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南塔广慈寺

芃湖湾®

<p class="ql-block">南塔,全称“南塔广慈寺”,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南塔街。</p><p class="ql-block">盛京城外东、西、南、北四面分别建有造型、规模基本相同的四座藏式白塔,塔边各有一座寺院,史称“护国安民,威镇四方”的四塔四寺。</p><p class="ql-block">“四塔四寺”的建造是奉皇太极的旨令,为了使“国家一统,国无侵灾,五福齐来”,达到“都城镇护”之目的而敕建。</p> <p class="ql-block">崇德五年 ( 1640 年) 皇太极派手下大将瓦尔喀玛喇主持“四塔四寺”的建造工程,采用佛教密宗相地法而选地建造。</p><p class="ql-block">崇德八年 ( 1643年 ) 春兴工,顺治二年 ( 1645年 ) 夏竣工,“四塔四寺”同时建成。</p><p class="ql-block">“南塔广慈寺”为“四塔四寺”之一,位于德胜门 ( 大南门 ) 外五里,取意“普安众庶,天下太平”。</p> <p class="ql-block">南塔位于寺院的南侧,塔体通身为白色,塔高26米,是由塔基、塔身、相轮三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塔基由边长15米的方形束腰须弥座构成,四角嵌有石柱,雕有宝相花、西番莲等纹饰,四面都雕有宝盆、火焰、雄狮; </p><p class="ql-block">塔基上座为白色鼓腹宝瓶式椭圆形塔身,塔身上阔正南面有三朵莲花浮托的佛龛,内供佛像,后经修缮时改为“十相自在”,周围刻有琉璃云珠; </p><p class="ql-block">塔身上部有庄状十三层相轮,顶端为青铜铸造的塔刹,由仰伏宝盖、日、月、宝珠、火焰围衬、悬风铎等组成。</p><p class="ql-block">“广慈寺”在塔体北侧,原占地9700平方米,建有大殿、碑亭、钟鼓楼、晾经楼、禅堂、山门等数十间。</p><p class="ql-block">乾隆八年御书“心宏彼岸”匾额恭悬正殿,正殿内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供万民求祈保佑、免灾却病。</p> <p class="ql-block">“南塔广慈寺”历经沧桑,国衰外侵。</p><p class="ql-block">光绪三十年 ( 1904年 ) 日俄战争,古寺部分被焚,民国六年 ( 1917年 ) 经达喇嘛降旦加卜重修;后来又逢“文革”动乱,寺院屡遭摧残,无数珍贵文物被抄得荡然无存,毁寺逐僧,仅孤塔幸存。该塔年久失修,风利淋漓,草木丛生,荒凉凄惨,不堪忍睹。</p><p class="ql-block">今逢盛世,百废俱兴,人心向善。</p><p class="ql-block">2007年底,殿堂建设、塔身修复、庭院山门等工程全部竣工,展现给游人的是古塔新辉。</p> <p class="ql-block">南塔广慈寺于1962年1月,被沈阳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03年3月,被辽宁省文物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