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共产主义”

老孙(sunYiben)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我心中的“共产主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的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很少有人讲共产主义的理想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在新中国的怀抱中成长的我,跟许多同龄人一样,都是在红旗下蹦蹦跳跳地度过了我的童年(大约在上世纪50到70年代之间)。共产主义就像是我们人生的伴侣,身随影伴着我们走过了大半辈子。前几天,在天安门广场的烈士纪念日活动上,少先队的小朋友们又唱起了那首耳熟能详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看着电视里的画面,听着那熟悉的旋律,我的思绪瞬间回到了那个“美好”的年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时候,我和其他小伙伴们一样,每天都在歌声中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可问题来了:共产主义到底是什么?我问过家长,问过老师,结果得到的答案都是模棱两可。大人们只是一致地说:“共产主义很美好,大家都能吃饱饭。”那时候,吃饱饭可是我们的终极梦想啊!于是,我和我的少先队小伙伴们心里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可是,吃什么饭?吃多少饭才算“饱”?这些问题一直在我心中徘徊,像一只无形的苍蝇,让我琢磨不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年暑假的某个上午,我在家乡的剡江边摸螺蛳、抓鱼,结果到了中午,太阳高照,而我除了摸到几只小螺蛳以外,什么也没摸到,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就在我快要昏厥的时候,突然闻到了一阵饭菜的香味。顺着香味走过去,我看到一群奉化江下游而来的鄞江桥农民兄弟们,在岸上铺晒完席草以后,在船上缸灶上顺便烧好了饭,炒熟了菜。那饭是白米饭,菜是咸鸭蛋和炒绿豆芽(此处可以想象一下那诱人的画面),我当时馋得口水直流,眼睛随着他们的筷子起落而上下波动,嘴巴也跟着他们的动作张合,恨不得变成一双筷子,参加他们的“盛宴”。就在这时,我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我每天都能吃上白米饭,加上咸鸭蛋和炒豆芽,那就是我的奋斗目标!这就是我的“共产主义”理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瞬间的念头竟然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成为我心中一直以来最坚定的信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没过多久,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来了。中国的赫鲁晓夫刘少奇被揪出来了!这两位大佬的最大“罪状”就是把共产主义庸俗化。赫鲁晓夫说:“什么叫共产主义?土豆加牛肉就是共产主义。”刘少奇则表示:“什么叫共产主义?大米饭加红烧肉就是共产主义。”当时我也积极参与批判赫、刘二人,但心里却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我的“共产主义”理想居然是大米饭加咸鸭蛋,若被人知道,肯定会被批判;喜的是,年纪轻轻的我竟然和这两位大人物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是如此相似,心想着,若继续发展下去,我也许能成为一位𠮟咤风云的大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政治风声越来越紧,我的“共产主义”理想被我深埋心底,不敢轻易外露。然而,我的内心却比许多人都要充实,因为我早已逐渐实现了自己的“共产主义”梦想。如今,很多人都在寻找幸福,其实幸福的标准是自定的,真正的幸福就在你的心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别再追逐那些虚无缥缈的目标了,或许我们只需要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一颗咸鸭蛋和一盘炒豆芽,便是我们心中最简单、最真实的“共产主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周年,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哪怕它只是一个简单的盒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而,一路走来,我也逐渐明白了什么叫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孙益奔写于2016年10月3日发表于朋友圈,修改于 2025年6月8日下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