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风景名胜区

乐游

<p class="ql-block">晋中市绵山风景区,又称绵山风景名胜区,简称绵山风景区,是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绵山镇境内的旅游景区。已开发旅游区面积54余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山西省晋中市绵山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绵山起源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绵山又名介山,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绵山风景区的仿古建筑群风格多样,从建筑的角度来剖析,绵山仿古建筑既取之先代建筑之长,又加上设计者和建设者的现代创意,集华夏古今之精华,构成了现代仿古建筑物的独特风格。绵山风景区的建筑群体中宗教建筑有殿庙、宫观;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轩、廊、榭、牌楼;古留遗迹建筑有古营门、城池、营寨等,可为古建筑博物院(园)。</p><p class="ql-block"> 绵山风景区是一处自然风光的宝库,绵山的地层由震旦系和前震旦系、奥陶系、寒武系构成,是大地被海水淹没后沉积了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等,山体继续上升,谷地相对下降,继续接纳物质堆积,沉降速度大于堆积速度而形成的侵蚀构造型石灰岩高山区,是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p> <p class="ql-block">绵山风景区门口的飞马雕像名为:宝相天马,是玉清元始天尊的坐骑。‌这座雕像龙头马身,背生双翼,蹄踏流苏祥云,脖颈上带如意金牌,象征着玉清元始天尊云游至此,见介山乃介公所在之处,便命天马辅佐介公,保佑绵山一带钟灵毓秀,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绵山风景区 门口的 介子推雕像 由白石英砂浇铸而成,像高9.90m,寓意1999年落成。该雕像造型古朴典雅,形象逼真,生动地再现了介子推母子的气质和神韵,是绵山和介休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古藤峡谷,绿树成荫,古藤攀爬,沟水潺潺,水清见底,空气清新,凉爽宜人,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古藤谷中的冲沟泉水潺潺流水,沟沿两侧游人系满了红絲巾与同心锁</p> <p class="ql-block">古藤谷中的小瀑布飞洒着壮观的水花</p> <p class="ql-block">走在古藤谷栈桥上,逐级攀登畅游风景如画的沟壑峡谷间</p> <p class="ql-block">绵山景区 内的 古藤谷 是一个原始苍茫的野生植物园,是绵山的一处生态自然景观‌。古藤谷俗名溪水沟,众多山泉潜流在谷中汇成了 古静河 。据史载,此地曾是 静林河 的发源地之一,并且是唐代著名宰相令狐楚创办静林书院之地,因此得名“静林藤果园”‌。</p><p class="ql-block">古藤谷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而闻名。谷内北方罕见的原始古藤遮天盖地,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藤景奇观,生长着各种山珍野果。此外,谷内还有天然造化的奇岩怪石,飞泉挂瀑从天而降,溪流涌泉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古藤谷沟壑纵横,青山绿水,美观秀色</p> <p class="ql-block">飞龙造型下的古藤谷,人造挂瀑引人驻足</p> <p class="ql-block">古藤谷中的人造石鱼雕像,形象毕真,唯妙唯俏</p> <p class="ql-block">青山绿树下,郁郁葱葱的绿植,点缀着耸山峻岭</p> <p class="ql-block">古藤谷中的小小冲沟,流淌着清清流水,好一派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巍峨群山,沟壑纵横,青绿一片,风景秀美</p> <p class="ql-block">古藤谷中的低水头瀑布,水花四溢,宏伟壮观,吸人眼帘</p> <p class="ql-block">峰峦叠𥪮,青山绿树,沟壑纵横,巍峨绵山</p> <p class="ql-block">古藤谷沟壑中姜子牙静默地钓鱼</p> <p class="ql-block">蓝天下的绵山,清秀无比,山高路远,沟壑纵横,洞穴布于其间</p> <p class="ql-block">仙人骑着凶猛的怪兽麒麟在古藤谷中巡示</p> <p class="ql-block">古藤峡谷,沟中飞瀑,壮观无比,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水墨绵山,山峦叠翠,青翠欲滴,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栖贤谷位于山西介休绵山风景区,是一道蜿蜒而上、九曲一线天的峡谷,人在吊桥行,瀑布脚下飞,景观非常独特。从仙人谷停车场出发往南,过桥就到了西水沟,沿溪流而上,漫步在白云峡谷中,两侧山峰耸峙,郁郁葱葱,谷间植被繁茂,溪浪伴行,水声悦耳,环境十分清幽。西水沟景区是换气的氧吧,感受森林浴,享天然乐趣,康复疗养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蓝天下的栖贤谷树木充笼,悬崖峭壁,洞穴星罗棋布,金碧之亭台楼阁</p> <p class="ql-block">栖贤谷中的金碧辉煌之亭台楼阁</p> <p class="ql-block">高耸入云的栖贤谷上的巍峨群山,树木郁郁葱葱,山谷中可隐约见有亭台楼阁</p> <p class="ql-block">两侧山体悬崖峭壁,陡峻如削,局部沟壑纵横</p> <p class="ql-block">栖贤谷中的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及榭廊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绵山栖贤谷 中的亭台楼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p> <p class="ql-block">栖贤谷是绵山景区的一个景点,与介休名人介子推有关。据传介子推在绵山修行时背母从这里经过。栖贤谷的路线包括上行道和下行道,上行道需要爬铁链和间隔的铁块,较为危险,需要勇气和胆量;下行道则相对容易一些,走在下行道上会安全一些‌。</p> <p class="ql-block">‌绵山栖贤谷中的六角亭被称为 封侯亭 ‌。栖贤谷是绵山景区的一个景点,与介休名人 介子推 有关,据传介子推在绵山修行时背母从这里经过。栖贤谷景区先是一个建在水中的亭,就是封侯亭,然后往里往上走,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走,最后是靠铁链帮助走在间隔的铁块上,非常危险,需要勇气和胆量才可以爬上去。下来时走下行道,也是有铁链帮忙,走在间隔的木条上,木条有时会晃动‌。</p> <p class="ql-block">绵山栖贤谷山岗上的二层圆形建筑名为‌明道坛‌,其核心特征如下:</p><p class="ql-block">为双层重檐圆亭,高14.8m,直径11.5m,设计蕴含“天圆地方”的哲学理念‌。</p><p class="ql-block">上层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下层陈列唐太宗、宋神宗等历代帝王及名臣的题刻‌。</p> <p class="ql-block">‌绵山栖贤谷的介子推母子雕像由白石英砂浇铸而成,像高9.90m,寓意1999年落成,是绵山和 介休市 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绵山栖贤谷介神庙前的超德,主要介绍了介子推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曾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并在饥荒时“割股奉君”,表现出极大的忠诚。周襄王十六年春,重耳成为晋国国君后,却忘了封赏介子推,介子推因此携母隐居绵山。当晋文公重耳想起介子推并前往寻找时,介子推宁死不出山,最终被烧死在山中。晋文公深感愧疚,将介子推忌日定为寒食节,并在全国禁止用火‌。</p> <p class="ql-block">栖贤谷悬崖下的介公祠,也称介子祠、介神庙,位于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介公岭一处山岩之间的巨形石窟中。始建于东汉阳嘉三年(公元134年)以前,为山西最早的寺庙。</p><p class="ql-block">寺庙内供奉介子推、介母、解张。窟高22.0m,宽40.0m,深25.0m,由两根长半径4.50m,短半径3.0m的椭圆体大柱擎起,殿内四壁塑有介子推的生平事迹和成仙后的灵验应化事迹浮雕。</p> <p class="ql-block">介公祠,也称介子祠、介神庙,位于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介公岭一处山岩之间的巨形石窟中。始建于东汉阳嘉三年(公元134年)以前,为山西最早的寺庙。</p><p class="ql-block">寺庙内供奉介子推、介母、解张神像。</p> <p class="ql-block">介公祠中的介子推神像雕像,熠熠生辉,生动形象</p> <p class="ql-block">辉煌的景区入门之亭台楼阁榭,建筑别具一格,建筑物下提供给方便游客游览,观赏,纳凉的好去处(远瞰全貌)</p> <p class="ql-block">别具一格的栖贤谷景区入口,亭台楼阁,亭顶金碧辉煌,亭中可供游客纳凉休息的地方(近照)</p> <p class="ql-block">绵山 的 八卦炼丹炉 是道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绵山一斗泉道教圣地天桥中的道观</p> <p class="ql-block">绵山一斗泉 ‌是一处天然生成的 石泉 ,因其容量仅能盛一斗水而得名。传说很久以前绵山缺水, 元始天尊 云游至此,用拂尘蘸 东海之水 洒在绵山,形成了许多泉水,最后一滴水落在此处,形成了一斗泉‌。</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的一斗泉天桥之悬崖峭壁下的绵山道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一斗泉的传说与元始天尊有关。传说元始天尊看到绵山缺水,便用拂尘蘸东海之水洒在绵山,使得这里变得山清水秀。最后一滴水落在一斗泉的位置,形成了这个独特的石泉‌。为了感谢元始天尊的恩德,当地百姓在此建了洞真宫,作为元始天尊的道场‌。</p> <p class="ql-block">绵山一斗泉天桥悬崖下的道教圣地之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绵山一斗泉天桥的道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绵山一斗泉天桥悬崖峭壁下的道教之道场</p> <p class="ql-block">一斗泉天桥道教圣地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山西省介休市绵山千峦竟秀,万壑争流</p> <p class="ql-block">洞神宫、祖师殿、真人殿由此进入</p> <p class="ql-block">沟壑中绝壁下的天桥道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道教圣地道场建筑在悬崖绝壁之下</p> <p class="ql-block">绵山一斗泉天桥悬崖峭壁下道教圣地之道场</p> <p class="ql-block">悬崖峭壁下的天桥,廊、榭、亭</p> <p class="ql-block">悬崖峭壁下的天桥,天桥因修筑在悬崖绝壁上的栈道而得名,具有千余年的历史。天桥长300余米,宽不足1.0米,上离山顶200余米,下距沟底300余米,悬于半空之中。多云天气时,漫步桥上,人从桥上过,云在脚下涌,仿佛平步青云,飘飘欲仙‌。</p> <p class="ql-block">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悬崖峭壁,道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悬崖绝壁,金碧辉煌的道教之道场</p> <p class="ql-block">一斗泉的建筑布局十分奇巧精妙,从低到高,随山势的起伏而变化。一斗泉的主建筑为洞真宫,为道教元始天尊的道场。</p> <p class="ql-block">绝壁下的一斗泉天桥之道教圣地道场</p> <p class="ql-block">从天桥由高处往低处远眺可瞰山西省介休市田野风光</p> <p class="ql-block">夕阳红,从天桥高处远眺夕阳除除降落在介休大地的西方天际</p> <p class="ql-block">祖师殿是一座古老的宫殿式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据传,这里曾是古代道教和民间信仰的重要场所,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拜。祖师殿内供奉着多位神祇,其中最受尊崇的是道教始祖——老子。殿内的塑像栩栩如生,壁画色彩斑斓,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道教始祖——老子雕像,槢槢如生</p> <p class="ql-block">‌东方八天‌:青微天、禹余天、大赤天等,象征道教东方信仰体系‌。</p><p class="ql-block">‌南方八天‌:化应声天、梵宝天等,代表南方神灵‌</p> <p class="ql-block">‌绵山一斗泉中的真人殿是 洞真宫 ,它是 玉清元始天尊 的道场,主要供奉 元始天尊 。‌洞真宫在三清中地位最高,象征着最高信仰“道”的化身。殿内供奉的元始天尊头罩园光、手捧混元珠,象征天地未分阴阳未判的无极状态。洞真宫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p> <p class="ql-block">真人殿中供奉的元始天尊神像</p> <p class="ql-block">分列东、南、西、北四配殿,每方八天,共三十二尊雕像,合称“三十二天朝元始”‌。</p><p class="ql-block">‌东方八天‌:青微天、禹余天、大赤天等,象征道教东方信仰体系‌。</p><p class="ql-block">‌北方八天‌:阿答和天、扇明民天等,体现北方道教神祇‌。</p> <p class="ql-block">山西省介休市绵山一斗泉天桥道教道观中武将壁画</p> <p class="ql-block">雷神殿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方面,绵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处重要的旅游避暑胜地,山中建有寺庙,初唐时已是一处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雷神殿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体现了绵山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p> <p class="ql-block">龙形石像特征‌:在绵山景区存在一座‌龙头蛇身‌的石像,矗立于山崖上,形象威严神秘。夕阳下更显庄重,常吸引游客驻足‌</p> <p class="ql-block">介休市绵山风景区的标志,龙头马身</p> <p class="ql-block">绵山风景区雷神殿入口处的飞马雕像</p> <p class="ql-block">绵山雷神殿大门入口处从低处昂头远眺高山上雷神殿殿堂雄姿</p> <p class="ql-block">巍峨绵山,千峦竟秀,万壑争流,金碧辉煌,闪闪发光之雷神殿宇庙</p> <p class="ql-block">绵山,悬崖峭壁下的雷神殿庙宇辉煌而壮观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直通绵山山顶之升降电梯</p> <p class="ql-block">介休绵山的悬空栈道,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共同雕琢出的一件杰作。当你踏上这条蜿蜒于峭壁之上的栈道时,仿佛置身云端,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山谷,而头顶则是蓝天白云。栈道沿着山势盘旋而上,每一步都带来全新的视角和震撼的视觉体验。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刺激感,既紧张又兴奋,仿佛在天地之间自由穿梭。</p> <p class="ql-block">绵山的悬崖栈道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险峻的地形以及令人惊叹的景观而成为热门打卡地之一。这条悬挂在峭壁上的栈道不仅考验着每一位行者的勇气,更让人在行走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交融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绵山悬崖栈道,探索这份贴壁行走的惊心动魄。</p> <p class="ql-block">圣迹亭 是 绵山风景区 的一部分,位于 龙头寺 内。‌圣迹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说和宗教文化,是信众朝拜的圣地,也是游客探访历史文化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云峰寺石佛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绵山镇绵山抱腹岩,是明朝至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p><p class="ql-block">云峰寺,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敕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清朝年间,屡有修葺。云峰寺上层寺院现存建筑石佛殿为明代遗构;下层建筑全部为1995~1998年复建。云峰寺石佛殿,又称为空王佛真身殿,坐北朝南,石木混合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一间,歇山顶。两山与后檐包砌石墙,前檐明间施两扇小板门,次间施槛墙与直棂窗。云峰寺石佛殿,不用木柱承担屋顶的重量,门窗部位跨度用长厚石料,为防止断裂,门上采用了两块斜撑石料,石料下边雕有对称波浪形,既传递了重力,又增加了门的美观,保证了门处的荷载强度。窗部除采用了上述方法外,还在中部加置一根小石柱,使荷载力更大。石佛殿这种建筑形制,以及次间直棂窗均保存了明代以前的风格,全国少见,具较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包骨真身(肉身)彩绘泥塑像是彩绘肉身坐化雕塑品,是重要的历史文物,有着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5日,云峰寺石佛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绵山悬崖峭壁下的天桥与古寺古刹</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介休绵山景区,以悬崖绝壁上的古建筑群闻名,位于晋中市介休市绵山镇。山中多悬崖绝壁与苍松翠柏,山势陡峭,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洞中庙宇建筑群,绵山洞窟中的寺庙主要包括 抱腹寺 和 龙头寺 ,这些寺庙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雷神殿位于 绵山风景区 的 龙头寺 景区内,是南天门建筑群的第三层,与五雷殿共同体现道教文化特色‌。其所在区域地势险峻,多悬崖断壁和岩洞‌。</p> <p class="ql-block">龙头寺建筑群殿顶金碧辉煌,气派,宏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绵山大罗宫,承载着历史的痕迹,是道家文化中"大罗仙境"的象征。"大罗"在道教中被视为最高境界,象征着玉京山的七宝树庇护着四方罗天。这座古建筑曾于唐玄宗时期重建,可惜历经战乱,仅剩些许遗迹。如今,大罗宫在原址上得到了恢复和扩建,是一座依山而立的十三层仿古建筑,高约110m,建筑群总面积达到三万余平方米,堪称全国庙观之最。</p> <p class="ql-block">绵山雷神殿始建于北宋年间,为道教风格建筑,与南天门、五雷殿共同构成三层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名称“雷神”体现道教文化,可能与雷神信仰或驱邪祈福的宗教功能相关。</p> <p class="ql-block">雷神殿内供奉的雷神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雷神殿中的雷神生猛活泼,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绵山龙头寺中的雷神殿中的璧画栩栩如生,飞龙与文武生毕真活显</p> <p class="ql-block">谢谢对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的到访,关注,分享,欣赏,点赞,美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