女王马丽二世号”游历太平洋时,因心脏病突发离世,遗体被安葬在新西兰他生前购置的“幸福亡者花园”中的一棵黄白杨树下。</p>  <p class="ql-block">在顶层画廊里,有80多件百水先生的原创艺术作品,包括绘画、建筑模型等,参观者可以从中领略到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p><p class="ql-block">Wairau毛利艺术画廊位于底层,是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毛利艺术家的当代画廊。展示毛利艺术家的作品,促进了新西兰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奥克兰市中心的伊甸山,站在瞭望台上,奥克兰的城市景观尽收眼底——高耸的天空塔,蜿蜒的海港大桥、繁忙的怀特玛塔港以及远处的朗伊托托火山岛。尽管身处城市,山顶却异常宁静,只有风声和偶尔的鸟鸣。视野毫无遮挡,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脚下铺展开来。  许多当地人在这里晨跑、野餐,或带着宠物散步,让游客感受到奥克兰悠闲的生活方式。  </p>  <p class="ql-block">伊甸山的魅力不在于它仅有的190多米的高度,更在于它能让每一个登顶的人感受到奥克兰的生机、历史与自然之美,它可以让人空想而坐,只留下对眼前美景的沉醉与对生活的无限热爱。</p>  <p class="ql-block">这几张合并在一起的照片是我们漫步在奥克兰大学的校园里的情景。阳光透过古老的树枝,在草坪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不远处,年轻的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坐在大树下和路边的扶手椅上,有的捧着书本专注阅读,有的围坐在一起轻声讨论。看着他们走过身边时青春洋溢的面庞,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又苏醒开来。我们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大学时代,同样的树荫下,也曾有过我们追逐梦想的身影。那时的我们,也像他们一样,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留下足迹。眼前这一幕,就像是时光的镜像,勾起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回忆,曾经的欢笑与泪水、奋斗与迷茫,都在这一刻涌上心头,让人不禁感叹,青春是如此美好而又短暂。</p>  <p class="ql-block">凯库拉,新西兰南岛观看抹香鲸的地方,一群海豚欢快地追逐嬉戏着,它们灵动的身影穿梭在浪花间,时而高高跃起,身体在空中灵活地翻转,拖攥出晶莹的水线,阳光洒在它们光滑的背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时而则调皮地跃入鲸群掀起的波浪中,激起一串串欢快的水花。偶尔发出清脆的鸣叫,在海天之间奏响了一曲生机勃勃的海洋乐章</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新西兰南岛的约翰山蒂卡波湖,一汪碧蓝的湖水宛如上帝遗落人间的翡翠,澄澈而静谧。湖边裸露的土黄与赭红交织山丘绵延起伏。少许云层如轻纱般笼罩其上,时而遮掩住山丘棱角分明的轮廓,时而又让阳光穿透缝隙,在起伏的坡面上洒下明暗交错的光影,赋予了这片山丘神秘莫测的韵味。湖中央,一座葱郁的小岛静静伫立,岛上林木繁茂,深浅不一的绿色层层叠叠,勾勒出自然野性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在这绝美画卷中,几个青春妙龄少女跃然于一块突起的岩石之上。她们身着色彩明快的衣裙,在微风中轻盈飘动,与碧蓝湖水、皑皑山峦相映成趣。少女们或倚坐在岩石上远眺,或张开双臂迎风而立,发丝飞扬勾勒出灵动的弧线;在我的镜头前留下甜美的笑容,她们脸颊上洋溢的灿烂光芒,比阳光更耀眼夺目。她们的倩影,宛如灵动的音符,跳跃在湖光山色的五线谱上,为这片宁静悠远的美景,添上了一抹鲜活明亮的青春色彩,让冷峻的山峦与沉静的湖水,都染上了少女们独有的浪漫与朝气 。</p>  <p class="ql-block">这是著名的好牧羊人教堂,蒂卡波碧蓝湖水、连绵山峦、蓝天白云共同勾勒出一幅纯净神圣的画面。整个场景静谧如诗,自然的壮美与人文的静谧在此交融,宛如明信片中的永恒定格。</p>  <p class="ql-block">湖水呈现深邃的“蒂卡波蓝”,清澈见底的水面上,偶尔划过野鸭的涟漪。</p>  <p class="ql-block">当晨光刺破天际,我们来到了普卡基湖,她仿若被点亮的蓝色宝石,在库克山脚下闪耀着令人屏息的光芒。湖水呈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奶蓝色,在阳光折射下泛着柔和而梦幻的光泽,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粼粼波光随着微风轻漾,将岸边的碎石与低矮植被都染上了浅浅的蓝晕。</p>  <p class="ql-block">我们很幸运的看见了远处的库克山巍峨耸立,终年不化的积雪覆盖着陡峭的峰峦,在晨光的映照下,雪白的山体镀上了一层金边,圣洁而壮美。山顶云雾缭绕成龙卷风形态,为这座新西兰最高峰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山峰的轮廓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清晰,与下方的蓝湖形成强烈的色彩碰撞,勾勒出一幅震撼人心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库克山下的机场被阳光笼罩,红白相间的机身在湛蓝天空下格外醒目,机翼掠过泛黄的草地。远处的雪山如银屏矗立,飞机引擎的轰鸣渐渐清晰,机身在跑道上投下狭长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候机区,看那架即将载我们升空的飞机正缓缓降落,空气里混着青草的涩香与航空燃油的气息。泛黄的草地延伸至雪山脚下,飞机的红白剪影切割着地平线,当工作人员喊到我们登机时,脚步不自觉轻快起来,仿佛每一步都踏在风景里,前方,是机翼掠过雪山、与云朵并肩的奇遇。这份不可言说的喜悦,早已和库克山的雪、机场的风,一起酿成了旅程中最鲜活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飞机引擎的轰鸣在耳畔震颤,机身已缓缓掠过库克山巅,舷窗外的世界骤然被冰雪覆盖的巍峨山峦填满。白雪皑皑的峰峦宛如凝固的巨浪,层层叠叠向天际延伸,最陡峭处的积雪泛着冷峻的蓝灰色,那是千年冰川压缩后的肌理。阳光劈开云层,在冰裂缝中折射出幽蓝的光带,如大地的血管般蜿蜒。冰川的全貌逐渐舒展——巨大的冰舌从海拔数千米的山巅垂下,表面布满纵横交错的冰隙,如巨兽身上的鳞片;下方的山谷中,冰河湖如碎钻散落。机身颠簸间,群峰列队般的景象扑面而来,刀刃般的山脊线切割着天空,阴影在雪面上流淌,如同大地的呼吸。这是自然最原始的景观。人类的飞行器在此刻宛如渺小的飞鸟,我们却有幸以这样的视角,触摸到地球皮肤上最壮丽的伤痕与勋章。</p>  <p class="ql-block">南岛行程的第三天抵达奥马鲁时,暮色正缓缓浸染这座被称为“白石城”的小镇。空旷的街道几乎不见行人踪影,唯有晚风裹挟着咸涩的海腥味掠过街角,为这份静谧添了几分神思。这么安静,这么寂寥。</p>  <p class="ql-block">我们踩着自己的影子漫步,脚步声在空旷中回响,恍惚间仿佛闯入了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夕阳将天空烧成绛紫色,云朵如燃烧的棉絮般悬浮,与白石城的轮廓共同勾勒出一幅油画般的静谧图景,既孤寂又令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奥马鲁的教堂宛如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矗立在街角。石灰岩堆砌的外墙早已褪去鲜亮,斑驳的裂痕与青苔蜿蜒其上,似岁月刻下的皱纹。尖顶刺破低垂黄昏的云层,飞扶壁与花窗雕刻着繁复纹样,在风雨侵蚀下渐渐模糊了棱角。</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清晨从奥马鲁出发不久就来到摩拉基大原石,它的形成,源于数百万年前海底的自然“魔法”。彼时,海洋生物残骸与细沙沉入海底,碳酸钙从海水里逐渐析出,如同无形的黏合剂,将泥沙层层包裹,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沉积物的压实与矿物结晶作用,慢慢凝聚成球状结核。随着地质变迁,海底抬升,这些“石球”重见天日,又经海风、海浪经年累月的雕琢打磨,最终形成如今大小各异、表面光滑的圆石奇观。</p>  <p class="ql-block">晨光为浑圆的摩拉基大原石镀上琥珀色光晕,粗糙的褐色石面仿佛凝固的潮水纹路。一个小孩趴伏其上,细软的发丝沾着几粒沙砾。那双澄澈如近海的眼眸直直望向我,瞳孔里晃动着孩童的灵气,天真无邪的笑意漫过唇角,将坚硬的石面都浸染得柔软起来。</p><p class="ql-block">圆石在岁月里沉默成谜,此刻却成了孩童天然的游乐场。看见孩子稚嫩的手掌抚过石面凸起的矿物结晶,如同触碰远古海洋的心跳,而原石则以亘古不变的姿态,温柔承托这份鲜活的生命力。光影流转间,一边是镌刻着地质密码的古老圆石,一边是盛满星辰的童真目光,时光在此刻奇妙地重叠,诉说着自然与生命跨越时空的对话。我在自已喜欢这样的联想中,忘却了年龄和岁月。</p>  <p class="ql-block">阳光渐盛,圆石表面的沟壑与纹理被照得清晰可见,褐色的石身泛着温润的光泽,与周围的银白沙滩、碧蓝海水形成鲜明对比。在这如梦似幻的光影中,摩拉基大原石宛如凝固的时光雕塑,诉说着千万年的沧海桑田。</p>  <p class="ql-block">但尼丁是新西兰南岛仅次于基督城的第二大城市,新西兰全国排行第五,人口约13万;也是新西兰全国四个主要中心城市之一。但尼丁火车站绝对是城市的明星地标。它于1906年建成,由深色玄武岩搭配浅色奥马鲁石灰岩,钟楼高高耸立,宛如城市的守望者。</p>  <p class="ql-block">站内部装饰华丽,75万块皇家道尔顿瓷砖拼成的马赛克图案讲述着新西兰的铁路历史,彩色玻璃窗更是将光线渲染成梦幻色彩,极具艺术感染力,被称为“姜饼屋车站”,是新西兰备受欢迎的文化地标和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城市中,维多利亚时代与爱德华七世时代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用古朴的身姿诉说着往昔。</p>  <p class="ql-block">这是但尼丁的鲍德温街(Baldwin St)虽然照片看上去不是那么陡峭,但实际上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陡的街道,街道长度约350米,平均坡度为35度,最陡处达到约38.3°,即每走2.86米,高度就提升1米。它也是游客打卡必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瓦纳卡湖宛如一颗镶嵌在大地上的蓝宝石,澄澈的湖水与头顶一望无际的湛蓝天空遥相呼应,天水相接之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湖。阳光洒在湖面,泛起粼粼波光,偶尔掠过的飞鸟在水面投下细小的影子,转瞬又被波纹揉碎。</p>  <p class="ql-block">湖中,那棵闻名遐迩的“孤独的树”静静伫立。随着湖水缓缓退却,它的根基逐渐显露,虬曲的枝干深深扎进湖底的淤泥,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即便形单影只,却又顽强坚韧,在水波的轻摇中自成一景,成为无数游客镜头中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米尔福德峡湾是新西兰南岛游览必打卡景点之一,它的海水呈现出一种纯净而深邃的蓝色,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纯粹的蓝色颜料精心调制而成,蓝得如同宝石一般璀璨,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晶莹剔透。</p>  <p class="ql-block">在米尔福德峡湾两侧峭壁上,能见到大大小小的瀑布,它们像是大自然洒落在峡湾间的白色丝带,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小巧玲珑,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瀑布群景观。</p><p class="ql-block">这些瀑布落差巨大,从山顶倾泻而下,犹如一条巨龙从天际俯冲而下,远远望去,瀑布如同一条白色的银河,悬挂在山间。</p><p class="ql-block">不同的瀑布有着不同的形态。有的瀑布水流湍急,奔腾而下,撞击在岩石上溅起层层水花;有的瀑布则水流平缓,如同一面白色的薄纱,轻轻地飘落而下;还有的瀑布在风的作用下,形成了奇特的弯曲形状,宛如一道弯弯的月牙。</p>  <p class="ql-block">皇后镇无疑是新西兰南岛上的一颗明珠,湛蓝的瓦卡蒂普湖如宝石镶嵌在南阿尔卑斯群山之间,湖水湛蓝如镜,光影随云絮流转,近处浅滩泛着细碎金芒。百年蒸汽船“恩斯劳号”喷着煤烟缓缓靠岸,白色烟缕裹着松木清香漫过码头,甲板铜铃叮当,船身铁锈与木纹间流淌着1912年的时光。岸边咖啡馆飘来拿铁香气,与湖风、书香、煤烟交织成皇后镇一片慵懒的闲散的交响乐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湖畔边,金发美女捧着书本,指尖轻翻书页,阳光映照在她亚麻色卷发,身边咖啡杯沿镀上暖光与远处湖面,红色降落伞似风中玫瑰绽放,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诗意与活力曼妙图案</p>  <p class="ql-block">这是格雷茅斯(Greymouth)的采矿纪念碑,纪念该地区采矿历史中遇难者。上方有三位矿工形象雕塑,象征采矿工作者,圆环造型可能寓意铭记与守护 。</p><p class="ql-block">黑色的碑文提到 “Grey District Coal Mining History”(格雷区煤矿开采历史 )、“Reefton Coal Mining History”(里夫顿煤矿开采历史 )、“Buller Coal Mining History”(布勒煤矿开采历史 ),介绍当地煤矿开采相关历史,纪念在西海岸检查区内煤矿事故中遇难者,纪念碑由Spirited Stone设计。</p><p class="ql-block">通过图文呈现格雷区、里夫顿、布勒等地煤矿开采过往,有历史场景照片和矿工工作画面,反映当地采矿行业历程与艰辛。</p>  <p class="ql-block">二张照片的上图是霍基蒂卡博物馆(Hokitika Museum),位于新西兰霍基蒂卡(Hokitika) 。博物馆建筑风格古典,这里有绿石文化等相关展示 ,而绿石在毛利文化中意义特殊 ,是了解霍基蒂卡地区历史、艺术和毛利文化等的场所 。下图是在霍基蒂卡海边以枯枝巧妙拼出“Hokitika”字样,带着自然古朴的艺术感。一张老旧沙发随意摆放,历经岁月痕迹,一只海鸥傲然伫立其上,与背景的海洋、枯枝、旧沙发相融,碰撞出奇妙的时空感,是自然与人文、旧物与生灵交织的诗意画面,尽显了小镇的文艺与随性 。</p>  <p class="ql-block">离开基督城的前夜,很幸运与在这儿定居工作的老同事齐教授重逢。他和夫人请我们夫妇晚餐后,到他家喝茶。茶香袅袅中,话题穿梭往昔与当下。我们当年曾都被选为单位跨世纪人才,那些为理想奋进的日子,被笑声打捞上岸。他讲出国时的艰难,签证的波折、初到异乡的迷茫…我给他介绍今天单位的日新月异变化和共同的回忆。这夜,基督城的风很轻,旧友的话很重,装着岁月、奋斗与对家国变迁的触动,成了我新西兰旅途中珍贵的琥珀,无疑会在我游走世界的记忆里熠熠生辉 。</p>  <p class="ql-block">新西兰之旅,虽以基督城老友相聚作温柔结束注脚,但却因一路景与情,难真正落幕。</p><p class="ql-block">回想旅途中那牛羊在草场漫踱吃草,云朵投下影子,像大自然轻晃的梦境;那礁石迎浪,每朵浪花都是海洋写给海岸的信;哪些憨态可掬野生动物海边自在得让人尤感趣意。新西兰,即使是走在黄草土路也诗意浪漫。</p>  <p class="ql-block">这趟旅程,无论是蒂卡波湖,普卡基湖,瓦纳卡湖,还是瓦卡蒂普湖都奉献给我们蓝调美景。让我终于读懂了“有一种蓝叫新西兰”的深意。</p><p class="ql-block">这趟旅程,是眼睛装下辽阔,心灵触到纯真。新西兰的风、土地与生灵,成了往后想起,便觉治愈的存在,盼今后的旅程,仍有这般清澈风景,和心底漾起的、对世界的热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