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脉络,锚定精神坐标

淑杭

<p class="ql-block">“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食指的诗句在记忆里苏醒,我站在慕田峪长城的砖石之上,任历史的风穿透岁月,于现实与往昔的褶皱里,探寻精神的永恒坐标。</p> <p class="ql-block">古迹遗韵:岁月蚀刻的生命密码</p> <p class="ql-block">龙泉塔的青石砖级,藏着不同年代的脚印。阴暗陡峭的攀爬里,我触摸到时光的重量—— 那些深浅不一的脚窝,是岁月的指纹,印刻着滕县的过往。塔窗瞭望,四方风物尽收眼底,而塔身遍体鳞伤,燕子安巢的坑洞,原是弹雨留下的创痕。西门里市场旁的博物馆,陶罐瓷罐悄然隐退,形状各异的箭头却钉进记忆, “龙泉剑” 斜倚木架,青铜剑体绿锈斑驳,刃口锋芒犹存,剑柄纹路平滑如镜,携着主人的手型与力度,静静诉说往昔的烽火。</p> <p class="ql-block">故往回声:苦难与温情的交织奏鸣</p> <p class="ql-block">姥姥口中的保长,在日本鬼子的阴影下,成了特殊的 “守护者”。敲锣预警,给男劳力翻墙、粮食藏起的机会,这是乱世里卑微的生存智慧。奶奶说的临城火车站,日本鬼子教字、发糖、送药,看似温情,却在夜半被闯村者撕破伪装,扫荡的狰狞面孔,暴露侵略本质。后来看《铁道游击队》,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 的旋律响起,泪水漫湿眼眶—— 我知晓那些牺牲者的姓名与青春,他们是黑暗里燃尽自己的光。</p> <p class="ql-block">诗心映照:动荡时代的精神求索</p> <p class="ql-block">穆旦与九叶诗派,在硝夜暗夜交织的动荡里,如石缝野草倔强生长。他们以笔为火炬,要照亮无路的荒原,在崎岖山崖探寻新生小径。这份执着,恰在长城关口找到共鸣。站在慕田峪,指尖抚过城砖 “艾口”,历史铁蹄奔踏而来:山峦似天神劈就的屏障,中间坦途曾是征战要道,旌旗、金戈、呐喊、嘶鸣,在山谷震荡。往昔与诗心交融,我读懂《我看》里对自然与生命的凝视,对希望的执着守望。</p> <p class="ql-block">今朝新声:传承与新生的时代和鸣</p> <p class="ql-block">如今,慕田峪下不再是扬尘古道,银蛇般高速公路吞吐车流,学生笑声、老者 “哎哟” 声交织。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鲜活碰撞,古迹不再是孤独的过往陈列,而是与当下对话的精神载体。从龙泉塔的沧桑到长城的巍峨,从战争苦难到和平欢歌,岁月流转中,我们触摸历史脉络,锚定精神坐标—— 以先辈的热血与诗人们的执着为帆,在时代浪潮里,驶向充满希望的未来,续写 “相信未来” 的永恒篇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