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旅行之安徽蚌埠】

候车室的淡咖啡(免私聊)

<p class="ql-block">作 者:候车室的淡咖啡</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283989</p> <p class="ql-block">“蚌埠一座安逸的城市,物价低,节奏慢”,“蚌埠在皖北属于最适合生活的,包括养老,消费低,活力强”,“蚌埠市有山有水有丘陵也有平原,城市建设居中美食众多宜居舒适”…看到网上对蚌埠的一通赞誉,不由得心之向往,打算利用周末两天短途旅行。</p> <p class="ql-block">周五17:43的高铁,正好下班出发不误事,利用火车上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正好刷刷手机假装做做攻略。安徽蚌埠,原来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民国时期和汪伪时期曾</span>两度作为安徽省会,在此期间其经济遥遥领先于省内其他城市,成为淮河流域的繁华都市,1947年1月1日作为安徽省第一个省辖城市。但是如今的蚌埠已沦为三线城市甚至四线城市,被称为安徽省最失落的城市。2024年安徽省各城市总GDP排名蚌埠在第九,人均GDP更跌到11名。</p> 阿财老铺美食街 <p class="ql-block">一到酒店放好行李就出去觅食了~蚌埠赫赫有名“阿财老铺”,现在已是延伸成一片美食街区,入口处的场景是蚌埠火车站,整条街的风格是浓浓的民国风,火车头、电影院、电话亭…</p> <p class="ql-block">阿财老铺是被称为安徽省深夜食堂,店内装修设计也是颇具年代感,可能到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那个耀眼的灯箱招牌“蚌埠住了(绷不住了)”居然灭灯了。来了才知道,原来蚌埠的小龙虾远比盱吁小龙虾、潜江小龙虾有名更早,1979年开始就已经作为蚌埠百姓桌上美食了。</p> 雪园小吃部 <p class="ql-block">一早出门,打车直奔华丰街一巷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蚌埠老字号~雪</span>园小吃部。穿过花鸟市场,以及一众临立的铺面,这里应该是雪园总店,创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蚌埠市非遗,点了她家的特色:雪园酒酿四色汤圆和大碗鲜肉馄饨等,汤圆糯叽叽,馅料有黑芝麻、豆沙、山楂,鲜肉馄饨量大料足,就是汤料胡椒加的有点多呀。</p> 张公山公园 <p class="ql-block">本来看天气预报要下雨,打算去参观博物馆的,吃完早饭看架势还憋的住,转而计划先去室外的张公山公园,定位在她的必打卡点~“珠蚌迎宾”。整个雕塑是一个舒展的蚌壳+一个托举珍珠的汉白玉玉女(也有蚌埠人称她为“歪歪精”),是蚌埠的标志性建筑。这座雕塑不仅是“珍珠城”的具象化表达,更蕴含了蚌埠城市精神之一~“孕沙成珠”。</p> <p class="ql-block">张公山公园传说之一∶关于张公山,明朝有个张姓战将,曾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晚年卸甲归田,隐居在现在的张公山上。由于他经常出资济贫,在当地深受爱戴,于是百姓尊称其为张公,张公山则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沿着公园的登山木栈道直走,便可到达山顶的望淮塔,蚌埠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七层八角,塔名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登塔可鸟瞰珠城全貌。</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的张公湖,曾名“化陂湖”,从游船码头处沿着木栈道可上“姊妹桥”,湖水波澜如碧玉,栈道蜿蜒如缎带,湖水、山丘、树林与远处的望淮塔组成了一副美丽的山水画。。</p> 蚌埠博物馆 <p class="ql-block">蚌埠市博物馆共有5层,一层有两个临展,二层是最主要的古代和近现代的历史文化陈列厅,三层是美术作品临展,四层本来有专题陈列的,可惜去的时候居然关闭了,五层则是他们的办公区域。</p> <p class="ql-block">一楼临展之一:“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大禹文化主题展”</p><p class="ql-block">蚌埠素有“淮河文化之都,大禹文化之乡”之誉,境内有涂山、禹王宫、禹会村等众多禹迹,流传着大禹劈山导淮、娶妻生子、会盟诸侯的传说故事,所以蚌埠是全国重要的禹迹城市之一,2025年更是组织了首次大禹文化节。</p><p class="ql-block">这次博物馆临展虽然地方不大,但主办者也是用了心思,共分为“治水英雄 人文始祖”“九州四海 宅兹禹迹”“禹风厚德 万代千秋”三个单元,以文献史料、遗迹遗存、精神信仰为切入点,立足蚌埠市特色禹迹资源和深厚的大禹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一层临展之二:“西京印迹——大同辽金元文物展”</p><p class="ql-block">展览共展出铜器、铁器、瓷器、陶器、金银器、木器、石器、壁画等文物展品,有“北方锁钥”“民俗风情”“壁彩丹青”“窑火神韵”“魂兮所归”五个单元,展示了辽金元时期大同地区的政治经济、日常生活、工艺生产和信仰习俗。</p> <p class="ql-block">二层展厅之一:古代历史文明陈列</p><p class="ql-block">整个展厅围绕蚌埠的历史,时间线悠长,跟着博物馆的展陈资料学习了:三万年前的西尤遗址初现淮河流域人类活动的踪迹,七千年前的双墩刻划符号展现了中国文字的萌芽状态,五千年前的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填补了淮河流域文明传承的空白,四千年前的禹会诸侯 拉开了夏王朝建立的序幕,两千六百年前的钟离君柏墓揭开了神秘的钟离古国面纱,两千年前的垓下之战奠定了强盛的汉王朝基石,六百年前的明朝开国元勋汤和荣归故里,赐葬曹山,明清时期蚌埠社会逐渐成型,同治二年蚌埠雏形初现。</p> <p class="ql-block">二层展厅之二:近现代历史文化陈列</p><p class="ql-block">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蚌埠受其影响,逐渐由古渡乡集,转变为安徽省的交通、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抗战胜利后,1947年1月1日,蚌埠成为安徽省首个省辖市。1949年3月,渡江战役总前委进驻孙家圩子村,制定了整个战役的实施计划。解放后,依托资源与交通优势,蚌埠成为皖北工业基地。</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新石器时代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距今约7300年,出土于双墩遗址,陶土烧制而成的头像,闪闪发光是因为里面混了云母颗粒,面部有独特的雕题纹面,是目前已发现的“雕题纹面”的最早实物例证。</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清代同治三年长江水师提督银印,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整体呈正方形,钮作虎蹲状,印文包含汉、满两种文字,是研究清代军事史的重要文物。</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隋代寿州窑青釉四系盘口壶,通体施青釉,釉色莹润透明,造型挺拔高雅,是隋代寿州窑产品中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瓷盖罐,元代(公元1271-1368年),出土于龙子湖区汤和墓,典型的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绘有精美的缠枝牡丹纹,工艺精细,色彩艳丽,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p> 宝兴面粉厂旧址 <p class="ql-block">宝兴面粉厂始建于1928年,由河北省盐山县人杨树诚投资60万银元建造,当时的很多设备都来自国外。现在的面粉厂旧址已改建为宝兴1928园区,有4栋厂房和一栋阁楼,厂房已经改造为图书馆和展示馆,阁楼则改造为咖啡馆和书画馆。宝兴1928离淮河非常近,附近更有“小首尔”之称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改建后的蚌山区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宝兴1928书画展。</p> <p class="ql-block">阁楼一楼的咖啡馆面积不大,二楼是一个个小房间,有展示蚌埠及宝兴面粉厂历史的图片展示,也有一些道具供游客拍照打卡。</p><p class="ql-block">点了一杯酒酿冰咖啡,着实惊艳!看来下次在家也可以diy这种口味的了。</p>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 <p class="ql-block">穿过宝兴面粉厂旧址前的滨河大道,即可登上淮河堤岸,一眼欣赏两岸风景。站在岸边,是最能感受到城市建设让百姓生活更好的真实写照。蚌埠从2021年起开展的“靓淮河”工程,采取拓宽并疏浚河道,加固了堤防提高了城市的防汛能力。通过景观改造、交通设施建设等举措,打造可供百姓锻炼、游客观景的城市中心公园,全面提升了城市品质,拓展了发展空间。虽然工程还没完全贯通,甚至只有几分之一,但是仍可以享受开通的几公里工程建设的成果。你可以在建造一新的步道上跑步,可以在沿岸的各种健身设施上锻炼,可以在鲜花盛开的岸边拍照打卡,也可以像当地居民一样,带个茶杯,吹着江风,三三两两围坐聊天。</p> <p class="ql-block">“千里淮河第一桥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或许这里是最能代表蚌埠历史发展源头的标志性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倾注了一代代铁路守桥人的心血,更</span>连通中国南北的经济线。从城市发展来说,津浦铁路的开通迎来了蚌埠第一批创业移民,据记载,当时的城市人口从1908年的4000人增加到1912年的10000人。</p><p class="ql-block">沿着堤岸漫步,时不时会有货车和绿皮火车经过,桥上有飞驰的火车,桥下有航行的货船,岸上有漫步的市民游客,这是眼睛看到的,火车轰鸣声,轮船汽笛声,这是耳朵听到的,虽然炎炎初夏,暴走的我已经大汗淋漓<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2001年,铁路部门在淮河大铁桥下游25米处又修建了淮河铁路二桥,除了对桥体进行了提升,整体外形与老桥几乎无异,至此,淮河铁路大桥双桥并立,成为千里淮河上的一道壮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可以说没有铁路和大铁桥就没有蚌埠市,作为蚌埠开埠象征的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1982年被列为蚌埠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龙子湖公园 <p class="ql-block">以为龙子湖公园就是一个普通公园,没想到实在大,以龙子湖大桥为界分为南北两园,以龙子湖为界又分为东西园,时间有限脚力有限,只能走走精华的南园。南园是亲水园,由“湖山在望”、“露天剧场”、“临湖广场”、“竹园”四个独立景区构成。南园正中是全开放式的“露天剧场”,周围耸立着几片银白色风帆造型,仿佛一艘艘乘风破浪的帆船,剧场中央有音乐喷泉,不过我到的时间没有开放,如果开放应该蛮壮观的吧。</p> <p class="ql-block">龙子湖公园的必打卡景点~南北分界线,红色代表温暖的南方,蓝色代表相对寒冷的北方,顶部飞舞着一条巨龙,中间的珍珠则代表蚌埠。象征南北分割线的示意台引来不少游客踩点娱乐。</p> 栖岩寺 <p class="ql-block">栖岩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在白石山上的一座寺院,离</span>蚌埠南站比较近。它始建于汉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至今已有两千年历史,</span>由于历代战争频起,几经沧桑后仅存断垣残基,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恢复重建。</p> <p class="ql-block">看了栖岩寺门口的简介,当时重建首期计划投资二亿余元,主体建筑有山门殿、放生池、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文殊殿等,虽初具规模,但仍有许多后期工程尚未完成,故寺院至今仍在发起随缘乐助,并承诺只要捐助就可以刻名字立功德碑在大殿前。站在大雄宝殿前,确实可以看到一排排镌刻有捐助者姓名的功德碑。</p> <p class="ql-block">百福字墙,是历代文化名人手写的福字,有毛泽东,怀素,董其昌,雍正帝等亲笔福字,也是栖岩寺的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都说蚌埠美食多,可惜胃只有一个,不过还是基本尝试了一些:烧饼夹里脊、干扣面、雪园汤圆馄饨、本土奶茶甜啦啦和伟伟冰酒酿,当然还有蚌埠小龙虾。</p> <p class="ql-block">两天的匆匆游览要想全面了解一座城市是不够的,只能大致了解蚌埠这座城市特点,知道她为什么有那么多别称,“火车拉来的城市”,“珍珠之城”,“帝王故里”,“大禹文化之乡”,还有广为流传的垓下之战、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家喻户晓的故事原来均出自于蚌埠。景点不能说令人惊艳,但是赢在这里人不多,不压抑不烦躁,可以让你静静去感受。</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有说蚌埠宜居,我在想可能有几个原因吧。</p><p class="ql-block">1.蚌埠市常住人口300多万,感觉外来人口也不是很多,几乎没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地方,哪怕是热门景点。</p><p class="ql-block">2.交通便利。蚌埠地方不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市马路宽阔,没遇到过堵车。我</span>的出行全靠网约车,基本在10元左右,远的也在20以内,性价比高且非常方便。</p><p class="ql-block">3.美食众多<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吃不贵。</span></p><p class="ql-block">4.房价普遍低,<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高的新开盘的龙子湖一号也就一万出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个城市都有优缺点,第一次来可能感受更多些,或者说跟呆惯了的上海比起来,时间有限粗粗感受下,结束我的行程计划准备下一个目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