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蘭</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6189583</p> <p class="ql-block">“千年瓷业耀华夏,一镇繁华冠宇寰。”景德镇以一千七百多年的制瓷史,被誉为“千年瓷都”。早在明代就以“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宏大制瓷场面,以及“窑火夜夜明,瓷器日日出”的繁华景象闻名于世。曾被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p><p class="ql-block">读懂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五一漫游景德镇,先后参观了几座博物馆,而中国陶瓷博物馆由于假期游客众多,一票难求,直到5月5号才得以如愿。</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馆最早、规模最大的陶瓷专题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藏有新石器时代至现代的数万件陶瓷珍品,馆内设有9个固定展室,涵盖历代陶瓷发展脉络,完整系统地展现了景德镇千年窑火不熄的制瓷史。</p><p class="ql-block">来此参观,也是全面系统了解景德镇制瓷史的一次绝佳机会。</p> <p class="ql-block">我们通过网上预约进入景区。我被眼前这座7层的建筑所吸引,古朴中不失华美的“冰裂纹”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烁着瓷釉般的光泽,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怀揣着对陶瓷艺术的喜爱之情,我踏入了中国陶瓷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瓷韵之旅。从2楼入口进入大厅,高大的穹顶形似龙窑的炉膛,灯光璀璨、光影流转,仿佛进入了一个陶瓷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大厅内游人如织,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如入无人之境,开启了沉浸式的游览。在展区内边移步换景,边戴着耳麦聆听讲解。玻璃展柜里,一件件国宝级瓷器静静地展现出独有的风采,灯光照耀下,游客的身影与这些文物级展品重叠,犹如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沿着展厅的通道缓缓前行,仿佛置身于一条时光长廊,每一件展品都是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天空。</p> <p class="ql-block">展区分为古瓷展区和现代展区。古瓷展区设有唐宋元明清五代以及民国四个展厅。涵盖青白瓷、青花瓷、粉彩等代表性瓷器。现代展区展出的有釉上彩瓷、釉下彩瓷、雕塑瓷等近现代创新作品,包括“珠山八友”等名家创作。</p><p class="ql-block">陶传万里,瓷韵干年。步入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指尖轻抚前言碑上“瓷都”二字,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的赞叹在此有了回应。这座用窑火书写历史的城市,正向人们展开一部立体的中国陶瓷史诗。</p> <p class="ql-block">瓷海寻梦,古韵流芳。步入史前展厅,仿佛踏入了人类陶瓷文明的摇篮。这里陈列着古朴的原始陶器,虽型态拙朴,却透露着人类早期的生活智慧。“土膏烧制见初形,远古文明韵里呈。”这些陶器让我联想到“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远古先民,是怎样用双手赋予泥土新的生命。那些粗糙的纹理、不规则的形状,让我感受到了古人在泥与火之间探寻的执着。它们是人类与自然对话的见证,是文明起源的密码,见证了从野蛮到文明的跨越。</p> <p class="ql-block">来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展厅,青瓷的温润光泽扑面而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此时的青瓷,虽不及后来那般精致繁复,却已有了清新淡雅的气质。那一抹青绿,恰似江南春天的山林,带着生机与希望。这些青瓷的造型多为日常器具,却在实用中融入了艺术的元素,如那把鸡首壶,巧妙地将鸡首造型与壶身结合,既美观又实用,展现了古人的巧思。</p> <p class="ql-block">再到唐宋展厅,这里是陶瓷艺术的黄金时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越窑青瓷如盈盈翠玉,在灯光下散发着柔和的光泽。</p><p class="ql-block">这里的瓷器种类更加丰富,白瓷的出现,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白瓷的纯净洁白,如同雪落大地,给人以宁静、圣洁之感。</p><p class="ql-block">唐三彩更是绚丽夺目,黄、绿、白三色交织,似天边的绚丽晚霞,如同春天盛开的繁花,展现出大唐盛世的包容与开放。那些形态各异的陶俑、仕女、武士等造型,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场景。而汉代的青瓷,则带着一种古朴的端庄,如谦谦君子,静静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沉稳与大气。</p> <p class="ql-block">两宋展厅堪称瓷器的巅峰时代。宋代瓷器以其简洁、高雅的风格著称于世。“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汝窑的天青色,似雨过天晴后的一抹澄澈,神秘而空灵,让人不禁联想起“雨过天青云破处”的传说。官窑的端庄大气、哥窑的开片纹理之美、钧窑的窑变“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色彩奇观,仿佛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定窑的白瓷素洁典雅,宛如冰雪仙子。每一件瓷器都像是一位沉默的诗人,用独特的语言诠释着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它们或简约、或精致,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元明清展厅则是瓷器艺术的集大成者。明代的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蓝白之美独领风骚,成为了博物馆的一大亮点。“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周杰伦的《青花瓷》歌词生动地描绘了青花瓷的魅力。明代青花瓷以其丰富的纹饰、艳丽的色彩和精湛的绘画技巧而闻名于世,每一件都堪称经典。</p> <p class="ql-block">“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青花瓷的纹饰题材丰富多样,每一幅画面都如同画卷一般,细腻而生动。清代粉彩瓷的绚丽夺目、珐琅彩的精致华贵,无一不展现出明清时期瓷器制作工艺的高超和繁荣,更是将瓷器的装饰艺术推向了极致。</p><p class="ql-block">这些瓷器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而且还远销海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使者。这些瓷器不仅是实用的器物,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p> <p class="ql-block">转过展廊,瑰丽的广彩人物瓶映入视线。在那窑火映红大航海的时代,瓷器成为了诸国追捧的商品,更成为了古老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从那时起,“China”既是瓷器,更是中国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瓷韵悠悠,梦回千年。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集陶瓷精华之大成,这里不仅是陶瓷的圣地,更是艺术的殿堂。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画面。来此参观,更是享受一场豪华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除了古代陶瓷,博物馆还展示了许多近现代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走进现代陶艺展厅,一股创新与活力扑面而来。当代艺术家们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将现代的审美观念与艺术手法融入陶瓷创作中。有的作品造型独特,有的作品色彩斑斓,有的则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有的则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它们仿佛是时代的音符,代表了中国陶瓷艺术的新发展和新方向,奏响了当代陶瓷艺术的新篇章。在这里,我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感受到了陶瓷艺术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p> <p class="ql-block">在众多展品中,“镇馆之宝”更是不容错过的稀世珍品。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青花折枝花果纹天球瓶、元代青花瓷、以及清代粉彩瓷器和宋代青白瓷,明永乐甜白釉暗花云龙纹梅瓶,更是格外引人注目。“月下琼瑶映素姿,甜白胜雪韵如诗”说的应该就是它!这一件件国宝级臻品,不仅是工艺的巅峰之作,更是历史文化的珍贵见证。</p> <p class="ql-block">“瓷韵悠悠传万古,华光熠熠映千秋。”瓷海探幽,千年绮梦。当我走出博物馆,心中满是对这瓷韵世界的眷恋。这次参观,让我领略到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也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p><p class="ql-block">“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中国陶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物馆是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连接着不同的时代与地域。通过这次的参观游学,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懂得了景德镇的千年“瓷”语,让瓷韵之美在文字里流芳溢彩。</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pk6i8c" target="_blank">窑火未眠・匠心永恒——漫游景德镇之三</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7l28ol"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点亮“游学天地”,绽放文学芳华</a></p>