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先后移住这里。期间,中共中央继续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抗日民族战争向全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p> <p class="ql-block">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p> <p class="ql-block">山西王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位于山西晋中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距平遥古城35公里,是由太原王氏后裔历时300余年修建而成的汉族民居建筑群,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入口处,就在东大院的东堡门。从圆拱门洞下的石板坡上去,院门前便是高大的照壁、上马石、旗杆石、石狮,可见当时主人家的排场,更证明了晋商“红顶商人”的传说,据资料显示:清康、乾、嘉期间,王氏家族受朝廷封宫二品至五品达42 人,朝廷授、封、赠各种大夫达101人。</p> <p class="ql-block">红门堡西大院修建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 </p><p class="ql-block">远望西大院,瞬间画风突变。如果说东大院,是半官半民的大宅门,那么,高大护城墙围拱的西大院,就像是古时战乱突起, 被仓促遗弃的一座王宫。 </p><p class="ql-block">我们从城中主街龙鳞街东北角登上堡墙,在城墙最高处俯瞰,主街将城内划为东、西两大区,东西方向有三条横巷。 </p><p class="ql-block">横巷把宅院分为南北四排从下往上数, 分別叫底甲、二甲、三甲、顶甲。龙鳞街和三条横巷相交,恰是一个“王”字。</p> <p class="ql-block">王氏十六世祖王延章借用宋贤给后人留下家: </p><p class="ql-block">“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饮食心慎节,字画必楷正。 </p><p class="ql-block">容貌必端正,衣冠必肃整。步履必安祥,居处必正静。 </p><p class="ql-block">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心重应。 </p><p class="ql-block">见善如已出,见恶如已病。凡此十四者,我皆来深省。 </p><p class="ql-block">书此当坐隅,朝夕视为警。”" </p><p class="ql-block">王家把家规家训镶嵌在居住建筑物上, 后人可随时吟咏;或雕刻存砖木石面上,家人举目可见。</p> <p class="ql-block">古话说“富不过三代",用以说创业不易,传业传承更难,王氏家族却打破这个魔咒。 </p><p class="ql-block">王氏先祖自元宗皇庆年间(公元1312 年~1313年),迁居灵石静升村,务农经商,再由商入官,以官护商,历经明、清、 至康熙、乾隆朝、王氏家族鼎盛时,办义学、修义仓、造桥筑路、赈灾济贫,修建了有“民间故宫”之称的王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初见王家大院的印象,却是一座城堡: </p><p class="ql-block">高大的门楼,如同故宫一样高大的城,又似长城一般,依山坡绵延而起,城内层楼叠院,亭台楼阁错落,古木参差。 </p><p class="ql-block">高家崖东大院,红门堡西大院,建筑之雄伟,堪比一座前朝遗落的王宫城堡。</p> <p class="ql-block">8号平遥古城</p> <p class="ql-block">山西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也是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平遥县衙始建于北魏,现存最早的建筑为元至正六年(1346年)</p><p class="ql-block">明洪武三年(1370年)平遥县衙已成为我国现存极少的、完整的古县衙之一。</p><p class="ql-block">由外至内依次为大门、仪门、牌坊、大堂、宅门、二堂、内宅和大仙楼。</p><p class="ql-block">北有牢狱、公廨房(遗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西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也是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马家大院(乔致庸老丈人)平遥首富。</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马家大院清同治(1862~1874)年间,后经不断修建,清末已形成了一座宏伟精美的建筑群。</p><p class="ql-block">马中选生于清道光(1821~1850)年间,其祖父马斯才与父亲马德新皆为商人。马中选而立之年参加科举得中举人,之后投身商业,被平遥“蔚”字五联号的财东看重,成为“蔚丰厚”宁夏分号的掌柜,后又回到总号任二掌柜、大掌柜。他还涉及医药、镖局、私塾、布庄等多个产业,是平遥蔚长盛布庄等商号店铺的财东。</p><p class="ql-block">大院占地约6000平方米由三座大院、六座小院组成,共有房屋197间。从空中俯瞰,大院整体布局形似一个“马”字,既包含了主人的姓氏,也隐含着马家“马到成功,一日千里”之意。</p><p class="ql-block">马家大院保存了原有马家器物千件有余,价值连城,被誉为“家私王国,中华一绝”。</p> <p class="ql-block">马家大三姨太高楼院落</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三雕艺术:砖、木、石三雕艺术精湛,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家风理念。</p><p class="ql-block">家族兴衰:静升王氏家族从明初的普通农户逐渐发展成为显赫的官商家族,在清朝康熙至嘉庆年间达到鼎盛,后因战乱、社会变革等因素逐渐衰落。</p> <p class="ql-block">平遥马家大院 的三姨太是 马中选 的第三位妻子,她出身于大户人家,曾留过洋,回国后嫁给了马中选。三姨太不仅帮助马中选经营商业,还教育子女,特别是她的两个女儿,被称为当地的“四大才女”12。</p><p class="ql-block">马家大院是清代巨商 马中选 的故居,位于 平遥古城 内。马中选出生在中医世家,但后来主要从事商业活动,积累了巨额财富。马家大院由三座大院和六座小院组成,共有197间房屋,规模宏大,形似“马”字1。</p><p class="ql-block">三姨太的才能和贡献在马家大院中占有重要地位。她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嫁妆,还在商业上给予马中选很大的帮助。此外,她还让女儿们接受教育,学习天文地理和英语,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思想</p><p class="ql-block">传家之宝</p> <p class="ql-block">马家大院内砖雕、木雕、石雕、彩绘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制作精美。</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北门城墙</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北门</p> <p class="ql-block">乘坐火车去太原</p><p class="ql-block">太原双塔寺本名“永祚寺”,是太原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p><p class="ql-block">双塔寺依山而建,坐南朝北,由前院、后院、塔院三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3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被认为是双塔寺砖雕艺术和建筑艺术中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双塔寺周边4月份开满牡丹花</p> <p class="ql-block">太原双塔寺内大雄殿前,有明代中叶种植的牡丹花,名为“紫霞仙”, 历经三百五、六十个春秋而不衰。</p><p class="ql-block">双塔寺三进院牡丹随处可见,观赏明代牡丹有眼福啊……</p> <p class="ql-block">上塔内看看是实塔,每层仅有很小窗户顶层最小。</p> <p class="ql-block">牡丹花明年等我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