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玉龙沙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是一处集沙漠、湖泊、草原、奇石等景观于一体的独特旅游区。这里因“中华第一龙”在此出土而闻名,将红山文化与大漠风光完美结合,成为赤峰旅游的标志性景点之一。这里的沙漠沙粒多为石英沙粒,颗粒均匀、晶莹剔透,形成了国内独有的“白沙漠”绝美景色。除了沙漠景观,玉龙沙湖还拥有广阔的湖泊和湿地。湖面达万余亩,湖中有十多座沙岛,形成了沙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草、草中有鸟的奇特沙湖景观。</p> <p class="ql-block">高耸的石峰,浑圆的石蛋,饱受风雨雕蚀,神态各异。亿年的“海龟望乡石”凝视着玉龙沙湖的沧桑巨变,两尊“人面官帽石”,像两位天神驻守。攀爬巨石堆砌的龟神山“一线天”,两面险崖绝壁。其高200余米,如同一座大山被利斧从中劈开,露出蓝天一线。</p> <p class="ql-block">境水亭 </p><p class="ql-block">一眼爱上这里!寂寥的沙漠,因一水清波而色彩绚丽,湖水潋滟、芦苇捶曳。粗狂豪救的沙漠因着这一片混地而显得温柔将施、别俱异彩、沙岛飘渺、候鸟栖息、芦苇摇荡、令人痴迷,不舍春恋。</p><p class="ql-block">芦苇丛中隐蔽着蒙古兔、沙地雏鸡、猴子等野生动物。这片湖面最深处有6米,翠苇、游鱼穿梭交融,水下卿、鲤、能、草、大银鱼等十二种优质野生鱼类。</p><p class="ql-block">蓝天、沙山、石长城、湖水、混地于一体的绝佳美景,在中国这样多元素自然资源的景观,只此玉龙沙湖一景,也是景区最重要的网红打卡地。</p><p class="ql-block">现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20年前这里的15000亩的湿地水面,到现在只剩下了 2000 亩左右,并且每年还在以 30 公分的水位在下降。"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我们每个人都要加入到环保中来,从自身做起,珍惜植物、珍爱动物,树立环保意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印园</span></p><p class="ql-block">癸卯初春,寒意犹然,玉龙沙景区等谋新业态。过去十数载,业界虽历政宕,然沙湖景区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异禀,加之投资不辍,已底蕴深厚,声名鹊起、蛮声塞外。如今又擘画愿景,赓续史前文化根脉,发掘红山文化元素,厚育"中华第一龙"出土地氛围、历数次考察规划论证,终决策打造"红山玉龙祭坛",为景区业态绘添重彩。"龙坛"落地,却意酣未止,宏图中再构想一一共建"中华第一龙"印园。言叙中,团队的文化情结之重、脉络之清晰、思路之宽阔、发展格局之大,于此彰显。月余后,复来沙湖,印园雏形已现、一高六米、长宽各两米、重百余吨的巨形花岗岩印章矗立园中,大有一石擎天之意。闻之乃迢迢数千里,不顾人车劳顿,不惜财力、不舍昼夜运抵,心情之急迫不可言表。远望,"中华第一龙"几字醒然入目:近观,篆文飘逸、刀法娴熟、笔力刚劲,颇具大家风范。问曰,其书体与刀耕者,业内翘楚,颇高声望。做事行之迅疾、动之雷厉,讶惊!感佩之余,作此文以记之。</p><p class="ql-block">吾观印园,西邻祭坛、南连沙岭、北接崇山,中有湖波微漾。三面叠嶂,当属静幽之地。四时易节、裘葛交替,春日景明,夏暑气润,秋立水柔,冬至寒远。众客沓至、不觉熙攘:幽人独往,不觉悲凉。晨来,极目东南,一览大漠升晓烟;日著,眺望西北,共赏栖霞隐晚峰。园中印石、大者,一石擎天,倚天之势,让人肃然:小者,精巧别趣,错落有致,不失典雅;通石小径,盘曲重重,更有黄花紫叶点缀:恰似若隐若现星垂。如遇云升雾绕,此时印园,任尔身处塞北,胜在江南。眼中"碧湖叶舟掠孤影,蓑翁蓬篙渡平生"。触景情生、翩出无限之遐想,愕已误入桃花源。"印园"于此,与雨神"境祠",玉龙"祭坛",互是犄角之势﹣﹣文明肇始,祀札滥觞、根脉赓续。环湖动线,诠释红山。旅以文促,文依旅彰。"印园"愿景:荟萃名家,日选一日,岁复一岁,集大成而结集示人,永续流芳。各方贤达,若置石与文于斯,助以薪、当兴龙脉、民富国昌。虽力之绵薄、亦令四方游客景仰。</p> <p class="ql-block">红山文化是距今约五千年至六千五百年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史前文化。因最早发现于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它以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凌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二十万平方公里,延续时间长达一千五百年之久。玉龙沙湖毗邻西拉木伦河南岸,是红山文化重要发现地与发祥地。景区内的红山文化祭坛、积石冢及出土的玉、石、骨、陶等器物,全面反映了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特征及内涵。</p> <p class="ql-block">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玉龙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红山玉龙呈钩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p><p class="ql-block">玉龙沙湖周边:出土“中华第一龙”(C形碧玉龙),印证红山文化玉器巅峰。</p><p class="ql-block">景区内有“中华第一龙”雕塑(仿制),原型是1971年在此发现的C形碧玉龙(真品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现了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p> <p class="ql-block">沙泉天浴</p><p class="ql-block">玉龙沙湖旅游区网红打卡地——沙泉天浴,是隐匿在奇幻大漠中的露天美泉,与金沙美湖、亿年硕石、百年古松连为一体。温泉水为自然硫磺泉,既可以治疗风湿病和皮肤病,还能美容养颜。相传,“红山羽神”在此地体恤民生之苦,流下了泪水,泪水渗入地下化作天然温泉水。</p><p class="ql-block">玉龙沙湖旅游区覆盖着大量流沙,一般为高度过百米的典型星状沙丘地貌,被称为“金字塔形沙丘”。“金字塔形沙丘”常年保持着它的孤冷姿态,矗立在景区的最高峰处,也被称为“沙漠刀锋”。徒步登上山顶可观赏玉龙沙湖的全貌,俯瞰白沙、碧水、红岩、绿滩、棕驼。</p> <p class="ql-block">境祠内供奉的是距今约72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红山羽神”石刻岩画像。其为单膝跪坐的女神像,表情肃穆、神态安详,祈求苍生太平。境祠内,有一棵300年的老榆树,裸露的树根长达30米,盘伏在红砂硕石之上。</p> <p class="ql-block">红山雨神 </p><p class="ql-block">早在7200前的「赵宝沟文化」时期,玉龙沙湖先民已熟练掌握了制玉技术,景区内发现的红山玉雨神,是一尊表情肃穆、神态安祥,蹲踞状人物形象的神像。</p><p class="ql-block">红山雨神像制作工艺上施以平地减洼、阴刻等方式以及浮雕等典型红山文化时期的工艺方法。红山雨神像为半椭圆扁形,底部平直可立,上端弧圆形,阴线条优美舒畅,背部凸出光素。正面微弧,用阴线刻画出人面轮廓,额头前鼓,凸状宽条眉与鼻连接,用横线刻画双眼和嘴部。头部外围用两道阴刻线交叉于颈部及下方边缘,似服饰。</p><p class="ql-block">玉龙沙湖红山先民定居并将食物储藏于此,祈愿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从此以巫觋占主导地位的祭祀文化初步形成,表达了红山先人对自然的崇拜,乞求苍生太平,膜拜红山雨神,是灵魂的洗礼!是心灵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古树硕石 </p><p class="ql-block">玉龙沙湖的自然景观独特罕见,数百万年前的冰川遗迹、嶙峋怪石与数不清的冰臼,诠释了什么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散落在大漠间有很多象形巨石,阴阳二石、神龟石、鸱鸮石等活灵活现、惟妙惟肖!</p><p class="ql-block">在「境祠」内红砂巨石间有一颗老榆树,榆树寿星根深叶茂300岁,裸露的树根盘附在红砂硕石之上。吸收天地灵气,此处为清幽之地,能量之源。</p><p class="ql-block">沙中有山,山中有林,山下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草、草中有鸟,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组合,使其成为玉龙沙湖的唯一!</p> <p class="ql-block">敖包山原状是一座石头山。过去此山为乌丹镇及其临近周边村庄的房屋建筑、修桥铺路等提供石材。经过近百年的炸山采石,山体高度削减50多米,山体表面呈现出碎石堆积、千疮百孔的一片荒凉景象。进入新世纪,随着新型建筑材料取代石材,从安全及改善镇区周边景观环境考虑,翁旗旗委、旗政府决定停止炸山采石,计划将"西敖山"改造成"敖包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翁牛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部腹地,与8个旗县区毗邻,地处大兴安岭西南段与七老图北端山脉截接地带、西辽河上游、科尔沁沙地西缘。总土地面积1.2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6.67万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p><p class="ql-block">"翁牛特"系蒙古语,汉语译为"诸王会盟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红山文化、草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因境内出土了"中华第一龙"一"碧玉龙"和"中华第一凤"一"陶凤杯",故而享有"龙凤之乡"的美誉。境内集草原、沙漠、湖泊、奇山、怪石、松林、响沙于一体,有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绵延起伏的低山丘陵,富饶美丽的高山草原,溪水清澈的平畴沃野,内蒙古面积最大的人工水库红山湖和世界成林面积最大的文冠果基地坐落于此,素有"瀚海明珠"、"塞外水乡"之称,是距北京、天津、沈阳等城市最近最美的草原沙漠旅游观光区。</p><p class="ql-block">近年来,翁牛特旗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按照"做活做旺三产"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以"龙凤文化"为引领,以东部鱼米之乡红山湖、中部玉龙沙湖沙漠越野、西部灯笼河草原为重点,以欢乐城、"中华第一龙出土地"、文冠花海、古榆小镇、其甘湖、木叶山、磨石沟、大兴荷花、千年古井、摩崖石刻等景点为补充的全域四季旅游发展格局,玉龙沙湖正在全力创建5A级景区,2020年翁牛特旗进入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行列,先后荣获"中国研学文化旅游胜地"、"中国最具投资发展潜力旅游胜地"和"中国健康旅游名县"等国字号殊荣,"大漠风光极限运动游"王牌和"龙凤故里.心灵之旅"文化旅游品牌正在全面打响。</p> <p class="ql-block">西山景观工程规划面积7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绿化、浇灌养护及登山步道工程。整个山体以"玉龙之乡,五彩浅山"为主题,用植物绿篱打造"玉龙"形状,体现了乌丹地区的人文特色;再结合现状山路,依山就势设计公园园路,适地栽植,通过色彩搭配,突出"绿、红、白、紫、黄"五种颜色,形成五彩之山,项目建成后,将与敖包山平台景观遥相呼应,形成乌丹城区的一道靓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敖包山党建主题公园位于翁牛特旗乌丹城区外环路西侧,总规划面积230万平方米,是自G16丹锡高速入乌丹城区的重要形象窗口。公园始建于2015年,采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以"龙翔九龙台"为主题设计,突出地域文化。山顶依照原有山石的断崖绝壁设计为"九龙壁"大瀑布,园内各处尽可能保留大量的现有山水林地、湿地水塘,保持土地的原生原貌,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借地势在不同方位上建设观景平台。登高远望,敖包山党建主题公园地势崛峻,峰峦叠翠,泉沛林茂。</p><p class="ql-block">公园于2016年末初步建成并向群众开放,平均日接待游客5000人,尤其是在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上山的游客超过2万人。公园自开放以来,又经过了五年多的精心维护与修饰,累计栽植乔灌木10万余株,开辟花海、绿篱植被等绿化工程累计300余亩。建设了景观台、状元廊、花海栈道、健康步道等以及停车场、公厕、监控等基础设施,同步实施了景观亮化工程。2022年上半年,又依托公园原有的空间、绿地、道路和设施,综合运用雕塑造型、宣传标牌、碑石印刻、宣誓广场、党史长廊等多种载体构建景观小品,将敖包山党建公园打造级为党建主题公园,让党建文化呈现在广大党员群众面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成为翁牛特旗党员教育基地之一,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如今的敖包山上、主题公园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鸟啼虫鸣,松鼠、野兔等小动物嬉闹于沟壑林间,孩童的追逐声、嬉笑声萦绕于山林上空。楼台阁宇、雕龙瀑布,无不见证着宣誓墙前,中国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与他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坚定脚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