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黑喉鸦雀(橙额鸦雀V12.0)是雀形目鸦雀科金色鸦雀属的小型鸟类。以橙色和黑色相间的独特外观著称。分布于东洋界,自尼泊尔至泰国西北部,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及邻近东南亚国家。在我国的云南和西藏有发现和记录。黑喉鸦雀体长约11.5厘米,头部上方呈棕色灰色,具宽大的黑色侧冠纹,耳羽上方和后方的斑纹尤为显著。脸部、颊部和髭纹区域呈现灰或橙色,具体取决于亚种。背部和肩部为赤褐色至锈色,翼尖和翼端黑色,而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边缘为白色至浅黄色。初级飞羽为深灰色至黑色,翼下白边逐渐变为橙色。尾巴渐变,上侧为暖色调的棕色,尾羽外缘和尖端黑色。喉咙中心黑色,其余下体橙色至淡黄色,胸部中心有白色区域。虹膜棕色至红棕色,喙角质色至粉黄,腿色从粉灰至绿灰不等。</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在姜家寨拍摄黑喉鸦雀时,天气不好,天空中乌云翻滚,大雨倾盆而下。我在雨中苦守了一 整天,连鸦雀的半点踪影都未曾见到,满心期待化作泡影。第二天清晨,我沿着山路向上攀爬,途中惊喜瞥见几只黑喉鸦雀在竹林间穿梭跳跃,然而,林间光线昏暗,难以拍摄,我只好强压下激动的心情,继续朝着鸟点前行。抵达鸟点后,我迅速架起脚架、调试相机。尚未从急促的喘息中平复,便见四只鸦雀振翅掠过山下,停歇在远处枝桠间。奈何层层枝叶将它们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没有办法拍摄,我只能耐着性子继续等待。直到下午五点多,寂静的山林中突然传来熟悉的叽叽喳喳声。我精神一振,抬眼望去,只见一大群黑喉鸦雀正从远方慢慢飞来,漫长的等待,终于等来了希望。</p> <p class="ql-block">姜家寨背靠高黎贡山脉,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有数百种鸟类在这里栖息和繁殖。但在非雨季时山上没有水源。姜家寨在当地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发展生态观鸟旅游,在附近山上建了25个观鸟点,把山下的水引到鸟点的水池,为鸟类打造喝水洗澡的地方。从而吸引了很多鸟类到各个鸟点来喝水、洗澡,也为鸟类爱好者近距离观察和拍摄鸟类提供了机会。</p> <p class="ql-block">这群黑喉鸦雀和其他鸟类一样也是过来鸟点喝水洗澡的。它们从远处接连翩飞而至,轻盈地栖落在水池上方的枝丫与横杆间,又次第跃入池中。水珠四溅间,鸟儿们舒展着小巧的身躯,尽情享受清水浸润羽毛的畅快,而后扑棱棱跳上横杆,用尖喙细致梳理着湿漉漉的羽毛,小小的水池难容十多只黑喉鸦雀同时入内,于是它们一边叽叽喳喳地“交谈”,一边迫不及待地轮番跳进池中。每只鸟儿都似深谙“秩序之道”,洗净身上尘埃后,便跃上枝头,与同伴你追我赶、相互逗趣,欢快的身影在枝叶间跳跃闪烁,为静谧的一隅添上灵动鲜活的生命韵律。</p> <p class="ql-block">这群黑喉鸦雀和其他鸟类一样也是过来鸟点喝水洗澡的。它们从远处接连翩飞而至,轻盈地栖落在水池上方的枝丫与横杆间,又次第跃入池中。水珠四溅间,鸟儿们舒展着小巧的身躯,尽情享受清水浸润羽毛的畅快,而后扑棱棱跳上横杆,用尖喙细致梳理着湿漉漉的羽毛,小小的水池难容十多只黑喉鸦雀同时入内,于是它们一边叽叽喳喳地“交谈”,一边迫不及待地轮番跳进池中。每只鸟儿都似深谙“秩序之道”,洗净身上尘埃后,便跃上枝头,与同伴你追我赶、相互逗趣,欢快的身影在枝叶间跳跃闪烁,为静谧的一隅添上灵动鲜活的生命韵律。</p> <p class="ql-block">(2025.5摄于云南腾冲姜家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