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父亲家族唯一健在的老辈子,我的幺爸一百岁了,无论如何要去拜见一下。这是我和老伴在幺爸兰州家中的合影。两边是我的两个叔伯妹妹,她们都是有才气有影响的专家级人物了,毅华妹妹刚刚从清华大学做完专题讲座回来,显得比较疲惫,因为要照看幺爸。</p><p class="ql-block">幺爸是敦煌莫高窟最早的守护者之一,是解放前赶赴敦煌守护的那批追梦者中唯一健在的幸存者,国家没有忘记他,去年他99岁时,敦煌、兰州、北京三地的相关部门同时隆重为他庆生,我们晚辈更不会忘记。</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告别幺爸后,我们来到天水,天水这座城市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节,一个梗,必须要去的地方。这里有麦积山石窟,幺爸曾经参加过这个石窟的早期修复工作,非常危险和艰苦。我去天水幺爸肯定高兴。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故乡,华夏子孙应该来觐见一下,他比三皇五帝更早。还有,之所以天水是我心中的一个梗,因为我相信天水是汉水的源头,汉水是华夏的母亲河。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相信自己的看法,不接受反驳。</p> <p class="ql-block">一到天水,立及有朋友来相聚,这是特别高兴的事。小潘是老伴广场舞的朋友,谁说跳广场舞不好?广场舞除了锻炼身体,还增加了朋友,增进了友谊。深圳舞友遍布全国,除了西藏,哪个省都有我们的朋友。偷偷地告诉你,我也有拳友在天水,我只是没做声。</p> <p class="ql-block">有了朋友指引,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天水最美的地方,渭水河畔。其实照片的水面不是渭水,是借用渭水河道修建的城市水库。古代的自然河道都是洪水冲出来的,占地非常宽阔,借用河道做水库是即省地又安全的办法,必须点赞。真正的渭水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左边是水库,右边是渭水。洪水来时不影响行洪,水退之后还能留下城市用水。当然,平时水库还能留下北山方面的支流河水,现在缺水是全球性问题。</p> <p class="ql-block">此图左边是渭水,右边是水库。</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我特别关注汉江?因为我离开乡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岗位是水手,工作单位是“汉江航运局”,看得清楚吗?工作服上的标记是汉江航运局,1970。这批工作服可能是绝版,后来发的工作服又恢复为“湖北省航运局”。那是六十年代国家整合经济,学国外搞“托拉斯”,当时湖北省航运实力太强,把所有大船划拨给了长江航运局,留下一点小船成立汉江航运局,负责汉江航运,尽管如此,汉江航运局仍然有几百艘各类船舶,是当时国内内河航运的实力第一名。名称改回来了,但大船却永远是长航的了,反正都是国家的,没人在乎这些。因为我是“汉江航运局”出生,百分之九十的时间跑的是汉江,所以关心关注汉江是应该的。</p> <p class="ql-block">天水,直接理解就是“天河注水”。天河是什么?在天就是银河,在地就是汉水。注水的地方就是水的源头,哪条河的源头?只能是汉水。汉,专属汉水。天上的银河叫银汉、星汉,东南走向,地上对应的就是汉水、汉江,东南走向。中国古人讲的四大河流,是“江淮河汉”,“汉”是其中之一。在远古混沌初开,伏羲鸿蒙啟道的时候,是汉水最早奔腾而出,顺着秦岭大巴山夹沟奔往东南,形成河道并流入东海。有考证说,汉江比长江和黄河的形成早数万年,或数亿年,我看有数千年就行了,就是名正言顺的中华母亲河了。你会问,长江呢?黄河呢?长江那时候还被困在成都平原内左冲右突,在恩施的大山里寻找出路,制造各种大溶洞,地下河和各种天坑地缝,例如腾龙洞三游洞玉虚洞等等,形成了今天各种不可思议的绝美景点。各路水流渗出大山之后,造成的是云梦古泽,洞庭波涛,完全形成不了规矩的河流。到了大禹劈开三峡,高原积水夺门而出的时候,只能借用汉水早就开启的河道,夺汉入海。黄河就不用提了,其水量太少,与汉江不是一个量级。大自然的演变只能这样才说得通。</p> <p class="ql-block">所以,汉江的真正源头就是天水,而不是汉中的所谓“三源”。汉中只能是汉水中部的一个城市,古人诚不我欺,地名绝不会乱取的。你看现在地图的河道,西汉水已经进入天水市了,麦积山东西两边都有西汉水的支流,西汉水是汉水的一部分,而且古代的西汉水可能规模更大,其改道流入嘉陵江是西汉早期的大地震阻断汉水河道,形成堰塞湖而改道向南的。那几公里的阻塞以现在生产力水平,还原应该不难。</p> <p class="ql-block">从天水市北道区前往麦积山旅游途中,公路沿着一条河流直线而行,我问本地人小潘,这是什么河?她说叫颖川河(美友提出后纠正),颖川?引川?如果叫颖川渠那就实锤了。这是南北向的一条河流,宽度适中,走向笔直,有人工渠感觉,我怀疑秦始皇在北边修了郑国渠后使渭水缺水,于是在南边再开20多公里引汉补渭,整个关中平原变为了江南水乡,国力大增,这个猜想不算过头吧?因为李斯是楚人,绝对懂水,后宫芈月几代人都是楚人,挖河开渠是楚人必修课,那时候就偷偷把西汉水截流了,错不了!</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四周山峦起伏,郁郁葱葱,没有一点西北荒漠和黄土高坡味道,与汉水文明自然相融。</p> <p class="ql-block">天水的秦州区和麦积区(即北道区)都建有大型河道水库,库中还有橡皮坝分级储水,是的,人是逐水而居的,水是生命之源。每每见到水,我会想起江汉平原密集的水网,湖北周边大山流下来的无数条河流,特别是我那反复走过五年的汉水。当然,我最高只走到丹江口水坝下面,曾经为大坝运过三个月的大片石。今天的汉水已经不是我熟悉的汉水了,还能走船吗?百感交集。</p> <p class="ql-block">水库还带来多项旅游元素,每晚在堤边散步游玩打拳跳舞的人很多。还有水幕电影。</p> <p class="ql-block">天水麦积区博物馆,一个区级博物馆,气势恢宏,用整栋楼专门介绍天水人物,伏羲、李世民、姜维……必须承认,讲历史我服气,天水的确是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返汉路上,火车穿行在茫茫大山里,不时就有山区河流随车而行,叫不出是哪座山,说不出是哪条河,但可以相信,在中国,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富饶。</p> <p class="ql-block">用这张老照片作为结尾吧。那是基干民兵集训实弹考核的优秀射手才享有的待遇。因为工作服上写的是“湖北省航运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