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我观博之 国家图书馆“观妙入真”———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暨数字艺术大展

慕蓉依涵

<p class="ql-block">  吕洞宾、王重阳、邱处机,看着这几个名字第一反应是:道教祖师级人物。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宋德芳提议营建永乐宫,才有了潘德冲负责建造永乐宫,才留给我们一座保存了七百多年我国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世界现存最大的古代壁画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  坐落于山西芮城县的永乐宫存有我国古代现存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寺观壁画,1000余平方米的壁画堪称“神仙的画展”。曾经在观复博物馆入口处见到现代工艺美术师历时两年多临摹的《朝元图》就已经很惊艳了。真不知见到永乐宫真正的壁画会是何等的内心澎湃。</p> <p class="ql-block">  一直没有找到去山西芮城参观的机会,没想到久未在京,归来展览依旧在,文物从今年一月份就出差到了家门口,错过岂不会后悔。趁工作日人不多去补上这一顿文化的盛宴,集结了近300位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神仙大咖的《朝元图》在招手,快来参观有“中华艺术的大宝库”“道教艺术的大观园”之称的永乐宫藏品吧。</p> <p class="ql-block">  山西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与北京白云观、西安重阳宫并称为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永乐宫原建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由全真教大师宋德方首倡。1956年建设三门峡水库时,党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群策群力,克服困难,将靠近淹没线的永乐宫整体搬迁至20公里外的芮城县龙泉村,完成了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验票后进入展厅,随着讲解员一起详细了解永乐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图来自星球研究所</p> 第一部分       蔚为大观 <p class="ql-block">  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吕洞宾在永乐镇诞生。</p><p class="ql-block"> 1159年,王重阳在甘河畔得吕洞宾真传,后创立道教全真派。</p><p class="ql-block"> 1220年,“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西行万里觐见成古思汗,劝其止杀好生、敬天爱民,并将“立观度人”作为传教的首要任务。</p><p class="ql-block"> 1240年,陪同丘处机西行的十八弟子之一宋德方来到永乐镇昌祖祠,立志将这此地建成全真教最重要的祖师圣地,继承道教唯一的道统真传。</p><p class="ql-block"> 1247年,西行十八弟子之一的潘德冲接续了宋德方的宏愿,主持永乐宫营建工作,历经十年,于新宫工程建成后,功成而化。</p><p class="ql-block"> 1358年,诸殿之中的壁画装饰完成。耗时111年修建的永乐宫正式建成。</p> <p class="ql-block">  有唐纯阳吕真人祠堂记碑拓片</p> <p class="ql-block"> 永乐宫的三大殿以宽阔的甬道笔直相连,正如道教教法一脉相承,全真教三代宗师在乱世之中以身证道,筑造了永乐宫这一信仰之地,使其成为道教文化的丰碑和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p> <p class="ql-block">  踏上永乐宫的中轴线,由南至北将依次经过龙虎殿、三清殿(又称无极殿)、纯阳殿和重阳殿,“无极之殿”牌匾即为永乐宫主殿---三清殿的门额牌匾。</p> <p class="ql-block">  此为三清殿一块地砖的背面,迁建时发现有文字信息而专门保存下来,砖面刻有文字“大朝中统四年九月廿七日重修三清殿工毕 道众三百书”,明确说明了三清殿完工的确切日期,实属珍贵。</p> <p class="ql-block">  宋德方石棺,一级文物,元代(1271-1368),石棺盖正中刻字:“十方大纯阳宫玄都至道东莱披云宋天师”。</p> <p class="ql-block">  披云真人德行碑拓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道人的执照</p> <p class="ql-block">  1951年,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进行勋勘查调查工作中重新发现了永乐宫,其主体建筑保存完好,各殿内的壁画绝大部分为元代原作。作为中国建筑史和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艺术瑰宝,永乐宫的重现震惊了世界。专家学者纷纷到访考察,形成了有关永乐宫研究的早期成果及影像资料。</p> <p class="ql-block">  迁建工作于1956年正式启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管理局直接领导永乐宫迁建工程,1958年完成准备工作,1959年2月迁建工程正式开工,1965年底基本竣工,历时整整十年,成功将永乐宫从原址迁移到二十公里之外的现址,开创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项壮举。</p> <p class="ql-block">  永乐宫三清殿原名无极殿,是永乐宫中轴线上等级最高的一座主殿,立面各部分比例和谐,稳重面清秀,仍保特宋代建筑的特点。台基高2.38米,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椽,单檐庑殿顶,以绿色琉璃瓦剪边装饰,雕花琉璃脊色彩艳丽。大殿内采用减柱法,以增加殿内的使用空间,突出了神龛和三清像的中心地位,以便崇拜瞻礼、举行法事和观赏壁画。</p> <p class="ql-block">  建筑是空间的艺术。永乐宫中轴线的主要建筑均建于高台基之上,殿前有宽敞的月台,殿间有与月台等高的甬道相通相连,两侧不设置其它建筑,突出中轴线各建筑的疏阔高敞及主要建筑的巍峨壮观。而在建筑之中,斗棋、彩画、藻井、琉璃、木雕、泥塑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共同塑造了永乐宫这座辉煌的全真祖庭。</p> <p class="ql-block">  斗拱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特有的结构件,它由方斗和曲拱层层叠加伸挑而成,主要分为斗、拱、昂、枋、耍头五部分,应用在古建筑的柱头、枋、梁等承重部分,可以分担大梁的荷载力,将整个屋顶的重量层层传递到柱子上,以尽可能地延伸屋檐,形成“如鸟斯革,如翠斯飞”的效果。斗拱伴随中国古建筑发展数千年,承托起古人的浪漫想象,是力学与美学的完美融合,也是判断和再现中国历代古代建筑的重要指标。</p> <p class="ql-block">  藻井是用于中国古代高等级建筑内天花板中心处的一种较复杂的木作装饰,呈伞盖形,由细密的小木作承托。藻井的存在可以凸显室内上部空间的中心所在,其向下笼罩的形态可以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其下部空间,突出建筑内空间布局。</p> <p class="ql-block">  三清殿大殿外檐及殿内扇面墙外侧以盘龙花叶悬塑彩绘而成,内侧以沥粉贴金的舞龙和行云穿插盘绕一起,龙的姿态随着行云而异,色彩对比强烈,灵动非凡。</p> <p class="ql-block">  琉璃是一种使用低温烧制、釉面含铅的陶器,一般用在古建筑屋顶的勾头、滴水、吻兽、扣脊瓦等处,用于阻挡水分对木结构的侵蚀,又使屋顶显得华丽壮观。永乐宫各殿顶的戗兽、套兽、仙人、押鱼、嫔伽(角神)等均为元代所烧制。元代的琉璃颜色丰富,除了黄、白、绿、黑、赭之外,还创烧了孔雀蓝、孔雀绿、深黄、浅黄、墨绿等颜色。</p> <p class="ql-block">  700年前,《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与《太清风露经)曾共存于永乐宫的时空之中。一卷被慎重安放在重阳殿屋脊西鸱吻内,见证着永乐宫的初成,另一卷则作为《玄都宝燚》中的一部分,与其余数千经卷也一起被珍藏于宫中。</p> <p class="ql-block">  永乐宫以其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闻名中外,是中国现存寺观壁画中规模最宏大、题材最丰富、画技最高超的典型代表。宫内共有壁画1005.68平方米。三清殿壁画以传统工笔重彩勾填画法,绘制道教三界诸神朝拜元始天尊的宏大场面,纯阳殿和重阳殿壁画以分幅山水人物兼通景连环画的方法,绘制了吕洞宾、王重阳一生的传说故事。</p> <p class="ql-block">  永乐宫的壁画经过了700多年的历史沉淀。依旧保持了本真的鲜艳颜色。经过科学检验分析发现,永乐宫壁画使用的颜料大多是天然的、在自然环境下性质相对稳定的无机矿物颜料。利用数字修复技术和图片处理系统对永乐宫壁画进行数字化扫描,并对扫描作品进行修复,将缺失的壁画色彩予以补全,通过数字分析,将色彩还原,让历经风霜的画于数字世界之中重现风华。</p> <p class="ql-block">  永乐宫壁画采用了传统的重彩勾填法,以石青、石绿为画面主体颜色统领全画,加入棕褐、赭石、朱砂等单纯的色调进行点缀,整个画面显得稳重浑厚而又富于装饰性美感。而为了适应大殿内较为昏暗的光线,壁画上还应用了大量的白色,既使得画面更为明亮,也使得其它颜色在白色的衬托下更为和谐生动。</p> <p class="ql-block">  青绿山水,在元代的寺观壁画中经常出现,使用重彩描绘,以青绿入画,石青、石绿、朱砂、石黄、金粉(加入金粉即称为金碧山水)等矿物质颜料各尽其妙,涂染于画作中,画面显得色彩华丽,具有装饰意味。永乐宫纯阳殿和重阳殿壁画以表现全真教祖师像传为主,结合青绿山水背景,以人物和界画为重点,汇集和串联了得道成仙及度化教人的情节,显示出画匠超凡的想象力和细致的图像表现技巧。</p> <p class="ql-block">  明代“五龙捧圣”壁画原藏于永乐镇西侧玄帝庙,永乐宫迁建时,玄帝庙和其殿内壁画一同搬迁至永乐宫新址,现位于永乐宫新址中轴线建筑群东路。该壁画是难得一见的玄帝与五龙主题的壁画精品,反映了玄武大帝修行圆满之时,由五龙护佑面升为神祇的场景。画面中,玄帝位于中央,形象高大,面容紫色,龙眉凤目,着玄色(黑色)龙袍铠甲,手持长剑,青红两色飘带飞舞,有圆形红色头光,背祥云密布。五位龙王手持圭表敬立周,其中两位龙王背露龙鳞,脚踏祥云,衣带飘飞,做护佑飞升之状。整幅璧画颜色鲜艳,局部使用沥粉贴金装饰图案,绘画和装饰技法高超,是明代同一题材壁画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沥粉的传统方法是用白土粉、胶、熟桐油装在猪尿泡里,然后束上细铜管,像挤牙膏一样挤出凸起的线条装饰在壁画上,形成一种立体的装饰结构,从而打破壁画平面艺术而创新出立体的效果。贴金是将金箔直接贴到沥粉后的凸状线条上,以丰富绘画的表现,增强光感效果。永乐宫三清殿譬画在神仙人物的冠带、衣襟、飘带、盔甲、熏炉等处施以沥粉贴金的技法,使画面呈现出立体突出、富丽辉煌的艺术效果,是运用该工艺的优秀典范。</p> 第二部分        和光同尘 <p class="ql-block">  凡人如何成仙?已得道的吕洞宾未再言语,元代的民间画师们,却为我们绘出了他的答案。在纯阳殿内的《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中,宫廷村舍、酒楼茶肆,皆在山石树木间流转,绿水墨之中交融,每幅画面既是画师洞察世事之眼,亦是吕祖和光同尘之境。走上这座遇仙之桥,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了故事中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 猜一下上图的八仙都是谁?提醒一下没有何仙姑。</p> 第三部分    壁上乾坤 <p class="ql-block">  行进式弧幕剧场生动再现三清殿壁画《朝元图》的恢弘场景,AI活化的三清殿神祇迎面飞来,立刻感受到“众神朝元,满壁风动”带来的震撼,甚至看多了眼晕。</p><p class="ql-block"> </p> 第四部分    山河永存 <p class="ql-block">  700余年来,永乐宫北倚巍巍中条山脉,南俯滔滔黄河主流,目睹岁月兴衰,见证世事更迭。“百年人光景皆虚幻”,当年的道人、工匠与信众早已不再,殿前的银杏树与柏抱槐也未能随永乐宫的迁建而移植,然而在日升月落、四季轮转之中,三清殿内的众神仍在缓缓前行,宫外新植的花木又已郁郁葱葱,永乐宫的建筑与壁画依旧与山河共存,让我们得以与古人共立于这一方天地之间,共同感受最为本真的情感共鸣。</p> <p class="ql-block">  三清殿琉璃鸱吻与正脊</p> <p class="ql-block">  三清殿的鸱吻釉色艳丽、造型特殊、气势浩大、举世罕见。两只高大的孔雀蓝琉璃鸱吻原位于屋顶正脊两端,迁建永乐宫时被替换下来保存在文物库房里。鸱吻高3.02米,由七块琉璃拼合而成,以红坩土作胎,呈孔雀蓝釉色。在造型方面,鸱吻作盘曲状,张口吞脊、怒目圆睁、炯炯有神, 身上塑胡人献宝、风伯、雨神、流云等纹样;背兽张目嗔视,尾爪向上向内前伸,尾尖向外弯曲。</p> <p class="ql-block">  正脊是处于建筑屋顶最高处的一条脊。作为前后两坡屋面的交汇处,正脊在结构上与视觉观赏上均居重要地位。永乐宫三清殿正脊较特别,没有脊刹,两侧堆塑凸起的菊花、莲花、双凤、升龙、荷包牡丹、二龙戏珠等图案,左右对应,形状略有不同。</p> <p class="ql-block">  脊身花束艳丽,釉面斑驳,釉色以黄、绿、蓝三彩为主,是元代琉璃的上品之作。永乐宫三清殿琉璃堆花龙凤脊以华美之势创后世堆花脊简之先河,代表了元代琉璃艺术的最高成就,是古建筑造型美与色彩美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展厅现场背景约长20米的曲屏上循环播放着永乐宫边中条山一年四季的景色,数字技术的提升仿佛置身其中,步步生花,全面感受着永乐宫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元代实行物勒工名的制度,工匠在砖体烧造前会在砖体上留有手印,以备成品查验。把自己的手和屏幕上的手印叠放合掌,看看自己会受谁相约?</p> <p class="ql-block">  走出数字化还原的永乐宫,走到展览的尽头,仿佛从七百年前穿越归来,亲身领略了永乐宫的建筑奇迹与历史瑰宝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  永乐宫的故事无法以言语尽说,最真切的体验方式应该是将自己回归于现场之中,在参天古柏之下依次走过龙虎殿、无极殿、纯阳殿和重阳殿,与殿顶雄猛威武的鸱吻留影,与壁画上驻足停留的神仙对望,与甬道砖石中工匠留下的手印合掌,倾听自然与空间中交汇的声响,捕捉刹那而生却永恒存留的悸动。艺术无极,文明永乐。期待能到山西芮城与永乐宫零距离接触,领略它的传世之美。</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久未离开,购得一本《朝元图》,将七十个文物章依次加盖,还有设计精巧的套章,在空白处布局,配色,其乐无穷。如果您在京生活,难得一见送到了家门口的展览抓紧去看吧,而某些宝物是亲临现场也无法看到的。</p> T I P S <p class="ql-block">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 第三、四展厅时间:时间:2025年1月12日~8月31日(每周一闭馆,节假日另行通知)</p><p class="ql-block">免票政策:1.2米及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免费入场(需一位成人持票陪同观展)</p><p class="ql-block">讲解时段:</p><p class="ql-block">周二至周五 10:30 14:30</p><p class="ql-block">周末及节假日 10:00 14:00 16: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