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相当于藏传佛教的“清华北大”,被誉为“世界藏学府”。</p> <p class="ql-block"> 寺院坐北向南,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房屋不下万间。</p> <p class="ql-block"> 公元1709年(清康熙四十九年)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一切知妙音笑金刚)大师应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黄河南亲王察罕丹津的邀请,从西藏返回祖籍建寺弘法。大师于当年夏天带弟子来到扎西滩,看见这里山川灵秀、瑞云缭绕,是个建寺的理想所在。即开始在这里建修拉卜楞寺院。</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院的建筑粗犷大方,古朴典雅,稳坚耐用。大型佛殿顶部,均有铜质鎏金法轮、阴阳兽、宝瓶、胜幢、雄狮等。部分殿堂的屋顶有鎏铜瓦和绿色琉璃瓦。整个建筑庄严巍峨、宏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具有藏民族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将一年划分为九个学期(四年大学期、二年中学期、三年小学期)。大学期,每学期为一月;中学期,每学期为二十天;小学期,每学期为十五天。</p> <p class="ql-block"> 要想吃到真正的藏餐,还得在拉卜楞寺食堂里。在此用餐,没有菜谱,坐下之后,两位穿红色长袍的僧侣便会给你端来奶茶,倒入碗中,白里透黄,芳香扑鼻,喝上一口,顿觉喉底爽滑,心旷神怡。喝过奶茶后,两位僧侣又分别为客人抬来一只偌大的铜火锅,形似日常吃涮羊肉的锅,但个儿要大得多,这就是有名的手抓羊肉。这“手抓”讲究的是羊肉的新鲜肥美,一般是现杀现做。羊的年龄一般不超过一年,这样才能保持肉的鲜嫩。吃时,要先喝汤再吃羊肉,一般是喝一口羊汤,吃一块羊肉,饮一口青稞酒,汤香、酒香,满口留香,吃出藏餐的真滋味。</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不仅以恢弘的建筑群落震撼世人,更以千年传承的佛学智慧与虔诚信仰,成为无数旅人追寻精神净土的朝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 从拉卜楞寺到朗木寺的路,一直穿行在高原高山草甸上,除了满眼的青翠,随处可见的羊群和牦牛群,偶尔可见远处的雪山和近处的土拨鼠。</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不是一座寺院,而是坐落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的风情小镇。</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四面群山环绕,林木茂密,风景十分优美,有“东方瑞士”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朗木寺地处四川、甘肃、青海三省的交界处,那里山峦重叠、翠柏长青、湿地汩汩,是白龙江的发源地,海拔3800米左右,山口海拔4000米以上。</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小镇,很绝。一镇跨两省,以白龙江为界,白龙江的西北一侧属甘肃省管辖,白龙江的东南一侧属四川省管辖。属甘肃省管辖的地面叫“郎木寺镇”,属四川省管辖的地面叫“纳木寺镇”。</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郎木”为藏语“仙女”之意,因其山洞中有石岩酷似亭亭玉女,民间谓为仙女所化,故名。</p> <p class="ql-block"> 相传白龙江东南岸的峡谷里有一个大山洞,有猛虎,故称“德合仓”;洞中有一钟乳石,酷似婷婷玉立的仙女,故称“郎木”或“纳木”,“德合仓郎木”或“德合仓纳木”即“老虎洞中有仙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当然,关于老虎洞中的“仙女”还有别样的说法。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有一位美若仙女的姑娘,她心地善良、无私、勇敢,为了解除猛虎下山伤人的灾难,她羽化成岩石,亭亭玉立于山洞之中,与虎为伴,为民造福。</p> <p class="ql-block"> 藏传佛教兴起后,在那里建寺已历千年,但仍被命名为“虎穴仙女寺”——郎木寺。</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不仅仅是一个古镇的名字,也是一座寺院的名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