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念了很久的青州游,6月5日开启了。北京南站出发,历时3个小时就到达青州市站了。<div> 山东青州位于山东半岛中部。<br> 青州为古 “九州” 之首,历史可上溯到 7000 年前,是北辛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汉初开始置郡县,曾为 1000 多年的省级治所、1600 多年的州郡府治所在,明洪武九年(1376 年)之前,一直是山东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br> 境内儒、释、道、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兼容并蓄,有 “东方海岱古州、青齐文化名城、山东宗教圣地” 的多元历史文化价值特征。青州还是状元、进士之乡,仅在今青州市范围内,古代就出了王曾、赵秉忠等 7 位状元,180 多名进士。范仲淹、富弼、欧阳修、李清照等众多历史名人在此为官、居住或游历过。<br> 现有不可移动文物 906 处,其中国保单位 6 处、省保单位 38 处,有青州古城、云门山石窟造像、驼山石窟造像、龙兴寺遗址等著名古迹。</div> 我们订的青州古城里的花栖民宿,很有诗意。 我们就住在这个小楼的二层。 放下行李立马出发去青州市博物馆。这也是此行的重头戏。 青州市博物馆是一座极具特色与价值的综合性博物馆。<br> 1959 年 10 月 1 日,益都县博物馆正式创建,馆址为冯家祠堂的 3 间旧屋,当时馆内仅有 1 人负责,经费由青州市图书馆统一管理。<br> 1986 年,撤县改市,益都县博物馆更名为青州市博物馆。<br> 2020 年 3 月 18 日,青州博物馆新馆项目正式启动。2023 年 3 月 28 日,旧博物馆闭馆,进行相关文物的搬迁工作。2023 年 5 月 15 日,青州新博物馆建成开放。<br> 馆藏各类文物 6 万余件,国家珍贵文物 3000 余件。<br>文物种类:涵盖陶器、瓷器、书画、玉器、青铜器、石刻、龙兴寺佛教造像等多个品类。其中,陶器有东汉釉陶井、大汶口文化彩陶壶等;瓷器有元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元青花鹿纹盘、元青花菊花纹压手杯等;书画有明状元赵秉忠殿试卷、于希宁梅花图轴、欧阳中石书法中堂等。<br> 陈列展览<br><b>石刻艺术展厅</b>:位于主楼建筑一层西侧,展示面积 985 平方米,从画像石、佛教石刻、陵墓石雕、碑志刻辞四个方面展示两汉到明清时期的 125 件石刻文物珍品,如明孔子像石刻、明观音菩萨像石刻等。<br><b>青州历史展厅</b>:位于主楼建筑二层,主要展出从史前文化时期到近代时期的各种文物 1100 件,如东汉 “宜子孙” 玉璧、殿试卷、明铜甪端等。展厅以时间为线,分两部分讲述了青州从史前到 1949 年之间的历史。<br><b>书画展厅</b>:位于主楼建筑三层东侧,展示面积 985 平方米,展出馆藏书画珍品文物 76 件(套),如清杨涵墨竹图轴、明雪蓑松鹰图轴、明・仇英款清明上河图等,还具备常设展览与临时展览双重功能。<br><b>陶瓷展厅</b>:位于主楼建筑三层东南侧,展示面积 385 平方米,采用格栅屏风分隔空间,色彩上以瓷器的青色和白色作为整个空间的颜色基调,展示出土的瓷器,如东汉釉陶井、大汶口文化彩陶壶、元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等。<br><b>有邻衡王府展厅</b>:位于主楼建筑三层西南侧,展示面积 531 平方米,以衡王府生活场景营造为设计思路,序厅为王府大门的还原场景,并且还还原了王府戏台和衡王嫁女典故的场景。<br><b>香山汉墓陶俑展厅</b>:位于主楼建筑三层西侧,展示面积 727 平方米,展示的是 2006 年香山汉墓出土的大小人俑约 800 余件,既有骑马俑,也有站立的男女侍俑,此外还将香山汉墓出土的近百套车马佣矩阵式展示,还原汉代车马出行的盛世图景。<div> 主要参观了<br><b>龙兴寺佛像展厅:位于主楼建筑四层,展示的都是 1996 年在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佛造像 400 余尊,造像分为背屏式造像、单体圆雕佛造像、菩萨像、罗汉像、供养人像等,如北齐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东魏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等。</b><br><br></div> 先展示一下镇馆之宝: 青州的微笑 明万历二十六年赵秉忠殿试卷 东汉 “宜子孙” 玉璧 下面就用海量照片展示青州龙兴寺出土的精美石像。 这里出土的这些石像的精美让我感叹。恋恋不舍的在闭关之时离开了青州博物馆。青州博物馆也因为这么多有价值的精美文物而被评委国家5A级博物馆,这是唯一一个县级城市博物馆获此殊荣的。 回到古城,先要解决肚子问题。 菜煎饼外层薄薄的薄脆裹着里面各种的素菜,很好吃。 刀削面 饺子,在这里叫这个,打不出这两个字。 什么馅的?大蒜猪肉,听都没听过,还真的好吃。 吃饱了,稍作休息,华灯初上,我们又出来溜达,欣赏古城的夜色。 一直出了北门,就是又一个著名的景点万年桥。<div><br><div> 青州古城万年桥,位于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玲珑山南路青州古城内北侧,是一座历史悠久、建筑艺术精湛的古桥。<br> 万年桥始建于宋仁宗明道年间(公元 1032-1033 年),最初为梁柱式木桥,后改为无柱单拱木桥,状如彩虹,称 “虹桥”,是我国第一座木结构虹桥。<br>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 年),改建成为石质联拱结构的七孔桥,“石崖天设”,“铁柱钉连”,改称 “万年桥”。<br> 清代重修: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 年)被冲毁,继而重修,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 年)完善。清朝嘉庆六年(1801 年)也进行过重修。<br> 近现代修缮:1986 年,青州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复制栏柱,镌刻图案,重雕石狮、宝瓶。2016 年,青州市政府采取车辆限行分流的措施,加强对万年桥的保护修复。<br> 桥梁规模:桥长 86 米,宽 9.4 米,高 9 米,6 个桥墩,7 孔石拱,每拱宽 5.4 米,桥两端各有较宽的引桥面。<br> 桥墩设计:桥墩迎水面呈三角形,雕有龙首长鬣水兽,据说此为吞吸洪水神兽,在桥两侧的迎水面的六个桥墩上,均雕有龙首装饰。</div></div> 回到南门登城门欣赏美丽的灯光秀。 带着超级的满足结束了青州游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