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古老寓言邂逅童真演绎,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兰陵县第六小学,一场关于寓言、成长与热爱的故事,正精彩上演——三年级寓言故事表演大赛,以小舞台为窗,让经典寓言 “活” 起来,带孩子们在趣味里悟智慧、共成长。</p><p class="ql-block"> 一、筹备:师生携手,让寓言 “落地”</p><p class="ql-block"> 为了这场与寓言的深度相遇,三年级师生早早开启 “筹备模式”。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化身 “选稿参谋”,从《邯郸学步》的盲从反思,到《陶罐和铁罐》的品格对照,精挑适合展演的故事;学生们则化身 “创意达人”,拉着小伙伴、家长或老师组队,琢磨怎么让文字里的角色 “跳” 上舞台。亲子共演的温馨、师生搭档的默契,让寓言从书本 “落地” 成可触摸的成长剧本。</p> <p class="ql-block">二、展演:童趣演绎,让寓言 “发光”</p><p class="ql-block"> 6月6日的知辛楼四楼会议室,是童趣与智慧的 “魔法场”。</p><p class="ql-block">三一和三三班的孩子们不约而同都选择了《邯郸学步》!表演时,小演员们把燕国少年盲目模仿的“笨拙”与“迷茫”,通过夸张又生动的肢体动作、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学不同路人走路时,模仿小孩的活泼蹦跳、老人的缓慢稳重,切换自然又贴合角色,让大家直观看到盲目效仿的荒唐。最后少年忘本爬回燕国的情节,情绪递进到位,把故事寓意清晰传递,既逗得观众发笑,又能引发 “不能丢了自我盲目学别人” 的思考,表演感染力超强,为孩子们的精彩诠释点赞!</p> <p class="ql-block">三二班孩子们演绎的《坐井观天》超赞!“小青蛙” 守着 “井底小天地”,那股子固执又天真的劲儿,通过生动神态和语气活灵活现;“小鸟” 奋力扇动 “翅膀” 描述天空辽阔,眼神里满是急切与真诚。</p><p class="ql-block"> 对话时,角色情绪衔接自然,把 “眼界局限” 与 “世界广阔” 的冲突,用童趣表演呈现,让台下同学直观懂了 “别被眼前小天地困住,要多看看外面” 的道理,感染力和教育意义都拉满,为小演员们的精彩诠释拍手叫好!</p> <p class="ql-block">三四班孩子们把《揠苗助长》演活啦!“农夫” 满脸焦急、慌手慌脚 “拔苗” 的样子,把急于求成的心态诠释得超生动,每一个动作都带着 “想让禾苗快长高” 的迫切。</p><p class="ql-block"> 和禾苗 “互动” 时,从一开始的期待,到后来发现禾苗 “蔫了” 的懊恼,情绪层层递进,让大家清晰看到 “违背规律做事” 的后果,把寓言道理用童趣表演传递,既逗乐又发人深省,小演员们太会演啦,为这份精彩点赞!</p> <p class="ql-block">三五班的孩子们演绎的《亡羊补牢》堪称惊艳!小演员们用鲜活的表演,将故事中 “知错能改” 的核心诠释得淋漓尽致。扮演 “养羊人” 的孩子,在发现羊圈破洞时的懊悔跺脚,到邻居劝说后从犹豫到顿悟的眼神转变,细腻地展现出人物心理变化;修补羊圈时专注又认真的模样,配合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的台词,感染力十足。其他小羊们俏皮灵动的动作,更是为表演增添了许多趣味。整个剧目节奏紧凑,既保留了寓言的深刻内涵,又通过童趣满满的演绎,让 “及时改正错误” 的道理深入人心,真是一场兼具教育意义与观赏性的精彩演出!</p> <p class="ql-block">三六班孩子们带来的《掩耳盗铃》表演让人眼前一亮!小演员把“盗铃人”自欺欺人的滑稽模样刻画得入木三分——蹑手蹑脚靠近铃铛时的紧张神态,捂住耳朵偷铃时自以为得计的得意笑容,还有被铃声惊动后惊慌失措的反应,每一个细节都充满戏剧性。配合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幽默的台词,将“欺骗自己无法掩盖事实”的荒诞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他小演员饰演的路人,用疑惑又忍俊不禁的表情与盗铃人形成反差,更突显故事的讽刺意味。这场表演寓教于乐,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让经典寓言焕发新生,完美诠释了“自欺欺人终会露馅”的深刻道理!</p> <p class="ql-block">三八班小演员们带来的《自相矛盾》堪称一场“思维碰撞”的视觉盛宴!饰演“卖矛与盾的商人”的孩子,将角色的狂妄与狡黠展现得淋漓尽致——挥舞长矛时的趾高气扬,拍着盾牌吹嘘“坚不可摧”时的夸张神态,瞬间把观众带入集市叫卖的热闹场景。而当“路人”接连抛出质疑,商人从胸有成竹到哑口无言的表情转变,尤其是那句结结巴巴的“这……这……”,配合挠头跺脚的动作,把“前后矛盾、逻辑崩塌”的尴尬诠释得极具喜剧张力。其他小演员用或惊讶或嘲讽的反应,巧妙烘托出故事的荒诞感,让“说话做事要符合逻辑”的道理在欢笑声中深入人心,真是一场充满智慧与趣味的精彩演绎!</p> <p class="ql-block">三九班小演员们对《陶罐和铁罐》的演绎堪称匠心独运!饰演陶罐的孩子,以温柔谦逊的声线、微微颔首的动作,将其友善包容的特质展现得恰到好处;而扮演铁罐的小演员,则通过仰起下巴的傲慢姿态、抬高声调的轻蔑语气,生动诠释出骄傲自大的性格。二者在对话时,一柔一刚的神态碰撞,将“傲慢无礼”与“平和豁达”的性格反差拉满,尤其是当陶罐小心翼翼劝说,铁罐却不屑一顾的场景,张力十足。更巧妙的是,孩子们利用道具设计——陶罐精致质朴、铁罐锈迹斑斑,配合故事结尾的命运反转,无声却有力地传递出“每个人都有价值,不应轻视他人”的深刻寓意,让人忍不住为这份精彩绝伦的表演喝彩!</p> <p class="ql-block">三、成长:以演促读,让寓言 “扎根”</p><p class="ql-block">这场大赛,不只是 “演故事”,更是 “长本事”。学生们在排练里学会协作,在表演中打磨表达,更把寓言里的智慧,悄悄 “种” 进心里——明白不能学 “邯郸学步” 丢了自己,懂得学 “亡羊补牢” 及时改正。当台下掌声响起,是对表演的肯定,更是对 “阅读 + 实践” 成长模式的点赞。</p><p class="ql-block">寓言虽短,成长路长。兰陵县第六小学这场表演大赛,让经典寓言成为孩子成长的 “阶梯”,也让我们看见:当教育以 “趣味” 为桥,孩子会主动拥抱知识,把古老智慧,变成照亮未来的光。</p> <p class="ql-block">编辑:刘凤霞</p><p class="ql-block">审核:尹飞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