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排十一班,出列!

cxy

<h1><b>2024年是我们浙江桐乡知青赴内蒙兵团55周年,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战友。写下这个题目,眼前立马就浮现当年内蒙兵团一师三团七连十一班全体,不是娇美绝艳,灿如云霞的美女群,也不是飒爽英姿、潇洒俊逸的巾帼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群女知青,成天在一起就是个叽叽喳喳,象极了一群麻雀,当然,是一群有鸿鹄之志的麻雀。</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配图2024南北聚会我们班到会人员合影左二起)</b></p> <h1><b>1969年6月—1973年春,我在内蒙兵团一师三团七连十一班呆过。全连300多号人,女生就占一半。建设兵团部队建制,班排连,班就是最小军垦细胞,一个班的童子同住同劳动,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桩桩一件件往事仿佛就在眼前……</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配图接我们去兵团的郭连虎政委)</b></p> <h1><b>曾经的兵团生活,连队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列队听连长指导员讲话是必修课。不过餐前听训话可不是什么好差事,饥肠辘辘闻着伙房一阵阵的菜香馒头香,这滋味难受!</b></h1> <h1><b>2015年回第二故乡,战友在连队礼堂门前留影</b></h1> <h1><b>1970年8月我们三排3个班被派往团部搞营建,盖房。这是星期天全班战士在水渠边的合影。</b></h1><h1><b>‍(前排头尾是班长、副班长)</b></h1> <h1><b>群龙无首不现威,我们有俩班长呢!正班长浙江兵Z,老大姐级别,桐乡一中老三届高中,学问大了去了。班长瘦弱苗条,凤眼弯眉,高鼻梁,长得象林黛玉,蛮江南的。班长为人很善良,看不得别人受苦受难,老是忧天下之忧,谁有伤心事,你还没咋地,她就眼红了。她把我们当小孩一样地宠着,照顾着,有时也会假装严肃地训斥我们,我们多半会忍俊不禁地乐。她办事绝对认真,归于认真执行领导指示一类,真格是“你办事我放心”。我们却嫌她太小心谨慎,有时就拿她寻开心,她不恼的。有她当班长现在想起来真是我们的福气!</b></h1> <h1><b>班长来自浙江桐乡一中,这是她73年上大学后的照片。</b></h1> <h1><b>1972年和班长唯一的合影,在连队营房门口沙枣树旁,用的是那种135的胶卷,照片比8分钱邮票还小。</b></h1> <h1><b>班里10来号人来自天南海北,有北京的、浙江的、天津的、保定的、山东的、本地的。三个女子一台戏,总有磕碰的时候,班长就是调解员,象个家长。一有矛盾,劝了这个劝那个,连哄带唬的。我们呢,也把她当当家的,大小事都找她,班长,这个啦,班长,那个啦。从早起睁眼到晚上熄灯,没个消停的。记得刚到兵团那阵我经常胃疼,只要一不舒服,班长就会过来,轻声柔气地问候,我的疼痛似乎也会减轻。</b></h1> <h3>河套夏日原野</h3> <h1><b>69年初冬,送别连队指导员郭连虎,我们到内蒙是他来浙江招兵买马的。第二排左一薛副连长左二是郭指导员。我在前排左二,那时吃六谷粉(玉米面)超胖,在团部营建队最多一顿吃10个红薯面窝窝头,胖的蹲不下。</b></h1> <h1><b>作为班长干活是要卖力气的,因为要给大伙作榜样。她人瘦弱,有时干得人都东倒西歪的,那也得走在前面,丝毫不敢懈怠。平常起床是第一个,睡觉是最后一个,吃饭伸勺子却是最后一个,而且还要高姿态,好吃的得让着我们点。我们可以为所欲为想哭就哭,想闹就闹,她得有分寸,要不会乱了阵脚。那时,她所做的一切我们都以为是天经地义的,应该的。若干年后,我才想到,她还不是和我们一样的知青吗?凭什么她要多付出呢?73年夏天,她上大学(杭州大学生物系)走了,带着她的理想。后来,她来信说:在大学每年6月15日她都要自己给自己吃忆苦饭,还带着大学里的一帮女同学,想着我们吃苦,她于心不忍哪!</b></h1> <h1><b>2009 年纪念赴内蒙兵团四十周年(桐乡)纪念会上与班长合影</b></h1> <h1><b>我们的副班长Z是北京第一批的兵,北京幼儿师范的,会唱京剧。人长得漂亮,尤其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黑黑的,睫毛长长的,说话声音很嗲,那么大人了,还挺会撒娇。但轮到表什么决心之类的,她小牙咬得咯咯直响,又显出极刚强的一面。副班长看似娇弱,但干活可真有股子猛劲,动作象个男生。挖渠甩沙土,脱坯甩泥,袖子一捋,唰唰唰甩得可快了。赶驴车,她低沉地“得起”一声,那小东西就乖乖地走了,丝毫不敢怠慢。而轮到我手里,那毛驴任我喊破嗓子也不理你,就地且转圈吧,所以,我挺佩服她的。</b></h1> <h1><b>第一任副班长Z在北京天安门留影</b></h1> <h1><b>北京第二批来的时候,是在8月底,天有点凉了。那晚,我和班长去看新来的战友,外面月光皎洁,屋子里黑乎乎的(还没通电),在那里我认识了一米七三的L大个。大个高高的个,大大咧咧的说话腔调,让我见识了老北京人的劲儿。大个性格豪爽,一口京腔京韵,大嗓门,嘴巴一天到晚不停,可能闹腾了,什么也不怵。如果有什么开心事,她是第一个乐呵!她为人仗义,有什么需要出头露面的事也是她头一个跳出来,离了她就没戏。就因她的能说会侃,我们浙江兵也了解了许多北京的趣事、糗事,现在每逢看有老北京的故事情节的电影电视,胡同、街坊、大妈、痞子、牌儿靓的妞,还有丰富的语言,我都觉得熟悉和亲切,谢谢大个给我们带来纯正的北京味道,使我们浙江兵的人生阅历增添了厚度。</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星期天在连队海子划船</b></p> <h1><b>1995年去东北路过北京,见到了同班战友刘大个(左二)大个还是从前那样洒脱自如!</b></h1> <h1><b>40周年聚会,大个和其他北京保定战友一起赶来参加会议,多年不见大伙可高兴了!右二是L大个,那时我们老开她玩笑,将来街上走来一个一米七三的老太太,呵呵,那该是啥样啊?(现在还是鹤立鸡群的感觉)</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和她的单独合影</b></p> <h1><b>那时连队兴排样板戏,没有金刚钻照样揽瓷器活,有阵子,各班业余时间都排样板戏,我们班演《智取威虎山》深山老林小常宝喊爹那场戏,隔壁10班演海港,她们班厉害,主角保定战友L唱得可好了。这是我们班的舞台剧照,和你开玩笑呢!星期天没事干,团部照相馆下来,班长提议在宿舍门前的空地上照的,大家都是做做样子,实际啥也不会。</b></h1> <h1><b> 浙江兵S胖,为人热情,胖乎乎的很可爱。在连里无论男女生都喜欢和她开玩笑。虽然有点胖,但她可不象现在的女孩,觉得自己难看,要死要活的减肥,相反吃是她最喜欢的事。可惜那年月那地方,没什么好吃的,她就老感觉吃不饱,也不易。S胖心眼特好,爱打抱不平,整天一惊一咋的。因为胖,动作有些滑稽,大家有时就逗她,她一点不恼,顶多说一句:“去你的!”就完了。S胖还特别爱讲笑话,往往人家没笑她自个儿先乐,咯咯咯,有她就热闹,她是我们大家的开心果,没有她还真热闹不起来。(大笑)</b></h1> <h1><b>70年和S胖在团部水渠边合影,我们穿的衣服还是家里带去的民服(有别于军垦服)(乐)</b></h1> <h1><b>74年和S胖探亲返蒙,从上海坐大轮船转道青岛,在青岛海滨合的影,看见脚上穿的鞋了吗?那年江浙流行丁字鞋。</b></h1> <h1><b>内蒙盛产华莱士瓜,甜度超高,多吃嘴唇都会裂开。每到夏秋季,男生赶了毛驴车去连队附近农村买,一买一车,整天吃瓜不吃饭。</b></h1> <h1><b>1994年,浙江桐乡赴内蒙25周年纪念大会在君匋艺术院召开,这是到会女生合影,我在前排右二。</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刚到兵团的第二年开春,正是沙枣花开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连好多人都犯起了哮喘病,看着不疼不痒,就是喘不上气。我们班也有两人传染上了,其中之一就是S胖,犯病时,人不能躺着,但也不能站着,半躺半坐的,脸憋得红红的,鼻翼煽得老大,从胸部发出沉闷的呼哧呼哧的声音,那个难受劲让人看了害怕,卫生员来看过了,但见效不大,只能看着她们受苦。抗过几天,S胖才慢慢好了。现在想来那就是花粉过敏,空气里沙枣花香浓烈而醉人,但人体质不同会过敏,好可怜见的。</b></h1> <h1><b>星期天伙伴们在连队水渠旁照相</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犯哮喘的另一人是第一批北京兵C,却没那么幸运,病严重多了,后来给送去了团部住了好长时间医院。C是北京女十中的,人很聪明。她有一个双胞胎姐姐,第二批才来。我们连开欢迎会,欢迎新战友,请她姐唱歌,她姐嗓子好,一曲唱罢,有男生起哄,她姐站在那里张口就是一句:“什么玩意儿!”引得我们瞠目,敢情霸气十足!也就北京兵,浙江兵不敢这么堂而皇之的表达!我们班的C,也挺傲气,但很有思想,开班务会说一些和班长不太一样的主张,不像我们浙江兵因为说普通话不利索发言很少。</b></h1> <p class="ql-block">C战友(左一)与同班北京战友C还有y在团部营建时合影</p> <h1><b>记得头一年冬天评五好战士,她找我谈心,大冷天两人在外面转悠许久,把我给冻的。C是一个心底特别善良而又乐意为别人做事的好人,甚至可以称之为无私奉献。她待人真诚热心,甚至还会把自己给忘了。我们许多战友,包括在内蒙的老兵都受过她的恩惠——我每次探亲路过北京,接送、安排住宿都是她一手安排。后兵团时期,她热心帮助照顾在北京上学的战友孩子、帮助联系看病、资助战友,发起并自掏腰包出连队回忆录,组织战友聚会(也是自掏腰包请客)等等,时间越长越发显出她的一颗爱心和热心,这样的人我还真没碰到第二个。我和她的姐妹般的情谊自那以后一直延续至今,铁!</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1997年寒假,C战友来桐乡,我们一起逛乌镇西栅老大街,那时乌镇还未开发,这是在西栅现在桥里桥南面位置拍摄的合影,还是很原生态的。</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天津兵W,对她,我可是印象深刻。那年,她分到我们班,我们大伙都惊诧不已,脸蛋长得象电影演员张金铃,皮肤白皙,眼睛象黑葡萄一般,大伙都惊为天上人。W在家是老幺,父亲已过世,和母亲相依为命。她母亲是一个缠脚的漂亮老式女子(我见过照片),在家可疼她了,她要到内蒙,她母亲说什么也不让,但没有用。后来她每说起两眼就噙着泪水。 (图片是演员张金玲,替代下,很遗憾,我手头没有W的照片)</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我清楚地记得她第一天参加劳动,因心口不舒服向班长请假了。我们去很远的地方修路,回来爬沙包累死了。一进宿舍,被眼前的景象吓一大跳:一顶雪白的尼龙蚊帐不知何时挂在土炕上,那个耀眼,雪白的蚊帐里还睡着个漂亮的人儿,简直就是一千零一夜里的公主再现!有人就不开心了说:“这么娇气,象什么样子?” </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班里的相片合成在《大漠情深》画册,可惜找不到W,可能调其他班了吧?那时经常有人进出的。</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也就挂了那么一次,从此再没见那雪白的蚊帐了。W和大家一样干活,没多久就变得和大家一样皮肤粗糙干涩,眼睛也没了先前的顾盼左右了。W的命很不好,起初听说她回天津后工作不理想,再后来就听到她生病去世的消息,真的是红颜薄命,她的美丽容颜到现在一想起就在眼前。</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班还有爱臭美打扮的浙江兵S,两频总是红红的,一天到晚翘着个兰花指。普通话说不准,她一说不清,北京大个就会说:“得,得,得,把舌头捋直了了再说”!还有说话小声小气从不招惹谁,但也不能招惹她的北京兵M,上井台打水老抢着拽绳子,笑咪咪的样子很让人怜爱。还有老实巴交、说话轻声轻气的山东兵L。还有晚上睡觉爱磨牙说梦话的本地女子Z,有一阵她睡俺旁边,一晚上咬起来没个消停,把我给气得直想揍她。还有会跳芭蕾舞的北京二批兵C,长着一双修长的美腿,脖子也老长,身材绝对是黄金比例。小时侯曾考过芭蕾舞校,据说因为腿上有一块小得不能再小的疤没通过,后来去团部宣传队跳白毛女去了。你还别说,她挑土,抡锹姿势都特优美,特好看,有芭蕾舞明星范儿。</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1年4月,我和跳芭蕾舞的C在嘉兴城南网红桥见面,她还是那样的大长腿,年轻漂亮!)</b></p> <h1><b style="font-size:22px;">S在连队向日葵旁的影像,那时我们都没有想到在向日葵地里照相,这应该是现在旅游照相的标配动作吧!脖子还挂了条白毛巾真够臭美的!(捂嘴乐)</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山东济南兵L个子很小,人老实善良,说话轻声轻气,但干活不惜力,因为个子小,我们挖渠分段,班长一般分她在渠背铲土。她和谁都好,不惹事生非,当然似乎谁也没把她放在眼里,但是没人欺负她哦!我和她关系很好的。据说她才小学四年级,老天,怎么会动员她到边疆呢?</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北京兵Y,人很聪明,特点是慢性子,慢到什么程度?你就想象吧!同班战友鞋在炕灶边着火了,她站边上不紧不慢地说:XX,你的鞋着火啦,Xx你的鞋着啦!就是不踩,逗死人了!</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1970年在团部搞营建我和本地女女小Z结为一对红,在水渠边装模作样学习呢,裤子很有时代特色吧!瞧这俩大块补丁。</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还有还有……. </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在兵团最底层的班排里呆过,你就知道什么叫集体生活!集体生活有苦有烦恼,但年轻人在一起更多的是开心快乐,我们能从天南海北聚在一起,虽然是历史的误会纠缠,但每每忆起却回味无穷,我宁愿把它当成上天赐予的缘分来看待,当成幸福来回忆,当成平凡人的精神财富来炫耀,当成一种别样的人生体验写出来。</b></h1><h1><b style="font-size:22px;">三排十一班,我永远的青春记忆!</b></h1><h1><b> </b></h1> <h1><b>2004年6月15日,35周年在嘉兴聚会。</b></h1> <h1><b>个别图片来自连队画册,感谢提供者。(附图《兵团战友报》</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