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的友情》少年时相识的学伴,是时光沉淀下的情谊,是人生路上最温暖的陪伴,也是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

方之舟

<p class="ql-block">  6月2号兄弟五家两辆车开启清水河老牛湾和山西忻州自驾游之旅。我和老胡坐老曹的车,老曹一边开车一边给我们讲解沿途的风土人情,还时不时的谈起小时候的趣事:“看见大燕南飞,孩子们就会半蹲拍着大腿大喊,大燕大燕一排排……,大燕真的排成人字形,他们欢呼雀跃,开心自豪的不得了!”童年的快乐时隔50多年回忆起来还是那么美好!</p> <p class="ql-block">  清水河是老胡没回来过的老家,老牛湾是我多年想来看看的地方,望着窗外山谷中碧绿的黄河水,一缕香甜的沙枣花香味。老曹随着导航的引导继续开往清水河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老曹一家前几年开车来过这里,小杨说:“小路坑洼不平很不好走!”望着窗外新建的平坦大道,老曹认为自己走错了路,在大家鼓励下继续前行,老曹最后还是和之前住过的民宿大哥打电话确认此路是新修的,才松了口气,贴心的媳妇还摸了摸他那汗津津的大脑门。</p> <p class="ql-block">  我们直接开到了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观景台。一下车,我就直奔观景台护拦前拍下心心念念的黄河第一弯。第一次看到了鸡鸣两省三市、黄河与长城握手的地方。老牛湾的形成还有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很古很古以前,有一年,大雨下了九九八十一天,下得天地不分,房屋倒塌,人们无处躲藏。八十一天后,风停了,雨住了,可是地上还是白茫茫一片,人的脚踩在地上,还是软绵绵的,小树泡在水里,连树梢也不见,人们哭成一片,这声音惊动了天帝。玉皇大帝派太白金星下凡,普救众生。太白金星来到凡间,在河套地方,套上神牛,要耕一条河,让洪水流去,救出百姓。神牛从早到晚,拉啊拉啊,这天天已大黑了,耕到老牛湾。神牛一抬头,看见前面一片亮光,大吃一惊,拉着犁就向东跑去。猛不防,嘴和鼻子碰到石壁上,它又向西转,耕出一块长四十里的大湾,这就是老牛湾。那个闪光的东西就是离偏关城五十里的明灯山。碰了嘴的地方是万家寨的牛上嘴。据说,牛上嘴村的石崖上,人们还能清楚地看见神牛留在那里的嘴印呢!</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住在一峰闲民宿,一峰闲是父子二人经营,晚饭是父子二人做的,炖羊肉和大烩菜真好吃!</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我看到了屋檐下的燕窝,还有小燕子。哥几个和大爷唠嗑,我又去看了看晨光中的孤岩深入河峡形成270°太极湾,崖壁如刀劈斧砍,黄河水流经此处由汹涌转为碧波平湖,呈现“高峡出平湖”的奇观。‌‌明代老牛湾堡、望河楼等军事遗址与黄河并行,构成“黄河河防长城第一堡”。</p> <p class="ql-block">吃完早餐,我们和老大爷合影留念,与父子俩告别开车继续前往山西偏关镇老牛湾。老曹跟着导航行驶在崎岖的县道上,路很不好走,但我们看到了内蒙和山西交界处的绝美风景,看到了山岗之上蜿蜒的明长城和烽火台,黄土高坡上层层梯田。</p> <p class="ql-block">走近明长城看到了夯土包石城墙,老胡形象比喻为一层白菜一层盐的结构!我们沿着盘山路继续前行,远远望见蓝天白云下山岗之上的偏头关滑石涧堡。</p> <p class="ql-block">滑石涧堡是偏头关长城古堡,是明清时期驻军重要隘口,堡墙保存完好,南门高大,镇宁门的匾额依稀可辨,城门顶端《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石碑巍然屹立。堡内有牌坊石柱、古乐楼、峁高台、明察院、公署、守备公衙、中军官衙、把总官衙、街巷石券窑洞等,多为明清遗存。</p> <p class="ql-block">水窖内存有一通明代石碑,记载着修筑水窖之史实是明代军事水窖。古碑记载堡内有水窖11眼,呈地下窑洞式,全为条石砌筑,防渗性能良好,保存完好,为长城古堡中稀有。</p> <p class="ql-block">西口古道位于堡东侧幽深的沟谷内,俗称滑石涧口,是关内通向关外较为平缓的通道,曾是走西口的重要通道,是由关内通往呼和浩特等地最近的通道,明清时期车水马龙,蔚为壮观。阶梯长城是堡西长城墙体为夯土筑就,呈阶梯状从沟底通向古堡,甚是神秘,为长城建筑中罕见。</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滑石涧堡,哥几个小会决定不去偏关老牛湾了,开车直奔忻州奇村温泉修养!</p> <p class="ql-block">  奇村依靠地下温泉发展的不错现代小镇,入住的民宿有一个半地下大大公用厨房,我们住二层五间房,每间房内有两个浴缸!大家各自回房泡温泉休息,下午6点多去饭店吃饭,老曹媳妇发现身份证和钱包丢了,大家齐心协力打开电脑录相开启了侦破工作。通过两个多小时的排查,最后只有两个地方可能,一是汽车前门镜头看不到的地方被外人捡走;另一是没丢还在自己房内。最后大嫂陪老曹媳妇儿回房寻找,终于找到了。大家皆大欢喜去饭店吃饭!</p> <p class="ql-block">  6月4号上午大家买菜并去包头东河媳妇儿开的稍美店吃了稍美!回到民宿哥五个回房打牌,媳妇们和面拌馅做下酒菜,大家有说有笑包饺子炒菜!</p> <p class="ql-block">  吃完午饭回房休息,下午4点多开车来到忻州古城。忻州古城始建于215年东汉建安年),已有1800多年历史,经过历代修缮,保存完好古香古色明清风格古城!是中俄万里茶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晋北锁钥”之称,又因文风昌盛而有“文 集九原、雅出秀容”之誉,是晋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镇。古城东西南北,四门齐备。 四面城墙,四座城门,各有瓮城,瓮城各有门,形成“四面城墙八座门”的格局。城墙高大雄伟, 44座马面拱卫,砖、土、瓦、木、石的组合应用,完成与完善了作为军事设施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古城的核心——牌坊街。这条街道贯穿古城南北,两旁是保存完好的明清风格建筑,商铺林立,但却没有现代商业的浮躁,反而充满了晋商文化的韵味。有老字号的酿醋坊,有传统茶馆,真想品一杯地道的晋北黄茶,感受古城的从容与惬意。看到了忻州古城酸奶,让会计老胡买九瓶酸奶坐古城街道上吃酸奶也是不一样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我们登上古城墙,伴着夕阳洒在古城墙上的金光俯瞰整个古城的布局,感受昔日守城士兵的视野。城墙上面城楼、箭楼、角楼、敌楼环布四周,还有女儿墙、垛口。从垛口处可以看到城外街景和瓮城。夕阳下,城墙上的二层三檐城门楼、歇山顶式门楼更加雄伟壮观!城墙道路宽而厚实,有许多四座脚登黄包车可以租,自己登着环游一圈。我们九人坐电动观光车进行了古城墙黄昏之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6月4日吃完早餐我们开车前往雁门关。雁门关位于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为“外三关”。雁门关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汉朝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p> <p class="ql-block"> 老百姓真正知道雁门关是通过戏剧杨家将,雁门关景区的雄伟雕像是杨家将中杨继业和他的儿子孙子,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雁门关吃完午饭按原路返回,远远望见杨六郎雕像,行驶20多、公里来到具有2300多年的历史岁月的代县古城。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准备参观最著的代县文庙和靖边楼。</p> <p class="ql-block">文庙位于古城西南,唐代建的总面积14400平方米。座北向南,东有忠义祠、文昌阁,西有明伦堂、节孝祠,忠义祠左右设学正、训导二署,构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儒学建筑群,为华北现存最大的保存完好的古文庙,</p> <p class="ql-block">边靖楼在古城中央,俗称鼓楼,又名谯楼,意为靖边安民,是古代守望敌人、击鼓联络、指挥作战的军事设施,明洪武七年(1374)由吉安侯陆亨建。楼为砖木结构,斗拱规整,梁架精巧,结构合理,建造宏伟。由砖券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歇山顶楼身组成,基底平面东西长43.3米,南北宽33.3米,台高13.3米。楼身高26.7米,总高40米,面阔7间,进深5间,四周围廊。二层设勾栏,三层于勾栏之下设平座。南悬巨匾两块,一为“声闻四达”,长8米宽3米,一为“雁门第一楼”,长5.3米宽2.7米。北悬巨匾一块,长8米宽3米,上书“威镇三关”四字。此外,楼南一层和山门上还分别挂有“晋北形胜”、“共登青云”牌匾。楼内供设大鼓1面,大刀1把。代州边靖楼被长城专家考定为长城第一楼,与应县木塔齐名,素有“代州鼓楼应县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之称。 </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靖边楼,我们买菜回奇村民宿做烩菜花卷一锅出!</p> <p class="ql-block">  6月5号清晨我们晨练完去早市买菜,中午吃排骨焖面,下午泡温泉,晚饭后奇村漫步!6月6号吃完早餐,老曹一家留下,我们三家各自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