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飘窗上的小桌已经积了一层薄灰。我用手指轻轻一抹,灰尘便在阳光里飞舞起来,像极了那些被碾碎的时光颗粒。五百八十个日夜未曾亲近这个角落,自从妈妈病倒后,我的腰便如同被生活的重担压弯的稻穗,再也直不起来。白日上班,下班后又匆匆赶往父母家里看望妈妈,日子像一条绷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周末意外地得了闲。晨起六点,与朋友相约跑步,五公里后犹未尽兴,又漫步闲谈。回家后收拾屋子,打理自己,赶在饭点用昨日卤牛肉的汤汁为孩子做了牛肉面。为了能塞进那件L号的旗袍,我仅以水果果腹,饮水两杯,便沉沉睡去,直至下午三点才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刻坐在飘窗上,忽然意识到这个角落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它是我生活的裂隙,是奔流时光中的一处小小涡旋。飘窗不大,刚好容下一张小桌,一个靠垫,和一本随意翻开的书。楼下便利店两元一条的速溶咖啡在杯中散发出意外的醇香,这廉价的享受竟也让我心生欢喜。我想练练那荒废已久的字,笔尖在纸上踟蹰,如同我此刻的心情,既想前行又频频回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窗外的阳光斜斜地切进来,在我的笔记本上投下一块明亮的菱形。这光线里漂浮着微尘,它们无目的地游荡,像极了我散乱的思绪。飘窗是个奇妙的地方,它既在屋内,又延伸向屋外;既属于家,又连接着世界。坐在这里,我同时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是生活的参与者也是旁观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照顾妈妈的那五百八十天里,每天下班后就匆匆赶去看望她,如今妈妈走了60多天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几乎忘记了如何独处,</span>我不知道下班的时间该干些什么,站在公交站台没有了方向,还有谁记挂着我?等着我去看她?她的离去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卷走了我生活中所有柔软的部分。那时医院的白墙、消毒水的气味、监测仪的滴答声构成了我的第二时空。而在这个午后,飘窗成了我的思想方舟,载着我暂时逃离沉浸那一片刻的混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翻开一本不知何时放在这里的书,纸页间夹着一片干枯的银杏叶。这意外的发现让我怔住——那是母亲健康时与我一同在公园拾回的。叶子经络分明,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某个秋日的记忆。我突然明白,这个午后缺少的正是母亲安好健在的身影。思念如潮水般涌来,却又在阳光下化作无数细碎的光点,轻轻落在我的心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屋外传来孩童的嬉笑声,远处有汽车的鸣笛,这些声音构成了城市的背景乐。我的钢笔在纸上划出歪斜的字迹,常教孩儿写字要端正,字如其人,一撇一捺要到位,那样写的字才好看。如今我的字歪了,人大概也歪了。生活的重压让人变形,就像长期受压的弹簧,即便卸去重量,也难以恢复原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咖啡已经凉了,但香气仍在。这廉价的速溶咖啡竟也能带来如此满足,或许快乐本就与价格无关,只在于自身感受,我在想,幸福是否也如此,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否在生活的夹缝中发现那些微小的光点。就像此刻,在这个被遗忘的飘窗角落,我竟找到了久违的平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昏将至,阳光渐渐变得柔和。我知道不久后又要回到那个叫“生活”中的人,但此刻,就让我再沉浸一会儿吧。让这个飘窗成为时间的琥珀,封存这一小段属于我的宁静。生活的重担终将继续,但至少在这一刻,我允许自己暂时卸下它,仅仅作为一个坐在阳光里的女人,喝着便宜的咖啡,写着歪斜的字,思念着远方的母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最后一缕阳光从飘窗退去时,我合上书本,发现不知何时自己已泪流满面。那些泪水不是悲伤,而是一种释然——原来在生活的重压下,我依然能够感受美好,依然能够为自己保留这样一个小小的避难所。飘窗上的时光切片,虽短暂,却足以让我重新找回呼吸的节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