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支援内地建设的一个典型

游游冬

--北京广播器材厂(中国广电工业的奠基者和领头羊)<div>--摘自:上海工业博物馆(支内)(展陈处)李舒桐采访徐雪舲底稿<br></div> <font color="#ed2308">李舒桐:徐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为上海工业博物馆提供宝贵的史料参考。<br></font><br> <font color="#ed2308">李:您如何看待解放前后中国工业(尤其是您所从事的领域)的发展状况呢?工人待遇、工人生产生活有哪些变化?</font> 照片:1950年6月1日,上海广播器材修造厂,大中华唱片厂等迁北京,成立北京人民广播器材厂合影。 徐:<br>我们从上海搬迁到北京,那时由各地来的工资待遇比较复杂。我们上海来的比当地高些。后来实行八级工资制,维持艰苦朴素低水平,领导干部与职工收入差距不大,<font color="#ed2308">主要是职工的政治待遇,社会地位提高,成为自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font>,涌现了众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 徐:新中国百废待兴,生产力得到解放,在党的领导下,上海广播器材修造⺁搬迁建设北京广播器材厂的100多名生产技术管理骨干人员。<font color="#ff8a00">在来自上海的工程师俞曰尹,隋经义,张敬植,张富民等带领下</font>,以及一批又一批大学毕业生,在帝国主义封锁的条件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研制生产了,从1千瓦,3.5千瓦,7.5千瓦15千瓦到120千瓦一系列广播发射机。乃至世界少有的超大功率1000千瓦广播发射机,装备全国各地广播电台。1958年研制生产出黑白电视中心和发射台,提供北京和上海。以后又为国家研发通讯导航,军用雷达,微波中继,红旗导弹等军用产品。<br> 照片:1958年周总理参观黑白电视中心设备 <h1>改革开放后国家成立广播电视工业总局和电子部通信广播局,<font color="#ff8a00">来自上海广播器材修造厂的隋经义担任总工程师(兼付局长),张富民担任付总工程师,吴方担任总会计师,徐瑞麟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工业协会会长成为中国广电工业的奠基者和领路人。这是上海支援内地的一个典型。</font></h1> 照片:北广四十周年厂史 照片:北广六十周年厂史 照片:<font color="#ed2308">上海广播器材修造厂迁京四十周年合影</font> 照片:<font color="#ed2308">上海广播器材修造厂迁京五十周年合影(中央电视台)</font><div><br></div> 照片:<font color="#ed2308">上海广播器材修造厂迁京六十周年合影</font> 参阅:<br>《北广40年厂史》185--191页卢克勤回忆<br>《北广40年厂史》202--204页隋经义回忆<br>隋经义_360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8231750-8548739.html<br>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博士生朱文婷访谈录:关于北京人民广播器材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