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4日下午6:30分钟乘坐邮轮从爱沙尼亚🇪🇪之塔林赶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p> <p class="ql-block">经过17个多小时的航行终于抵达斯德哥尔摩。</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5日上午10:55到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邮轮码头。</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却已经是塔林时间晚上九点钟了。</p> <p class="ql-block">邮轮自助晚餐。</p> <p class="ql-block">下了船直接赶往斯德哥尔摩老城区。</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老城诞生于13世纪的波罗的海要塞,由三座岛屿(斯塔丹岛、骑士岛、圣灵岛)编织而成,总面积仅0.36平方公里。八百年间,瑞典王宫的金顶、诺贝尔博物馆的玻璃幕墙与维京时代的木桩地基在此叠印,成就北欧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迷宫。</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老城(Gamla Stan)是瑞典首都最古老的核心城区,位于斯塔丹岛(Stadsholmen)上,被誉为欧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老城以狭窄的鹅卵石街道、色彩斑斓的北日耳曼风格建筑闻名,主要景点包括瑞典王宫、斯德哥尔摩大教堂和诺贝尔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520年,大广场(Stortorget)曾发生“斯德哥尔摩惨案”,这一事件直接促成瑞典脱离丹麦统治。老城在19世纪一度衰落,但20世纪80年代后因其历史价值成为热门旅游地,1997年随斯德哥尔摩老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如今,这里遍布咖啡馆、手工艺品店和1722年营业的“金色和平”餐厅(世界最古老餐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皇宫(Stockholms slott)是瑞典国王的官方居所和办公地,位于斯德哥尔摩老城(Gamla Stan)的斯塔丹岛上,始建于13世纪,最初为军事堡垒。现存的巴洛克风格建筑由建筑师小尼科迪默斯·泰辛设计,重建于1697年大火后,1754年完工,拥有600余个房间,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大的皇家宫殿之一。</p> <p class="ql-block">皇宫对外开放部分包括皇家寓所、古斯塔夫三世文物馆(展示200余件古罗马雕塑)、珍宝馆(藏有瑞典王室王冠和权杖)及三王冠博物馆(记录王宫历史)。其标志性景点包括仿凡尔赛镜厅设计的卡尔十一世长廊、克里斯蒂娜女王的银质宝座,以及每日中午举行的卫兵换岗仪式。皇宫现为瑞典国家象征,1997年随老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皇宫警卫换班</p> <p class="ql-block">警卫换岗视频</p> <p class="ql-block">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大教堂(瑞典文Storkyrkan)以木雕著称,是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城内最老的建筑之一,也是一座皇家教堂。这里不仅举行过国王加冕仪式,还在2010年举行了瑞典公主童话般的皇家婚礼。教堂哥特式的建筑以及内部华丽的装饰、精美的陈列与珍贵的收藏,都为其锦上添花。</p> <p class="ql-block">在斯德哥尔摩老城(Gamla Stan)圣乔治屠龙广场旁,一座青铜雕像沉默矗立——右手紧握《圣经》,左手遥指大教堂的奥劳斯·佩特里(Olaus Petri)。这位16世纪瑞典宗教改革的核心人物,雕塑定格了他反抗天主教权威的瞬间。作为马丁·路德思想的传播者,他推动瑞典语《新约》翻译,废除拉丁弥撒,让信仰回归民众语言。</p> <p class="ql-block">雕塑基座浮雕重现历史场景:1527年韦斯特罗斯议会上,佩特里支持古斯塔夫一世将教会财产收归王室,斩断罗马教廷对瑞典的控制链条。不远处斯德哥尔摩大教堂内,他亲手设计的木质布道坛至今犹存,象征新教“因信称义”取代繁复仪式的精神革命。</p> <p class="ql-block">佩特里脚下石砖刻着1520年“斯德哥尔摩大屠杀”日期——近百名贵族被丹麦天主教势力处决的惨案。这场流血事件催化了宗教改革,而佩特里本人因批评王室腐败险遭处决,最终流放边疆。雕塑沧桑斑驳的表面,暗喻改革路上鲜血与勇气的代价。</p> <p class="ql-block">今日,游客触摸雕像手中《圣经》青铜页时,金属的微温仿佛传递着一种信念:(律法)宗教改革不仅重塑了瑞典国教,更奠定了现代瑞典民主与教育的基石。在流光溢彩的老城巷陌,这尊沉默的铜像仍是自由思想冲破桎梏的永恒图腾。</p> <p class="ql-block">诺贝尔博物馆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老城(Gamla Stan),2001年为纪念诺贝尔奖百年而建,以“传递改变世界的思想”为使命,通过创新展陈致敬人类智慧巅峰。</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展陈精髓</p><p class="ql-block">• 时间胶囊:环形长廊以“获奖年份”为轴,动态投影展示900余位获奖者的生平与成就,涵盖物理学、文学等六大领域。</p><p class="ql-block">• 思想活化:天花板悬挂“移动肖像”装置(设计师David Small创作),爱因斯坦等巨匠照片轨道滑动,象征智慧永恒流转。</p><p class="ql-block">• 触摸殿堂:可翻阅加缪手稿复制品、触摸莫言《红高粱》初版,沉浸式感知思想力量。</p> <p class="ql-block">科技与人文对话:</p><p class="ql-block">展柜中居里夫人笔记与冷冻保存的纯金奖章并列,全息影像重现DNA双螺旋发现过程。游客可参与“迷你实验室”互动,模拟屠呦呦的青蒿素提取实验。</p> <p class="ql-block">可惜时间有限,没有入内详细观看。这个真是太遗憾了。</p> <p class="ql-block">路过国王花园。</p> <p class="ql-block">皇宫花园地铁站</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艺术地铁</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市地铁中心</p> <p class="ql-block">体验一下斯德哥尔摩的地铁吧。</p> <p class="ql-block">血色森林站</p> <p class="ql-block">出了地铁站,步行去餐馆吃午餐。</p> <p class="ql-block">吃完饭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乘车赶往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晚上9:30分到达并在贝斯特韦斯特优质阿比酒店办理入住。</p> <p class="ql-block">该酒店附近有赛马场,入住后你会发现酒店装饰有很多与马有关。</p> <p class="ql-block">赛马场周边美景</p> <p class="ql-block">赛马场</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6号早餐7点钟吃完早餐,9点钟出发赶往哥德堡城区。</p> <p class="ql-block">哥德堡是瑞典第二大城市,坐拥北欧最大港口(年吞吐量超3,700万吨),1621年由荷兰人规划运河网,串联起贯穿北欧的铁路枢纽与物流动脉,贡献全国20%工业产值(沃尔沃、斯凯孚总部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哥德堡市政厅(Göteborgs rådhus)位于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市政厅广场),是哥德堡的行政中心,由新旧两部分建筑组成。旧市政厅建于1672年,采用荷兰文艺复兴风格,最初为防御工事,后改为市政办公;新市政厅(黄白色建筑)建于1759年,门楼饰有市徽,现为市政府仪式举办地。</p> <p class="ql-block">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1796年设立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雕像,纪念其1619年建城之功。建筑群还包括1849年建的原商品交易所(现市议会办公地),整体呈现哥德堡作为贸易枢纽的历史底蕴。市政厅现仍承担行政职能,周边为城市政治、商业与文化核心区。</p> <p class="ql-block">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v II Adolf,1594—1632年),瑞典瓦萨王朝国王,军事改革家,被誉为“现代战争之父”。他17岁即位后推行军政改革,建立欧洲首支职业化常备军,首创线式战术与多兵种协同作战体系。为争夺波罗的海霸权,他先后击败丹麦、俄国和波兰,并在三十年战争中率瑞典新教联军横扫德意志,于1631年布赖滕费尔德战役大败神圣罗马帝国军,获“北方雄狮”称号。</p> <p class="ql-block">1632年吕岑会战中阵亡,年仅38岁,成为瑞典唯一被国会追封为“大帝”的君主。他在位期间(1621年)建立哥德堡作为瑞典重要贸易港口,该市现存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以纪念其功绩。</p> <p class="ql-block">哥德堡鱼教堂(Feskekörka)是当地著名的海鲜市场,因其哥特式教堂外形而得名。建于1874年,最初为鱼市,现已成为哥德堡的地标之一。建筑采用陡峭屋顶和黄色砖墙,内部一层为新鲜海鲜摊位,二层设餐厅,游客可品尝现做的北欧海鲜料理。这里曾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大鱼市,至今许多本地家庭仍保留每周六采购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市场里面的海鲜产品。</p> <p class="ql-block">哥德堡市容</p> <p class="ql-block">上午12点在哥德堡游览完毕,吃午饭。下午1点钟赶往马尔默。</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30分到达马尔默市。</p><p class="ql-block">马尔默(Malmö)位于瑞典最南端,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隔厄勒海峡相望,通过全球最长公铁两用桥(厄勒海峡大桥,全长16公里)相连,是「北欧-欧陆经济圈」的咽喉。城市面积332.6平方公里,人口约35万,为瑞典第三大城市。</p> <p class="ql-block">马尔默圣彼得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马尔默市政厅(Malmö Stadshus)矗立于市中心大广场(Stortorget)北侧,是北欧现存最古老的文艺复兴风格市政厅之一。其主体始建于1546年,由荷兰建筑师科内利斯·德·瓦尔斯设计,最初为红砖哥特式结构。</p> <p class="ql-block">1650年由安特卫普石匠翻修,立面增建砂岩立柱与雕花山墙,顶部巍然耸立五座青铜尖塔,象征市政权威的永恒守护。</p> <p class="ql-block">正门阶梯两侧伫立着马尔默奠基者国王克里斯蒂安三世的青铜像与女神朱斯提提亚雕像,门楣上镌刻拉丁箴言——“CONCORDIA RES PARVAE CRESCUNT”(和谐生繁荣),呼应汉萨同盟时代商港精神。</p> <p class="ql-block">政府部门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马尔默市政厅广场雕塑。市政厅面对的扇形广场铺满鹅卵石海浪纹,中心矗立卡尔十世骑马像—这位1658年将马尔默从丹麦并入瑞典的国王,马鞍镶嵌被削去的丹麦王冠浮雕。</p> <p class="ql-block">广场周边每一处都是最美的风景,我好想顿足此处,欣赏当暮色浸染砂岩立面,市政厅尖塔聚光灯亮起,光束在广场投射金色双头鹰纹章(马尔默城徽)。此时登上 60米高的钟楼露台:东望厄勒海峡大桥车流如银河倾泻,西瞰老城区万家灯火渐次点亮。而地下30米深处,中世纪护城河遗址改造的酒窖正举办“市政厅夜曲”品鉴会—用出土陶罐盛装的北欧原生葡萄冰酒,舌尖流淌六百年的风土密码。</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毕到马尔默贝斯特优质酒店办理入住。</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7号,7点钟早餐后赶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p> <p class="ql-block">马尔默到丹麦🇩🇰的大桥,一半在海底。</p> <p class="ql-block">丹麦,这个被波罗的海温柔拥抱的国度,既是安徒生笔下童话的摇篮,也是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北欧明珠。从哥本哈根的港口雕塑到菲英岛的古老城堡,每一处风景都仿佛被镀上了童话的金边,却又沉淀着千年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小美人鱼雕像:凝固的忧伤与永恒等待</p><p class="ql-block">长堤公园的港口岩石上,小美人鱼铜像以1.5米的纤弱身姿静坐百年。这座由雕刻家爱德华·艾瑞克森创作的雕像,灵感源自《海的女儿》中为爱化身为泡沫的悲剧角色。</p> <p class="ql-block">远望时,她恬静娴雅;近观却见眉目低垂,似在思念海底故乡,又似在守望未归的王子。2010年,她首次离开故土亮相上海世博会,成为丹麦向世界传递童话精神的使者。如今,她仍是游客心中“丹麦的象征”,每一道铜绿都诉说着时光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吉菲昂喷泉</p> <p class="ql-block">腓特烈堡宫:水晶宫里的历史轮回</p><p class="ql-block">坐落于赫尔辛格市湖心岛的腓特烈堡宫,被誉为“丹麦的凡尔赛宫”。这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群曾毁于大火,幸得啤酒大亨雅各布森资助修复,如今成为国家历史博物馆。60余个展厅中,鎏金谒见厅的穹顶壁画璀璨夺目,骑士厅的铠甲陈列肃穆庄严,而礼拜堂内纯银祭坛更显王室辉煌。漫步后花园,几何修剪的灌木与镜面湖泊相映,将巴洛克园林的对称美学演绎到极致。</p> <p class="ql-block">哥本哈根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内部</p> <p class="ql-block">安徒生雕像</p> <p class="ql-block">哥本哈根国会大厦是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中心岛(Slotsholmen)上的重要建筑,正式名称为 克里斯蒂安堡宫(Christiansborg Palace)。它是丹麦政治权力的核心场所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菲特乐七世</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新港运河。</p> <p class="ql-block">1669年开凿的新港运河,曾是水手与商贾的喧嚣之地,如今化作哥本哈根最诗意的角落。两岸17世纪的尖顶房屋被漆成明黄、钴蓝与珊瑚红,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宛如一幅流动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安徒生曾在此居住并写下《丑小鸭》,他的故居铭牌仍嵌于某扇彩窗之下。游客可乘复古帆船穿梭运河,或在露天酒吧点一杯嘉士伯啤酒,感受北欧夏日的慵懒时光。</p> <p class="ql-block">阿美琳堡王宫座落在哥本哈根市中心的八角形广场上,四座巴洛克风格宫殿对称而立,构成丹麦王室的居所—阿美琳堡王宫。每日正午,头戴熊皮帽、身着复古制服的卫兵以精准步伐完成换岗仪式,仿佛从童话中走出的“洋铁兵”。若宫殿升起丹麦国旗,则意味着女王正在此处理政务。</p> <p class="ql-block">腓特烈教堂坐落于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是丹麦规模最大的铜绿色圆顶教堂,因广泛使用丹麦与挪威产大理石而别称"大理石教堂"。</p> <p class="ql-block">该教堂始建于1749年,历经百余年的停建与重建,最终于1894年以罗马巴洛克风格竣工,其标志性穹顶直径达31米,由12根大理石圆柱支撑。</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装饰以耶稣十二使徒画像和动物浮雕为特色,现免费对外开放参观,并与阿美琳堡王宫构成城市核心景观。</p> <p class="ql-block">哥本哈根天鹅湖(Søerne)是位于市中心的天然湖区,由五座小桥分割成五段水域,因常年有大量天鹅栖息嬉戏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湖周长约6公里,是当地居民休闲的热门场所—湖畔常见情侣依偎、晨跑者锻炼及好友野餐的场景。该湖还与安徒生童话《丑小鸭》的创作灵感紧密相关,传说安徒生曾在此漫步汲取灵感。</p> <p class="ql-block">哥本哈根管风琴教堂(Grundtvigs Kirke)是丹麦表现主义建筑里程碑,为纪念思想家格伦特维(N. F. S. Grundtvig)于1921-1940年建造。建筑师 P. V. Jensen-Klint 独创性地融合哥特式垂直线条与丹麦传统砖砌工艺,外观如巨型管风琴,49米高的尖顶群形成震撼天际线。内部空间由600万块暖黄色砖块砌筑,无彩窗设计仅凭狭长高窗引入自然光,营造肃穆而空灵的氛围,可容纳1800人。</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藏有北欧最大管风琴之一(1930年制,47组音栓),悠扬乐声常于礼拜与音乐会中回荡。其极简砖墙、陡峭拱廊及光影变幻,被誉为"砖砌的诗篇",象征信仰与现代性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丹麦之美,在于它将童话的梦幻与历史的厚重完美编织。无论是小美人鱼凝视的沧海桑田,还是阿美琳堡卫兵铿锵的脚步,都在提醒世人:这里不仅是安徒生的故乡,更是一个让童话照进现实的国度。</p> <p class="ql-block">—“丹麦人并非生活在童话里,而是用童话的纯真点亮了生活。”</p> <p class="ql-block">2015年6月7日:中午吃过午饭赶往机场,北欧(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四国+冰岛+爱沙尼亚之塔林之旅完美收官。感谢朋友们一路陪伴,希望下次再相聚而行。</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mehax7" target="_blank">在路上之北欧之旅 —纯净与诗意的邀约(第一集)</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onfplw" target="_blank">在路上之北欧之旅 —纯净与诗意的邀约(第二集)</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q4ogxh" target="_blank">在路上之北欧之旅 —纯净与诗意的邀约(第三集)</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te2um5" target="_blank">在路上之北欧之旅-纯净与诗意的邀约(第四集)</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