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次跑了 20 多处名为寺院的地方,可只有一家烧香火拜佛,而且大殿里都可以随意拍照。说明在当地百姓的心目中,寺院是一种文化所在,而不是简单的所谓信仰之地。</p> <p class="ql-block"> 古寺庙前宣传科普</p> <p class="ql-block">泽州三教堂位于山西省泽州县李寨乡陟椒村。</p><p class="ql-block">创修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p> <p class="ql-block">最早在北岳悬空寺里看到儒释道三教供于一处,还觉得有点新鲜,现在才知道,整个山西都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和孔老夫子的塑像,象征着三教的和谐共处。</p><p class="ql-block">儒释道三家在一处办公,和谐相处,表明了山西百姓的大度宽容。</p> <p class="ql-block">泽州三教堂的木雕艺术精湛,被古建专家誉为我国古代木雕艺术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晋城市泽州县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在关帝庙里,只要有空房间,什么神仙都可以供奉:</p><p class="ql-block">桃园三结义,鲁班,老君殿,风神殿,龙王殿,奶奶殿,财神殿,眼光殿,八仙,药王,文昌殿,天师殿,灵官殿,孔明殿,月老殿,大佛殿,包公殿…… 。</p> <p class="ql-block">在晋东南,传说曾有一对从小受难的姐妹,被神仙点化后,反身救百姓于水火。并且还拯救了陷于弹尽粮绝的大宋军队,被宋徽宗钦命为“二仙”。</p> <p class="ql-block">晋城市泽州县的“二仙庙”,主殿为宋代遗构,其余均为明清建筑。</p> <p class="ql-block">宋代塑像。中间是二仙,两边是菩萨。</p><p class="ql-block">不过二仙的头颅曾被盗,现在这是后补上的。</p> <p class="ql-block">这两尊仕女塑像,是原装的。</p> <p class="ql-block">晋城市陵川县的“西溪二仙庙”。</p><p class="ql-block">“二仙”在晋东南一带,广为供奉。</p> <p class="ql-block">东西两座梳妆楼,是此处建筑中的精品。无奈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崇安寺,位于晋城市陵川县的县城内。</p> <p class="ql-block">硅化木。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SiO2(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p><p class="ql-block">此标本距今2.5亿年,原长约10余米,直径约1.0--1.2米。为揭示陵川古地理环境、古生物研究、地质结构、物种变迁提供了实物标本。</p> <p class="ql-block">石佛殿,殿内镶嵌着一组石刻,正中为一佛二弟子,两侧各为一菩萨,为隋唐时期遗物,是崇安寺内最早的文化遗迹。</p> <p class="ql-block">最近,长治市还有一处非常火的旅游区,就是浊漳河谷。沿河 54 公里长的地段,竟有九处国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天台庵位于长治市平顺县,单檐歇山顶,与五台山佛光殿相同。</p><p class="ql-block">1988 年入选第三批国保单位。</p><p class="ql-block">当时全国共有四处唐代建筑,都在山西。</p> <p class="ql-block">2014 年重修时,在梁上发现了它的准确建造年代是 929 年,而唐朝已在 907 年灭亡。</p><p class="ql-block">于是,被踢出了唐代“群聊”。</p> <p class="ql-block">郁闷!不过虽然面子丢尽了,幸好“里子”还在 一一 名气反而更大了。</p> <p class="ql-block">檐下斗拱与樑紧密连接为一体,在《营造法式》中,谓之“斗口跳”。</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的河,即为浊漳河。</p><p class="ql-block">河对岸山上的塔,便是原起寺的塔。</p> <p class="ql-block">原起寺始建于唐天宝六年。</p><p class="ql-block">北宋元祐二年,建青龙宝塔。</p> <p class="ql-block"> 此香亭为明代遗构。</p> <p class="ql-block">此八角石经幢,是唐天宝六年雕造的,寺里最早的建筑,上刻陀罗尼经。</p> <p class="ql-block">传说建此塔的目的,是为了压住女权的龙脉,防止西汉吕后和唐武则天之类的女强人的出现。</p> <p class="ql-block">平顺大云寺(又称大云院)是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的五代时期古寺,创建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原名仙岩院,</p> <p class="ql-block">其核心建筑弥陀殿为中国现存三座五代木构建筑之一,寺内保存有珍贵的五代壁画、石雕及七宝塔等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中国现存唯一的五代时期寺院壁画。</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五代时期审美的巅峰,中国古建筑最早的普拍坊实例。是唐宋之交,唐代模数制向宋代营造法式变化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东面壁画绘着“维摩诘经变图”,维摩诘是佛教第一居士。</p><p class="ql-block">唐朝诗人王维,字摩诘。</p> <p class="ql-block">周显德元年(954年)增建七宝塔,寺院历经宋、清等朝代修缮,现存建筑除弥陀殿与七宝塔为五代遗构外,其余多为清代所建。</p> <p class="ql-block">淳化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阳高乡阳高村,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淳化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淳化寺的南北群山叠嶂,山峰耸峙;东西与民宅相依,农舍密布;寺前近临深谷,漳河水由此缓缓穿流而过,甘林公路由寺前东西贯通。这里风景独特,交通便利。</p> <p class="ql-block">淳化寺内有宋代石经幢两通,高3米余,幢身1.8米,平面八角形,谐书阴刻《尊胜陀罗尼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刻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p> <p class="ql-block">孤零零一座小庙,坐落在自由市场当中。</p> <p class="ql-block">回龙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阳高乡侯壁村,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佛殿是金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寺院门,就是一普通的院落门。</p> <p class="ql-block">回龙寺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单檐悬山顶,平面近方形。</p><p class="ql-block">回龙寺佛殿保留了许多民间工匠做法,反映了早期地方建筑的多样性和民间工匠的创造性,具有较高的建筑研究和历史文物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守寺庙的工作人员,不知在哪里?地上摆着他推销的当地特产 一一 花椒,扫码后自取。还有一段太行山崖柏的树根,要价 ¥500.- 元</p> <p class="ql-block">佛殿内有清代工笔淡彩壁画50余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厦禹神祠 ,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阳高乡侯壁村,创建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并在明清两代进行了多次修葺。</p> <p class="ql-block">厦禹神祠位于山丘的最高处,地势险峻,群山环绕。</p><p class="ql-block">此行去的都是佛寺,只此为民间本土信仰。全国各地都称之为“禹王庙”,独有此地称之为“神祠”。</p> <p class="ql-block">厦禹神祠的建筑风格独特,正殿为单檐悬山顶,平面近方形,具有典型的元代建筑特点。</p><p class="ql-block">殿前有石构月台,雕刻精美,但部分图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损坏。</p> <p class="ql-block">建筑大殿的材料,因陋就简。大梁不直,能用就行。不够长?接一节,照样能用。</p> <p class="ql-block">神祠内还保存有明代壁画,内容为八仙故事。</p> <p class="ql-block">平顺龙门寺,创建于北齐天宝元年。堪称是中国第一古建筑博物馆,横跨了五代、北宋、金、元、明、清六个朝代,1000 多年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山门 一一 天王殿上面像莲花瓣一样的斗拱,是标准的金代遗存。</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标准的宋代遗构,可谓是宋代营造法式的“标准件”。</p> <p class="ql-block">西配殿前,有五代时期的经幢。</p> <p class="ql-block">西配殿内,手中捧有一只眼球的塑像,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眼光娘娘”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燃灯殿内,梁柱稍作加工便使用,断面极不规则,这是长治地区诸多元代建筑的普遍做法。</p> <p class="ql-block">早年,当地乡绅就在龙门寺里创办了“平顺二小”,现在寺院大殿的墙上,还留有文革时期的教育口号。</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曾有个说法:“识字不识字,住过龙门寺。”</p> <p class="ql-block">长治地区,在全国地级市的国保排名中,位列第三。</p><p class="ql-block">第一名是山西运城,102 处;第二名河南郑州,83 处;第三名山西长治,73 处。</p><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只在长治看了 20 多处,不能再跑了,再看,就要审美疲劳了。</p> <p class="ql-block">山西长治潞州的观音堂,去年国庆节才刚刚开放。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p><p class="ql-block">主殿内现存500余尊儒释道三教合一彩塑,最大高2米,最小仅3厘米,采用组塑、浮塑等技法,被誉为“海内悬塑之冠”。</p><p class="ql-block">它和隰县的小西天,蓝田的水陆庵,都是悬塑的顶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上图右上角的标记处,即是这尊中国最小的佛像,仅有 3 厘米高。</p> <p class="ql-block">长治一带扎堆的文保寺院,不去看看,总觉得心里欠欠的。看过之后回来,感觉也就是那么回事儿。</p><p class="ql-block">这感觉,很像是苏轼临终之前,赠予其子苏过的一首带有禅意的偈子:</p><p class="ql-block"> "庐山烟雨浙江潮,</p><p class="ql-block"> 未至千般恨不消。</p><p class="ql-block"> 到得还来别无事,</p><p class="ql-block"> 庐山烟雨浙江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